维护海洋权益 建设海洋强国——体会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了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在国内外形势复杂的当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海洋强国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当前,中国经济已发展成为高度依赖海洋的外向型经济,对海洋资源、空间的依赖程度大幅提高,在管辖海域外的海洋权益也需要不断加以维护和拓展。这些都需要通过建设海洋强国加以保障。
一、深入认识当今国际海洋形势的深刻变革
1.《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的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并存。《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结和生效,对当代国际关系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公约所确立的主要国际法制度包括领海与毗连区制度、专属经济区制度、大陆架制度、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通过制度、公海制度、岛和岛国制度、国际海底区域制度、海洋环境保护与保全制度、海洋科学研究与技术转让制度、海洋争端解决制度等。这些新规定和新制度的确立,对于建立国际海洋新秩序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其积极影响包括:12海里领海制度突破了西方传统海洋大国坚持的窄领海制度;
海洋强国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当前,中国经济已发展成为高度依赖海洋的外向型经济,对海洋资源、空间的依赖程度大幅提高,在管辖海域外的海洋权益也需要不断加以维护和拓展。这些都需要通过建设海洋强国加以保障。
一、深入认识当今国际海洋形势的深刻变革
1.《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的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并存。《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缔结和生效,对当代国际关系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公约所确立的主要国际法制度包括领海与毗连区制度、专属经济区制度、大陆架制度、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通过制度、公海制度、岛和岛国制度、国际海底区域制度、海洋环境保护与保全制度、海洋科学研究与技术转让制度、海洋争端解决制度等。这些新规定和新制度的确立,对于建立国际海洋新秩序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其积极影响包括:12海里领海制度突破了西方传统海洋大国坚持的窄领海制度;
专属经济区制度和大陆架制度为各沿海国确立国家管辖区域提供了国际法律制度依据;国际海峡通行制度的确立有利于世界海洋贸易的发展;国际海底区域制度确立了“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概念和制度;国际海洋法法庭的创立有助于争端解决;沿海国、港口国污染管辖权的确立打破了传统的污染专属管辖权。
但是,由于《公约》是世界各国主张折衷、妥协的产物,必然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首先,《公约》的生效导致国际海洋划界争端的加剧,其根源主要在于《公约》关于划界原则的规定过于笼统、含糊,导致各国对海洋划界原则的理解和适用产生巨大分歧。其次,专属经济区内海上冲突的可能性增多,其根源主要在于《公约》的不完善,为少数海洋大国在他国的专属经济区进行军事侦察等活动提供了借口。最后,《公约》对许多问题未作明确规定,在当前最为突出的问题主要体现为由围绕海洋和平利用以及海上反恐问题所引发的争议。
2.以海权角逐为核心的海洋地缘战略争夺加剧。美国具有海上的绝对霸权地位。在太平洋和东亚海域,美国的战略图谋主要包括:首先,维持在太平洋与东亚沿海区域的海权优势,通过发挥“离岸平衡手”作用主导亚太事务是美国的主要战略目标;其次,推行战略东移,遏制中国海权发展是美国西太平洋战略的主要图谋。日本当前的战略动向突出表现为
但是,由于《公约》是世界各国主张折衷、妥协的产物,必然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首先,《公约》的生效导致国际海洋划界争端的加剧,其根源主要在于《公约》关于划界原则的规定过于笼统、含糊,导致各国对海洋划界原则的理解和适用产生巨大分歧。其次,专属经济区内海上冲突的可能性增多,其根源主要在于《公约》的不完善,为少数海洋大国在他国的专属经济区进行军事侦察等活动提供了借口。最后,《公约》对许多问题未作明确规定,在当前最为突出的问题主要体现为由围绕海洋和平利用以及海上反恐问题所引发的争议。
2.以海权角逐为核心的海洋地缘战略争夺加剧。美国具有海上的绝对霸权地位。在太平洋和东亚海域,美国的战略图谋主要包括:首先,维持在太平洋与东亚沿海区域的海权优势,通过发挥“离岸平衡手”作用主导亚太事务是美国的主要战略目标;其次,推行战略东移,遏制中国海权发展是美国西太平洋战略的主要图谋。日本当前的战略动向突出表现为
不断强化日美同盟关系中针对中国的海上安全合作,推行大陆架延伸战略,不断扩大海上军事活动范围等。同时,美国对印度洋地区的掌控能力明显增强,其安全战略日益凸显为从大西洋、太平洋两翼收拢,在印度洋合围,实现其世界海权与全球安全战略统合的目标。印度明确提出了“东方海洋战略”的构想,强力推进“西挺东进”战略,力图掌控从波斯湾到马六甲海峡以东的广大地区。
