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爱国,永远是⼀个民族、⼀个国家存在的⽀柱,也是做⼈的起码标准。下⾯是分享的经典关于爱国的古诗赏析。欢迎阅读参考!
【篇⼀】经典关于爱国的古诗赏析
  ⽰⼉
  陆游〔宋代〕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家祭⽆忘告乃翁。
  赏析
  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名篇。陆游⼀⽣致⼒于抗⾦⽃争,⼀直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毕⽣的⼼事,诗⼈始终如⼀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题⽬是《⽰⼉》,相当于遗嘱。在短短的篇幅中,诗⼈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光明磊落,激动⼈⼼!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是⼀个通假字;“万事空”,是说⼈死后万事万物都可⽆牵⽆挂了。但从诗⼈的情感流向来看,有着更加重要的⼀⾯,“元知万事空”这话看来平常,但就全诗来说⾮常重要。它不但表现了诗⼈⽣死所恋,死⽆所畏的⽣死观,更重要的是为下⽂的“但悲”起到了有⼒的反衬作⽤。“元”、“空”⼆字更加强劲有⼒,反衬出诗⼈那种“不见九州同”则死不瞑⽬的⼼情。
  “但悲不见九州同”描写诗⼈的悲怆⼼境。此句诗意是诗⼈向⼉⼦们交代他⾄死也⽆法排除的极⼤悲痛的⼼境,那就是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深深感到遗憾。这⼀句中的“悲”字是句眼,诗⼈临终前悲怆的不是个⼈⽣死,⽽是没有看见祖国的统⼀。表明⾃⼰⼼有不⽢,因为“不见九州同”。“悲”引擢⽂盟字深刻反映了诗⼈内⼼的悲哀、遗憾之情。
  “王师北定中原⽇”,诗⼈以热切期望的语⽓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表明诗⼈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诗⼈坚信总有⼀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
  “家祭⽆忘告乃翁”,情绪⼜⼀转,⽆奈⾃⼰已经看不到祖国统⼀的那⼀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你的⽗亲。表达的诗⼈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愿,充分体现了年迈衰⽼的陆游爱国、报国之情,从中受到感染,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
  这⾸诗⽤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业未就的⽆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然流露,但⽐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
【篇⼆】经典关于爱国的古诗赏析
  凉州词
  王翰〔唐代〕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回?
  赏析
  王翰的《凉州词》是⼀⾸曾经打动过⽆数热⾎男⼉⼼灵深处最柔弱部分的千古绝唱。诗⼈以饱蘸激情的笔触,⽤铿锵激越的⾳调,奇丽耀眼的词语,定下这开篇的第⼀句。
  “葡萄美酒夜光杯”,犹如突然间拉开帷幕,在⼈们的眼前展现出五光⼗⾊、琳琅满⽬、酒⾹四溢的盛⼤筵席。这景象使⼈惊喜,使⼈兴奋,为全诗的抒情创造了⽓氛,定下了基调。
  “欲饮琵琶马上催”是说正在⼤家准备畅饮之时,乐队也奏起了琵琶,更增添了欢快的⽓氛。但是这⼀句的最后⼀个“催”字却让后⼈产⽣了很多猜测,众⼝不⼀,有⼈说是催出发,但和后两句似乎难以贯通。有⼈解释为:催尽管催,饮还是照饮。这也不切合将⼠们豪放俊爽的精神状态。“马上”⼆字,往往⼜使⼈联想到“出发”,其实在西域胡⼈中,琵琶本来就是骑在马上弹奏的。“琵琶马上催”,应该是着意渲染⼀种欢快宴饮的场⾯。
  诗的最末两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回。”顺着前两句的诗意来看应当是写筵席上的畅饮和劝酒,这样理解的
话,全诗⽆论是在诗意还是诗境上也就⾃然⽽然地融会贯通了,过去曾有⼈认为这两句“作旷达语,倍觉悲痛”。还有⼈说:“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话虽不同,但都离不开⼀个“悲”字。后来更有⽤低沉、悲凉、感伤、反战等等词语来概括这⾸诗的思想感情的,依据也是三四两句,特别是末句。“古来征战⼏⼈回”,显然是⼀种夸张的说法。清代施补华说这两句诗:“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领悟。”(《岘傭说诗》)这话对我们颇有启发。
  之所以说“作悲伤语读便浅”,是因为它不是在宣扬战争的可怕,也不是表现对戎马⽣涯的厌恶,更不是对⽣命不保的哀叹。回过头去看看那欢宴的场⾯:⽿听着阵阵欢快、激越的琵琶声,将⼠们真是兴致飞扬,你斟我酌,⼀阵痛饮之后,便醉意微微了。也许有⼈想放杯了吧,这时座中便有⼈⾼叫:怕
什么,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场,也请诸位莫笑,“古来征战⼏⼈回”,早将⽣死置之度外了。可见这三、四两句正是席间的劝酒之词,⽽并不是什么悲伤之情,它虽有⼏分“谐谑”,却也为尽情酣醉寻得了有环境和性格特征的“理由”。“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这和豪华的筵席所显⽰的热烈⽓氛是⼀致的。
