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原文及翻译对照韩愈《师说》全文注释及赏析
《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议论文。文章阐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
相师的世态,教育了青年,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
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
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
之所存也。
鲁迅生平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
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
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
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
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素描教学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翻译: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
问题的人啊。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的问题)?(有了)疑惑,
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始终不能解答了。
出生在我前头(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做
老师;出生在我后面(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做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
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
所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就难了!古代的
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
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师说韩愈
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原因)大概都出在这里吧!(人们)爱他的孩子,(就)选择老师
来教他。(但是)对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
子们的老师。
(是)教孩子们文字,(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老师),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
那些(大)道理,解答那些(有关大道理的)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理解(书本上的)
字句,不能解决(大道理的)疑难问题,有的(书本上的字句)向老师学习,有的(大道
理的疑难)不向老师学习;
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反而)放弃(不学),我未能看出那种人(是)明白(事理)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他们)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一听到有人)称“老师”称“弟子” 等等,就许多人聚(在一块儿)讥笑人家。
问他们(为什么讥笑),(他们)就说:“那个(人)同那个(人)(指老师和学生)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啊,(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可羞耻,(以)官职
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
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好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君子们认为(是)不值得一提的,现在君子们的见识竟反而比
不上(他们),可真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
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三个人同行,(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
师(的人)。”
因此,学生不一定(永远)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样样都)比学生贤能,(老师和
学生的区别只是)听到道理有的早有的迟,学问和技艺(各)有(各的)专长,(只是)
著名对联
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叫)蟠(的),年纪十七(岁),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
学习了,(他)不受(当时士大夫那种耻于从师的)时俗的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
够遵行古人(从师)的正道,(所以)写(这篇)《师说》送给他。
《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论文。据方成珪《昌黎先生诗文年谱》考证,此文作于唐
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一年,韩愈35岁,任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
的学官,职位不高,但是他在文坛上早已有了名望,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也已经开展,他是这个运动公认的领袖。这篇文章是针对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写的。
门第观念源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自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后,形成了以士族
为代表的门阀制度,重门第之分,严士庶之别,士族的子弟,凭高贵的门第可以做官,他
们不需要学习,也看不起老师,他们尊“家法”而鄙从师。到唐代,九品中正制废除了,
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这对择师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就
普遍存在着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的心理。韩愈反对这种错误的观念,提出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这是有进步意义的。与韩愈同时代的柳宗元在《答韦中立
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
婷婷开心
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以看出《师说》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斗争精神。
对耻学于师,文章连续用了三个对比。第一,古今对比,阐明耻学于师违背圣人之道,其后果只能是更加愚昧。第二,将同一个人既明于择师教子的必要,却又不明于自己从师
的必要,把这两种完全矛盾的做法加以对比,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揭示那些人确实糊涂不
通道理。第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的对比,进一步道出士大夫的错误心理,发人深省地指出两种人的地位与智能的反差,更令人幡然醒晤。
全文分4段。
第1段
提出中心论题,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开篇第一句
“古之学者必有师”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说明古人重视师道,又针对现实,借古非今。“必有”二字,语气极为肯定。然后指出师的职能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从正面
申述中心论点。接着紧扣“解惑”二字,从不从师的危害说明从师的重要,从反面申述中
心论点。最后紧扣“传道”二字,阐明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准,一反时俗,将贵贱长
小学生法律知识
少排出标准之外,为下文针砭时弊张本。
第2段
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这一段用对比的方法分三层论述。
第一层,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
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第二层,以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
的谬误;第三层,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
风气。
第3段
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
的道理。这一段开头先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论断,与第1段“古之学者必有师”呼应,
并且往前推进一步,由“学者”推进到“圣人”,由“必有师”推进到“无常师”。举孔
子为例加以论述,因为孔子在人们心目中是至圣先师,举孔子为例就有代表性,能加强说
服力。由此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结论,这个结论显然是正确的。这种以能者为师的观点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
第4段
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不拘于时”的“时”指“耻学于师”“惑而不从师”的社会风气。“古道”指“从师而问”,以“闻道”在先者为师的优良学风。从而总结全文主旨,点明主题。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