3.海洋领域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凸显。从传统安全的角度看,海洋领域的安全追求主要表现为对海洋主导权的追求,对世界海洋航路及其战略要塞的控制,对海洋资源的争夺,对世界贸易主导权的掌控,进而谋取在世界政治、军事和经济领域的权势。但是,伴随战后以来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来自海洋领域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也日益进入国际关系领域并对世界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海洋领域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是一种特殊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从安全威胁的层次来看,海洋领域的非传统安全涉及国家、地区、全球等多个层次。当前,海洋领域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主要包括:海盗、海上恐怖势力泛滥,成为威胁全球安全的国际公害;部分濒海国家面临海平面上升侵吞国土的严峻威胁;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危机不断加剧造成全球公害;新的海洋法生效后围绕海洋划界及资源分配引发国际争端进而对国家安全与地区安全构成的威胁。
3.海洋领域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日益凸显。从传统安全的角度看,海洋领域的安全追求主要表现为对海洋主导权的追求,对世界海洋航路及其战略要塞的控制,对海洋资源的争夺,对世界贸易主导权的掌控,进而谋取在世界政治、军事和经济领域的权势。但是,伴随战后以来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来自海洋领域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也日益进入国际关系领域并对世界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海洋领域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是一种特殊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从安全威胁的层次来看,海洋领域的非传统安全涉及国家、地区、全球等多个层次。当前,海洋领域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主要包括:海盗、海上恐怖势力泛滥,成为威胁全球安全的国际公害;部分濒海国家面临海平面上升侵吞国土的严峻威胁;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危机不断加剧造成全球公害;新的海洋法生效后围绕海洋划界及资源分配引发国际争端进而对国家安全与地区安全构成的威胁。
二、要从战略高度分析冷战后中国海洋安全面临的压力与挑战
1.我国海洋权益受到周边国家的严重侵犯。在海上我们海洋国土受到侵犯的现象已经相当严重,在东海、黄海特别是南中国海上,我们在主权、管辖权、支配权等方面有200万平方千米的海域受到越南、菲律宾、日本等国的严重侵犯,资源受到掠夺、岛礁被蚕食、海域被瓜分的现象比比皆是。现在,坚决捍卫我国国家主权,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周边国家首先通过海洋立法争取主动,在《公约》通过之前,擅自划定专属经济区,圈占最大范围的海上国土,抢先制造下争议,随后马上开发海洋资源。目前,我国的很大一部分海域被别国掠夺开发着。特别是周边国家在依靠美国撑腰的同时也在大力发展海军,从国外引进主要用于进攻作战的高技术武器装备。如海军侧重采购导弹护卫舰、驱逐舰等大型舰船,空军主要采购新型战斗机、预警机、空中加油机等先进机种以及防空雷达网,东南亚各国还纷纷拉美国一起,连续进行海上军事演习,规模越来越大,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保护海洋 2.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的海上威胁。2012年初,美国明确表示今后的战略重点将向亚洲转移,即“重返亚太”。美国的战略调整将对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形势乃至当今世界秩
1.我国海洋权益受到周边国家的严重侵犯。在海上我们海洋国土受到侵犯的现象已经相当严重,在东海、黄海特别是南中国海上,我们在主权、管辖权、支配权等方面有200万平方千米的海域受到越南、菲律宾、日本等国的严重侵犯,资源受到掠夺、岛礁被蚕食、海域被瓜分的现象比比皆是。现在,坚决捍卫我国国家主权,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周边国家首先通过海洋立法争取主动,在《公约》通过之前,擅自划定专属经济区,圈占最大范围的海上国土,抢先制造下争议,随后马上开发海洋资源。目前,我国的很大一部分海域被别国掠夺开发着。特别是周边国家在依靠美国撑腰的同时也在大力发展海军,从国外引进主要用于进攻作战的高技术武器装备。如海军侧重采购导弹护卫舰、驱逐舰等大型舰船,空军主要采购新型战斗机、预警机、空中加油机等先进机种以及防空雷达网,东南亚各国还纷纷拉美国一起,连续进行海上军事演习,规模越来越大,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保护海洋 2.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的海上威胁。2012年初,美国明确表示今后的战略重点将向亚洲转移,即“重返亚太”。美国的战略调整将对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形势乃至当今世界秩