  这是⼀个欢乐的盛宴,那场⾯和意境决不是⼀两个⼈在那⼉浅斟低酌,借酒浇愁。它那明快的语⾔、跳动跌宕的节奏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是奔放的,狂热的;它展现出的是⼀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
  也有⼈认为全诗抒发的是反战的哀怨,所揭露的是⾃有战争以来⽣还者极少的悲惨事实,却出以豪迈旷达之笔,表现了⼀种视死如归的悲壮情绪,这就使⼈透过这种貌似豪放旷达的胸怀,更加看清了军⼈们⼼灵深处的忧伤与幻灭。
【篇三】经典关于爱国的古诗赏析
  出塞
  王昌龄〔唐代〕
  秦时明⽉汉时关,万⾥长征⼈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
  赏析
  这是⼀⾸的边塞诗,表达了诗⼈希望起任良将,早⽇平息边塞战事,使⼈民过上的⽣活的愿望。
  诗⼈从描写景物景⼊⼿,⾸句勾勒出⼀幅冷⽉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汉代的关。这⾥是秦、汉、关、⽉四字交错使⽤,在修辞上叫“互⽂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秦汉时的关。诗⼈暗⽰,这⾥的战事⾃秦汉以来⼀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长征⼈未还”,“万⾥”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未还”使⼈联想到战争给⼈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民的困苦呢?诗⼈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今健在,绝不许让胡⼈的骑兵跨越过阴⼭。“龙城”指奇袭匈奴圣地龙城的名将卫青,⽽“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飞将军李⼴。“龙城飞将”并不只⼀⼈,实指李卫,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指代外族⼊侵的骑兵。“度阴⼭”,跨过阴⼭。阴⼭是北⽅东西⾛向的⼤⼭脉,是汉代北⽅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们在对往事的对⽐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这⾸诗虽然只有短短四⾏,但是通过对边疆景物和征⼈⼼理的描绘,表现的内容是复杂的。既有对久戍⼠卒的浓厚同情和结束这种边防不顾局⾯的愿望;⼜流露了对朝廷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以⼤局为重,认识到战争的正义性,因⽽个⼈利益服从国家安全的需要,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的誓⾔,洋溢着爱国激情。
  诗⼈并没有对边塞风光进⾏细致的描绘,他只是选取了征戍⽣活中的⼀个典型画⾯来揭⽰⼠卒的内⼼世界。景物描写只是⽤来刻划⼈物思想感情的⼀种⼿段,汉关秦⽉,⽆不是融情⼊景,浸透了⼈物的感情⾊彩。把复杂的内容熔铸在四⾏诗⾥,深沉含蓄,耐⼈寻味。
【篇四】经典关于爱国的古诗赏析
  从军⾏七⾸·其四
  王昌龄〔唐代〕
  青海长云暗雪⼭,孤城遥望⽟门关。
  黄沙百战穿⾦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赏析
  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这第四⾸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即河西⾛廊南⾯横亘廷伸的祁连⼭脉。青海与⽟门关东西相距数千⾥,却同在⼀幅画⾯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在前,⽟门关在后,则抒情主⼈公回望的故乡该是⽟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说,次句即“孤城⽟门关遥望”之倒⽂,⽽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这⾥存在两种误解:⼀是把“遥望”解为“遥看”,⼆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公望中所见,⽽前⼀种误解即因后⼀种误解⽽⽣。有关爱国的古诗
  “青海长云暗雪⼭,孤城遥望⽟门关”,诗⼈在开篇描绘了⼀幅壮阔苍凉的边塞风景,概括了西北边陲的状貌。这两句话的意思是:青海湖上的天空,长云遮蔽,湖北⾯绵延着的雪⼭隐约可见,翻过雪⼭,就是河西⾛廊荒漠中的孤城,再往西,就可以看到⽟门关。在唐代,西边有吐蕃,北边有突厥,当时的青海是唐军和吐蕃多次交战的地⽅,⽽⽟门关外就是突厥的势⼒范围,所以这两座城池是唐重要的边防城。看着青海和⽟门关,就使战⼠想到曾经在这两个地⽅发⽣过的战⽃场⾯,不由⼼潮澎湃。可见这两句写景中包含丰富的感情,有戍守边疆将⼠们对边防的关注,有他们对⾃⼰能担负保家卫国责任的⾃豪,也有边疆环境恶劣,将领戍边⽣活艰苦的孤寂⼼情,种种感情都融进了这苍凉辽阔、迷茫昏暗的景象中。
  “黄沙百战穿⾦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甲”,是概括⼒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遗。“百战”是⽐较抽象的,冠以“黄沙”⼆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百战”⽽⾄“穿⾦甲”,更可想见战⽃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系列“⽩⾻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甲尽管磨穿,将⼠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是在⼤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经百战的将⼠豪壮的誓⾔。上⼀句把战⽃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句便越显得铿锵有⼒、掷地有声。
