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关爱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知识点一:识字与写字
知识点解读
1.正确认读以下生字
曾、蒙、泞、顺、迈、踏、荆、棘、瓣、莹、觅、需、献
要点提示: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曾、蒙、泞、荆、莹”是后鼻音,不容易读准,其中“蒙”的韵母“eng”容易误读为“ong”,要注意指导学生正确认读。“顺”是翘舌音,避免读作“sun”。“献”可与同音字“现”通过组词,比较识记,如“献出”“出现”。 “泞”是形声字,“氵”表义,“宁”表声,地面因有水而成为泥浆。结合学生熟悉的“泥”,再朗读“那泥泞路上的脚窝”一句来理解。“瓣”结构复杂,可以采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认读,“辛+瓜+辛”。“蒙、莹”都是草字头,可归类识记。“莹”还可以联系熟字“萤”,区别底部的不同。“迈、需、献、
瓣”还可以通过与熟字组成常用词,让学生在新的语境中巩固识记。
2.正确认读以下词语
叔叔、哪里、小溪、寻、足迹、路过、迷路、蒙蒙、泥泞、脚窝、年迈、荆棘、晶莹、露珠、汗滴、温暖、寻觅、终于
要点提示:“泥泞”读音为“ní nìng”;“荆棘”的读音为“jīng jí”。
3.正确书写以下生字
锋、昨、冒、留、弯、背、洒、温、暖
要点提示:“锋”字的竖提要提得干脆,右下部分“丰”的第二横稍短,第三横略长。 “昨”字“日”要写得瘦小一些,“乍”的第三笔是“丨”,应写在第二笔“一”的起笔往右一点的位置。 “冒”字上半部分不是“曰”,而是“冃”,“冃”扁宽,盖着“目”;“目”的竖在横中线起笔,横折的横压横中线。“冃”“目”竖中线两旁相等。“留”字上比下稍宽,上部左边的竖提竖到横中线变提,右边“刀”横折钩的横在竖中线起笔,折靠横中线变钩收笔,撇穿插到左点下方稍过横中线收笔,“田”中间的竖压竖中线。罗氏祠 “弯”字上宽下窄,竖中线两旁相等;“亦”的第一点压竖中线起笔;“弓”的横折压横中线。“背”字上宽下窄;“北”的竖弯钩的竖靠近竖中线;“月”横折钩的横压横中线,撇变竖,里面两个短横都稍过竖中线收笔。“洒”字右边的“西”稍扁,第一横在三点水的第一点下方起笔,竖压横中线起笔,撇压竖中线。“温”字右边的“日”要写得稍窄,下面的“皿”要写得稍宽。“暖”字右边的“爰”要写得稍大,长撇要撇出去支撑“日”的右下角,最后一笔捺要写得自然稳重。
4.多音字
“曾”
要点提示:“曾”字有两种读音,一种读céng,意为“从前经历过”,如“曾经”“未曾”;第二种读zēng,意为“重,指与自己中间隔着两代的亲属”,如“曾祖”“曾孙”。
“蒙”
要点提示:“蒙”字有三种读音,一种读méng,意为“愚昧、覆盖、蒙受、雨点细小等”,如“启蒙”“蒙蔽”“蒙难”“蒙蒙细雨”;第二种读mēng,意为“欺骗、胡乱猜测、昏迷”,如“蒙住”“打蒙”;第三种读měng,如“蒙古”。
5.形近字
区分:哪和那。“哪”表示疑问,如“哪里?哪边?”等;“那”指较远的时间、地方或事物,如“那里,那天”等。
区分:锋、蜂和峰。“锋”是金字旁,和金属有关;“蜂”是虫字旁,和昆虫有关;“峰”是山字旁,和山有关。
区分:洒和酒。“洒”是动词,右半部分是“西”;“酒”是名词,右半部分是“酉”。
6.词语搭配
沿着长长的小溪 抱着迷路的孩子 顺着弯弯的小路 背着年迈的大娘 踏着路上的荆棘 乘着温暖的春风
要点提示:这种词语搭配是动词+形容词+名词,也就是用两个词来形容一种事物,要联系这种事物的特点。如: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唱着美妙的歌曲。
知识点训练
1.祛斑小妙招六个读拼音,写词语。
léi fēng zuó tiān mào yǔ wān wān wēn nuǎn
( ) ( )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 ) ( ) ( )
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zēngcéng
(1)这个茶壶曾(哈利波特与消失的密室 不妨的意思)经是我的曾( )祖父用的。
mēngméngměng
(2)天刚蒙( )蒙亮,我们就顶着蒙( )蒙细雨奔跑在美丽的内蒙( )古大草原上。
知识点二:句型训练
知识点解读
这首诗歌以问答的形式,带我们沿着“长长的小溪”和“弯弯的小路”,“乘着温
的春风”,去寻雷锋的足迹,了解雷锋的先进事迹,感知平凡世界中的不平凡,学习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雷锋精神。
全诗共5个小节。第一、二小节写“沿着长长的小溪”寻,小溪向我们讲述雷锋冒着蒙蒙细雨,在泥泞路上抱着迷路孩子的事迹。“长长的小溪”“蒙蒙的细雨”“泥泞路上”,说明环境恶劣,行走困难。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雷锋抱着迷路的孩子。通过“脚窝”一词,可以想象雷
锋在泥泞的路上抱着孩子、冒着细雨行走的艰难。第三、四小节写“顺着弯弯的小路”寻觅,小路向我们讲述雷锋踏着荆棘、流着汗滴背年迈大娘的事迹。踏着荆棘,说明小路难行。因为小路难行,背着大娘的雷锋洒下一路汗滴,仿佛“花瓣上晶莹的露珠”。通过“背”“踏”“酒”一连串的动词,可以想象雷锋叔叔背年迈的大娘非常吃力。这4个小节的描写很有画面感,鲜活的生活场景,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与人物刻画相得益彰,自然表现了雷锋叔叔关爱他人的决心、毅力。第五小节概括地写“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两个“哪里”一头一尾,凝练概括,点明了雷锋精神无处不在的主题。教材泡泡中的“我到了身边的雷锋”与课文呼应,旨在告诉我们雷锋精神永存,人人都在学雷锋、做雷锋。
知识点训练
1.读一读,体会加点词的意思,再用他们各说一句话。
沿安全生产台账着长长的小溪
冒着蒙蒙的细雨
2.仿写句子。
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
知识点三:阅读训练
知识点解读
1.朗读指导
全诗结构相似,音韵流畅,比较适合朗读。教学时,可抓住诗中的反复句和问答句进行朗读指导。
(1)指导读好反复句。“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在诗中出现3次。教学时,第一要指导读好诗题“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把握疑问的语气,反映寻之意。第二,指导读好同一句中的两个“你在哪里”。教师可以先示范读,让学生感受语速语调上的变化,再让学生模仿练读。第一个“你在哪里”后标的是逗号,朗读时,稍显沉稳。第二个“你在哪里”后标
的是问号,朗读时,语气上扬,由急到缓,语调适当延长,读出“急切”之意,表现出心中呼唤雷锋的迫切心情。第三,指导读好整个句子在不同小节中的反复,第三小节中的“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较第一小节,语气加强,语速略快,更显急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