序构成很大挑战,尤其是美国的太平洋战略对中国海洋战略空间的压力和挑战。第一,美日两国呈现出联手控制西太平洋的战略态势,对中国海上安全压力增大。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美日安保条约》的修订明显折射出两国联手控制西太平洋、压制中国的战略企图。美日同盟的加强对我解决台湾问题和南海问题产生制约,同时也将使中国海权的战略环境面临更大的压力。第二,美国的台湾政策尤其是对台出售军事武器和美事合作的不断升级,构成了台湾当局“以武拒统”的重要后盾,纵容了台湾当局将台湾问题“国际化”和“亚太化”的企图。第三,美国在南海问题上一改过去奉行的“中立”立场,转而采取“积极”介入的政策,不断推动南海问题的“国际化”,不仅增加了南海问题的复杂性及争端解决的难度,同时也破坏了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地区环境。
3.日本国内政治右倾比较严重,对我国构成直接威胁。日本在经济上取得成功之后,正在拼命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为此不惜重新走上军事大国的道路,对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尤其对中国的安全、稳定与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冷战后,日本海军提出了“护航与参与”的新战略,这已经远远驶离了“专守防卫”军事战略方针,更加突出了战略主动性与进攻性,变成为外向参与型的攻势防卫战略。主要体现在:第一,扩大了外部威胁的范围,将朝鲜、中国和俄罗斯都列为主要潜在威胁;第二,扩大了日本海上自卫队的防卫范围,
3.日本国内政治右倾比较严重,对我国构成直接威胁。日本在经济上取得成功之后,正在拼命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为此不惜重新走上军事大国的道路,对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尤其对中国的安全、稳定与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冷战后,日本海军提出了“护航与参与”的新战略,这已经远远驶离了“专守防卫”军事战略方针,更加突出了战略主动性与进攻性,变成为外向参与型的攻势防卫战略。主要体现在:第一,扩大了外部威胁的范围,将朝鲜、中国和俄罗斯都列为主要潜在威胁;第二,扩大了日本海上自卫队的防卫范围,
把联合防卫区域扩大到了“日本周边地区”,并声称,“日本周边地区”将包括整个亚太地区,适用范围既包括南沙,也包括台湾。第三,强调实施攻势防卫,以海上歼敌为作战指导思想,以“歼敌于洋上”取代“歼敌于本土”,立足于在公海而非日本本土消灭对日构成的威胁。其作战海域从上世纪70年代的200海里逐步扩大到1000海里,而且还有向中国南海海域扩展的迹向。
4.中国国家利益愈趋广泛,多条生命线受到威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的国家利益已经远远超过国家范围,而我们的保护能力不足,使得国家利益受到很大威胁,特别是我国的经济生命线受到的安全威胁就更直接。中国铁矿石进口占全球一半,2011年进口6.86亿吨;中国的石油进口依存度已经超过50%,原油进口超过2.5亿吨,六甲海峡每天通过140多艘大型船舶,60%是中国的油轮。2011全年进出口总额3.64万亿美元,占GDP的一半,而我国对外贸易90%以上依赖海上运输。所有这些都要靠一个庞大的海洋运输系统来支撑,这个体系的安全就至关重要,海洋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中国既要面临能源资源多元化的困境,也要承受运输通道不安全的现实。
三、要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中国海权和维护海洋权益
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将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
4.中国国家利益愈趋广泛,多条生命线受到威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的国家利益已经远远超过国家范围,而我们的保护能力不足,使得国家利益受到很大威胁,特别是我国的经济生命线受到的安全威胁就更直接。中国铁矿石进口占全球一半,2011年进口6.86亿吨;中国的石油进口依存度已经超过50%,原油进口超过2.5亿吨,六甲海峡每天通过140多艘大型船舶,60%是中国的油轮。2011全年进出口总额3.64万亿美元,占GDP的一半,而我国对外贸易90%以上依赖海上运输。所有这些都要靠一个庞大的海洋运输系统来支撑,这个体系的安全就至关重要,海洋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中国既要面临能源资源多元化的困境,也要承受运输通道不安全的现实。
三、要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中国海权和维护海洋权益
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将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
国。这引起媒体热议,一些媒体在报道评述的同时,也流露出“五味杂陈”的复杂心态。一些日本媒体表现得更为敏感,认为这是中国进军海洋的宣言,是对钓鱼岛问题的不点名回应,无疑会引起西方的关注和担忧。
中国在不同时期曾提出过建设“体育强国”、“科技强国”、“文化强国”等战略,也没见国际社会有多大的舆论反应,为什么对建设“海洋强国”这个问题,一些媒体竟如此敏感?原因在于,有人习惯地沿用“逢强必霸”的思维定势,把某些国家对外扩张的“历史轨迹”套用在中国身上。他们想当然地认为,日益强大的中国建设海洋强国就是“谋求海上霸权”,必然会加大海上军力扩张,必然伴随着“炮相加”的硝烟弥漫,必然对世界和平发展带来威胁。