  盛唐优秀的边塞诗有⼀个重要的思想特⾊,就是在抒写戍边将⼠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是因为有⼀、⼆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物感情⾼度统⼀,是王昌龄绝句的⼀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篇五】经典关于爱国的古诗赏析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唐代〕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裳。
  却看妻⼦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赏析
  此诗作于唐代宗⼴德元年(公元763年)春。当年正⽉史朝义⾃缢,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舞⾜蹈,冲⼝唱出这⾸七律。诗的前半部分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舞⾜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限喜悦兴奋的⼼情。因此被称为杜甫“⽣平第⼀快诗”。除第⼀句叙事点题外,其余各句,都是抒发诗⼈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诗⼈的思想感情出⾃胸臆,奔涌直泻。后六句都是对偶,但却明⽩⾃然像说话⼀般,有⽔到渠成之妙。
  ⾸句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诗⼈多年飘泊“剑外”,备尝艰苦,想回故乡⽽不可能,就是由于“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如今“忽传收蓟北”,惊喜的洪流,⼀下⼦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令诗⼈⼼中涛翻浪涌。“初闻涕泪满⾐裳”,“初闻”紧承“忽传”,“忽传”表现捷报来得太突然,“涕泪满⾐裳”则以形传神,表现突然传来的捷报在“初闻”的⼀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这是喜极⽽悲、悲喜
交集的真实表现。“蓟北”已收,战乱将息,乾坤疮痍、黎民疾苦,都将得到疗救,诗⼈颠沛流离、感时恨别的苦⽇⼦,总算熬过来了。然⽽痛定思痛,诗⼈回想⼋年来熬过的重重苦难,⼜不禁悲从中来,⽆法压抑。可是,这⼀场浩劫,终于像噩梦⼀般过去了,诗⼈可以返回故乡了,⼈们将开始新的⽣活,于是⼜转悲为喜,喜不⾃胜。这“初闻”捷报之时的⼼理变化、复杂感情,如果⽤散⽂的写法,必需很多笔墨,⽽诗⼈只⽤“涕泪满⾐裳”五个字作形象的描绘,就⾜以概括这⼀切。
  第⼆联以转作承,落脚于“喜欲狂”,这是惊喜的更⾼峰。“却看妻⼦”、“漫卷诗书”,这是两个连续性的动作,带有⼀定的因果关系。当诗⼈悲喜交集,“涕泪满⾐裳”之时,⾃然想到多年来同受苦难的妻⼦⼉⼥。“却看”就是“回头看”。“回头看”这个动作极富意蕴,诗⼈似乎想向家⼈说些什么,但⼜不知从何说起。其实,⽆需说什么了,多年笼罩全家的愁云不知跑到哪⼉去了,这⼀句是⽤妻⼉的欢欣来衬托诗⼈的欣喜之情。
  “⽩⽇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紧承上联从⽣活细节上细致的刻画了诗⼈的狂喜。“⽩⽇”,指晴朗的⽇⼦,点出⼈已到了⽼年。⽼年⼈难得“放歌”,也不宜“纵酒”;如今既要“放歌”,还须“纵酒”,正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这句写“狂”态,下句则写“狂”想。“青春”指春天的景物,春天已经来临,在鸟语花⾹中与妻⼦⼉⼥们“作伴”,正好“还乡”。诗⼈想到这⾥,⾃然就会“喜欲狂”了。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是诗⼈的联想,⾝在梓州,顷刻间就已回到家乡。诗⼈的惊喜
达到⾼潮,全诗也⾄此结束。这⼀联,包涵四个地名。“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既各⾃对偶(句内对),⼜前后对偶,形成⼯整的地名对;⽽⽤“即从”、“便下”绾合,两句紧连,⼀⽓贯注,⼜是活泼流⾛的流⽔对。再加上“穿”、“向”的动态与两“峡”两“阳”的重复,⽂势、⾳调,迅急有如闪电,准确地表现了诗⼈想象的飞驰。“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四个地⽅之间都有很漫长的距离,⽽⼀⽤“即从”、“穿”、“便下”、“向”贯串起来,就出现了“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疾速飞驰的画⾯,⼀个接⼀个地从读者眼前⼀闪⽽过。这⾥需要指出的是:诗⼈既展⽰想象,⼜描绘实境。从“巴峡”到“巫峡”,峡险⽽窄,⾈⾏如梭,所以⽤“穿”;出“巫峡”到“襄阳”,顺流急驶,所以⽤“下”;从“襄阳”到“洛阳”,已换陆路,所以⽤“向”,⽤字⾼度准确。
  本诗主要叙写了诗⼈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分的喜悦,收拾⾏装⽴即还乡的事。抒发诗⼈⽆法抑制的胜利喜悦与还乡快意,表现了诗⼈真挚的爱国情怀,表达了诗⼈博⼤的爱国胸怀和⾼尚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