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代表作浅谈电影《红高粱》中的“寻根”元素
张艺谋导演的处女座《红高粱》在1987年一经公映,便在国内外获奖无数,为中国电影赢得了世界荣誉。张艺谋的导演之路也就此一炮打响,正式开启了他的第五代导演的辉煌之路。
当莫言的小说《红高粱》还在国内饱受争议的时候,张艺谋也刚刚从编剧跨向导演。选择这本小说作为他首部电影的素材,张艺谋几乎是近乎执拗地孤注一掷。这部电影未正式开拍之前的审核工作已经困难重重,后期拍摄、公映也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碍。张艺谋首次导演电影,莫言担任编剧,亲自操刀剧本。不知是张艺谋的慧眼识英雄,还是莫言的英雄所见略同,最终在一人不懈的努力下,《红高粱》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享誉国际。
张艺谋对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如此执着并不是出于偶然。出生于20世纪五十年代的张艺谋历经过土改、,知青上山下乡,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作为新中国成长的见证人,这一批人对建国三十多年来文化的种种改变、种种破坏,感触比任何人都深。从十七年文学到伤痕反思文学再到改革文学,中国人似乎一直固守在自己被圈禁的的小小世界里无法动弹。对自我的怀疑贯穿到了对历史的批评当中,文学也一直纠结于某种情绪当中。八十年代以后,改革开放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西方的文艺思潮也传入中国,作家莫言就深受拉美魔
幻现实主义的影响。一批作家才开始从对自我的怀疑、历史的批评这个圈子里走出来,开始真正认识到“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开始审视自己的传统文化,于是在八十年代中期掀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寻根文学的辉煌时期虽然短暂,但却一定程度上将中国文学引向了一种正确的道路。五四时期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到了毁灭性的的打击,这使得中国文学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处于一种恐慌的状态,盲目而不到自我,民族劣根性的过渡渲染,在时期又得到疯狂的拥护。中国文学都弥漫着一种浓浓的哀伤的气息。
当然,寻根文学也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一种肯定一种否定。否定的依然是有“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民族劣根性”。毫无疑问地,张艺谋站在了肯定的立场上,中国文坛中国影坛都需要一种肯定,对中国五千年文化深厚沉淀的文化的肯定。所以他对讴歌生命赞美传统文化的《红高粱》发出了强烈的共鸣。
莫言的小说《红高粱》本就是寻根文学当中的代表作,小说当中的“寻根”元素着重体现在中国劳动人民那种传统的坚韧的“生命”意识上。导演张艺谋在《(红高粱)导演阐述》中说过:“是要通过人物个性的塑造来赞美生命,赞美生命的那种喷涌生命的那种喷涌不尽的勃勃生机,赞美生命的自由、舒展。”但张艺谋在细节的处理上却是通过内外两个方面来体现
这种寻根元素。在外在的表现上,有婚嫁习俗、陕西民谣、酿酒文化、红的高粱酒和一望无际的高粱地。这些渐渐充满生命力的强劲的传统文化贯穿了整部影片的始终。在现代文明发展的进程中,唯有用电影才能让更多的人记住这些生生不息的生命的根源所在。而在内在的表现上,影片通过两个鲜活有力的男女主人公来表现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两个人在蓬勃高粱地里的野合正是一种生命激情的碰撞,他们是有血有肉的人,有欲望,有韧劲,有血性,敢爱敢恨而又视死如归。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是一种生命虽然短暂但每一条生命都豪迈有力,像燃烧着的高粱酒,像生长着的高粱地。这是一种对生命的认知,表达了一种坚韧张扬的精神内涵,是中国劳动人民的“精神之根”。
这一内一外的寻根元素并没有割裂,张艺谋通过影像当中那种绚烂的“红”沟通了这内外的“寻根元素”,有力地延续了这种对生命的赞美。在影片的开始直至结局,我们都能感受到那种壮丽辉煌的“红”。红的花轿、红的高粱酒、以及最后被血染红的高粱地。这种红象征着一种生命的韧劲,热烈而张扬,像肆意生长无边无际的高粱一样。红既是影片中外在的颜表现,也象征着那些人们骨子里的血性。女主人公九儿虽是一介女流,却坚韧勇敢,敢爱敢恨,一手支撑起了本要倒闭的酿酒厂。男主人公余占鳌本是土匪,有着好无赖的一面,却同样可以做到为兄弟报仇视死如归。这种骨子里的血性就是高粱的最后那
一抹红。在影片的最后,余占鳌率领的伏击队全军覆没,前来探望的九儿也不幸遇难。日食下的高粱地比平常红了好几倍,是血一般触目惊心的红。他们生于高粱,死于高粱,内在的血性也终于挥洒在了养育他们的高粱地里,完成了生命最后的归属。
在影片《红高粱》当中,“寻根”元素无处不在。张艺谋反复渲染的高粱酒、高粱地,反复歌唱的民谣曲,它们都是影片中所要表达的“寻根”元素,是传统文化的代表。但任何传统文化都有其内在的核心精神,高粱酒、高粱地、民谣曲它们都只是外在的表现形式。影片中真正要寻的,是那热烈张扬的红高粱般的生命力。这才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存在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