纵观历史,任何大国的崛起必然伴随其海洋化的进程。中国在推进现代化的历程中,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海洋战略,加大建设海洋强国的步伐。与世界其他大国对海洋的掠夺与侵袭不同,中国在走向海洋的过程中始终秉持敬畏之心。600年前郑和船队浩浩荡荡所到之处,带给世界人民的是财富,是友谊,是和平。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为各国商船护航,中国“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巡诊救护,都是在维护和平的旗帜下进行的。即便是近期,在应对处置岛屿争端过程中,中国也始终保持着最大的和平诚意和最大的外交努力,面对挑衅和滋事,中国政府和军队表现出对和平的最大坚守。
中国在不同时期曾提出过建设“体育强国”、“科技强国”、“文化强国”等战略,也没见国际社会有多大的舆论反应,为什么对建设“海洋强国”这个问题,一些媒体竟如此敏感?原因在于,有人习惯地沿用“逢强必霸”的思维定势,把某些国家对外扩张的“历史轨迹”套用在中国身上。他们想当然地认为,日益强大的中国建设海洋强国就是“谋求海上霸权”,必然会加大海上军力扩张,必然伴随着“炮相加”的硝烟弥漫,必然对世界和平发展带来威胁。
纵观历史,任何大国的崛起必然伴随其海洋化的进程。中国在推进现代化的历程中,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海洋战略,加大建设海洋强国的步伐。与世界其他大国对海洋的掠夺与侵袭不同,中国在走向海洋的过程中始终秉持敬畏之心。600年前郑和船队浩浩荡荡所到之处,带给世界人民的是财富,是友谊,是和平。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为各国商船护航,中国“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巡诊救护,都是在维护和平的旗帜下进行的。即便是近期,在应对处置岛屿争端过程中,中国也始终保持着最大的和平诚意和最大的外交努力,面对挑衅和滋事,中国政府和军队表现出对和平的最大坚守。
十八大报告庄严宣布,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中国加强国防建设的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和平发展,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需要强调的是,中国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将始终秉持建设和谐海洋的理念。
四、要尽早构建与国家大战略相适应的海洋发展战略
海洋发展的历程,是人与海洋的关系从和谐到紧张,再到和谐的不断协调适应的过程;也是人类社会个体、体、区域社会、国家之间围绕海洋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以及海洋权益的分割、分享,从竞争到合作、从冲突到共处、从无序到有序的反复协调适应的过程。海洋发展大战略的目标是解决人类围绕海洋进行社会活动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矛盾与冲突,以实现海洋开发、利用和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上述认识,中国海洋发展的大战略应该着眼于以下几个层次:
1.中国海洋发展战略的目标包括国际和国内两个战略层次。从国际方面看,中国海洋大战略应以捍卫和维护国家主权完整和领土统一,解决与周边国家的海洋争端,维护和捍卫中国海洋权益,创造服务于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全面参与国际海洋制度和海洋秩序的建设为根本目标;从国内方面看,中国海洋大战略应以全面提升全民族海洋战略意识,贯彻科学发展观,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
四、要尽早构建与国家大战略相适应的海洋发展战略
海洋发展的历程,是人与海洋的关系从和谐到紧张,再到和谐的不断协调适应的过程;也是人类社会个体、体、区域社会、国家之间围绕海洋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以及海洋权益的分割、分享,从竞争到合作、从冲突到共处、从无序到有序的反复协调适应的过程。海洋发展大战略的目标是解决人类围绕海洋进行社会活动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矛盾与冲突,以实现海洋开发、利用和保护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上述认识,中国海洋发展的大战略应该着眼于以下几个层次:
1.中国海洋发展战略的目标包括国际和国内两个战略层次。从国际方面看,中国海洋大战略应以捍卫和维护国家主权完整和领土统一,解决与周边国家的海洋争端,维护和捍卫中国海洋权益,创造服务于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全面参与国际海洋制度和海洋秩序的建设为根本目标;从国内方面看,中国海洋大战略应以全面提升全民族海洋战略意识,贯彻科学发展观,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
使海洋事业的发展服务于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服务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为根本目标。
