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平凡的世界》中路遥的孤独意识
作者:王天成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32平凡的世界路遥期
        要:《平凡的世界》是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中的名列榜首的文学作品,被评论界公认为是一部具有内在魅力的现实主义力作,作品的魅力所在是路遥通过人物情感这一主线,由此对社会生活所产生的感性评价。当然,作品的现实意义中也透露出了一种孤独意识。孤独是一种意识形态,在社会中有各种各样的表现状态。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在其自叙中展现出的朦胧而美丽的孤独意识。路遥对自己所挚爱的文学抱有虔诚的信仰与尊敬,为此,他也经常发起对文学的挑战,对自我的挑战。他或许因为缺乏惺惺相惜的同伴而陷入一种巨大的孤独之中,一种无以言说的愁绪。可能一个胸怀万物的文人本身就是孤独的。也许成功本身就是一种美丽的孤独;也许不被人理解的失败更加深了他的孤独感。也许这种孤独感,在无处可施之时,就化为责任感、包容感,抑或是真诚感,贯穿于《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之中。闲暇咂摸之时,品味到其中的孤独感也不足为奇。
        关键词:路遥;平凡的世界;文学;孤独意识
        作者简介:王天成,河南周口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104班。
        [中图分类号] 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32-0-01
        路遥是个多情又敏感的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所创作出的是像黄土地般勤劳善良而又自尊善感的人,他以信天游旋律般缠绵自由的热情描摹出了《平凡的世界》。路遥在他所谓的城乡交叉地带沉淀出多年的文化造诣,描摹出不同的人性,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轨迹上演绎着感动、泪水与现实。从《平凡的世界》这一书名的表面意思来看,平凡意味着不起眼,就是一个不被注意、忽略的角,淹没在别人的风光之下,也许有些人因为平凡而去选择投靠依赖别人,在农村意味着依靠人情世故生存。同时也有人甘于平凡,拘泥于狭小的空间丢失自我,相反也有人冲出重围敢于出去走出一片天地。这些都反映出了路遥所谓的孤独意识中的反平凡的状态,路遥自己也曾说过:我绝非圣人,我几十年在饥寒、失误、挫折和自我折磨的漫长历程中,苦苦追寻一种目标,任何有限度的成功对我都至关重要。我为自己牛马般的劳动得到某种回报而感动人生的温馨。这也许就是推动他忘我创作的巨大动力与精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