2.中国海洋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的战略体系。中国海洋发展大战略应该是包括海洋经济、海洋外交、海洋管理、海洋法律、海洋科技、海洋安全、海洋文化等子战略,并彼此形成相互联系的系统的战略体系。海洋经济战略的功能在于通过海洋开发与利用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海洋外交战略的目标在于处理国际关系领域中的海洋矛盾,服务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总体外交战略和军事战略;海洋管理战略的功能在于借助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手段,实现对海洋开发利用活动中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海洋法律战略的功能在于海洋法律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服务于国际和国内海洋秩序的建立与完善;海洋科技发展战略的功能在于寻求海洋发展的科学技术支撑,并协调科技与海洋发展之间的关系;海洋安全战略的功能在于应对海洋领域的传统军事安全威胁以及形形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海洋文化战略的功能在于继承和借鉴人类历史上海洋社会活动的经验与教训,建构人类与海洋互动关系的良性模式,服务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海洋发展大战略的各子战略之间应该是相互融通、渗透与互补的关系,并服务于海洋发展大战略目标的实现。
3.中国海洋发展战略要服务于国家大战略的需求。当前中国的国家大战略有三种基本需
2.中国海洋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的战略体系。中国海洋发展大战略应该是包括海洋经济、海洋外交、海洋管理、海洋法律、海洋科技、海洋安全、海洋文化等子战略,并彼此形成相互联系的系统的战略体系。海洋经济战略的功能在于通过海洋开发与利用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海洋外交战略的目标在于处理国际关系领域中的海洋矛盾,服务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总体外交战略和军事战略;海洋管理战略的功能在于借助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手段,实现对海洋开发利用活动中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海洋法律战略的功能在于海洋法律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服务于国际和国内海洋秩序的建立与完善;海洋科技发展战略的功能在于寻求海洋发展的科学技术支撑,并协调科技与海洋发展之间的关系;海洋安全战略的功能在于应对海洋领域的传统军事安全威胁以及形形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海洋文化战略的功能在于继承和借鉴人类历史上海洋社会活动的经验与教训,建构人类与海洋互动关系的良性模式,服务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海洋发展大战略的各子战略之间应该是相互融通、渗透与互补的关系,并服务于海洋发展大战略目标的实现。
3.中国海洋发展战略要服务于国家大战略的需求。当前中国的国家大战略有三种基本需
求,即发展需求、主权需求和责任需求。发展需求即中国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需求,此需求的满足既需要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保持强劲活力,同时更需要国际和国内较长时期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主权需求即保障领土、边界的不受侵犯,并最终全面实现国家统一以及与周边国家领土和权益争端的妥善解决;责任需求,即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应该成为在亚太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有相当影响力、发挥建设性作用的国家,塑造负责任的地区和国际大国形象。从长远讲,三种需求的满足是互利的,但在局部的时间和空间内又会产生重大矛盾,甚至在同一需求自身内部也存在一定的矛盾。中国国家大战略要满足多重战略需求这一基本现实,要求中国海洋大战略的构建要服务于国家大战略的多重战略需求,并实现彼此需求的平衡和互补,有效弥合或减缓不同战略需求之间的矛盾张力,进而服务于中国大战略多重战略需求的实现和满足。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为我国在21世纪从海洋大国转变为海洋强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抉择,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紧迫需求。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必须义无反顾地走向海洋,经略海洋,坚定不移地走以海富国、以海强国的和平发展之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为我国在21世纪从海洋大国转变为海洋强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抉择,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紧迫需求。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必须义无反顾地走向海洋,经略海洋,坚定不移地走以海富国、以海强国的和平发展之路。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