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学目标】
1.认识“曾、蒙、泞”等13个生字,会写“锋、昨、冒”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理解诗歌内容,学习雷锋精神,做关心别人、无私奉献的孩子。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难点:真正从诗歌中感受到雷锋精神的具体表现,激发学习雷锋精神的内在欲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有关雷锋的文字、影像资料及其名言;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接过雷锋的》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曾、蒙、泞”等13个生字,会写“锋、昨、冒、留、弯”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3.初步感知诗歌大意,了解诗歌有问有答的趣味叙述形式。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引出课题
1.课件播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引导学生认真聆听歌曲并说说歌中唱的是谁(板书:雷锋叔叔,注意提醒学生注意生字“锋”的正确书写与朗读)。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交流对雷锋的了解,同时简单补充(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同志因公殉职时,年仅22岁。因雷锋乐于助人,所以“雷锋”二字已在中国内地成为“好人好事”的代名词。主席在1963年3月5日为雷锋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此后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
2.过渡引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关于雷锋的一首诗歌(补充板书:你在哪里),指导学生读题,注意读出询问的语气。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歌曲激趣法,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人物的同时,也自然引出了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导入显得直接、简洁。
    二、初读诗歌,感知大意
1.课件播放诗歌朗读录音,学生认真聆听注意部分生字的正确朗读,并标出诗歌的小节数。
新居入伙2.学生自主朗读诗歌,边读边圈画出诗歌中的生字,注意借助拼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同桌间进行诗歌朗读检查,注意在读错的地方做上记号并及时给予指正。
4.指名学生逐节朗读诗歌,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适时出示生字卡片进行字音朗读纠正,重点指导读准“曾、蒙、泞、荆、莹、锋”几个字的后鼻音,注意“瓣”不要读成了“biàn烈火见真金”,同时注意“背”是多音字,在诗歌中读第一声。
5.指名学生将整首诗歌连起来朗读,教师根据朗读情况再次进行部分句段的朗读指导。
6.引导学生再读诗歌,想一想“我们”都到过哪些地方去寻雷锋叔叔。
(1)学生读书思考,与同学、老师交流自己的思考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利用课件适时出示句子:A.“沿着长长的小溪,寻雷锋的足迹。”B.“顺着弯弯的小路,寻雷锋的足迹。”C.“乘着温暖的春风,我们四处寻觅。”同时归纳板书:小溪、小路、四处。引导学生理解“寻觅”一词,教师适时补充理解(仔细地寻),并指导学生再次朗读这三个句子。
(2)再读诗歌第2、4小节,看看“我们”又是如何到雷锋的(听“小溪”和“小路”说的)。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住1—4小芾体会诗歌的叙述特点,教师适时归纳(诗歌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展开叙述,以两个“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提出问询,再以“小溪”和“小路”的话语来回答)。
(3)师生趣味朗读练习:教师朗读1、3两小节,学生集体朗读2、4两小节,注意苒次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进行规范指导。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自主学习、规范指导与读书思考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反复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有效进行了宇词句的朗读巩固,同时,对诗歌的主要内容以及叙述形式有了较准确的感知。
    三、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抽取课文中的生字卡片,小组开火车朗读生字,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再次进行生字朗读强调,重点提醒读准几个含有后鼻音的字。学生齐读生字。
2.课件出示本节课要求会书写的生字“锋、昨、冒、留、弯”,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情况,想一想在书写这些字时需要提醒别人注意些什么。
    生:“昨”字表示跟时间有关,所以左边是“日”,千万不能写成了“目”。
    生:我发现“冒”字上半部分并不是扁的“日”,里面是两笔单独的横画,所以大家书写的时候不能把这部分写成了“日”。
    生:“弯”字上面半部分不能写长了,不然这个字就太高了,容易出格。
    师:看来大隶观察得十分细致,到了几个重要字书写的关键部分,诵谢大家的提醒。接下来老师想几个同学来板演这5个生字,相信在你们的提醒下,他们一定可以写得正确、美观。
3.指名5位同学板演生字,教师适时提醒他们注意横画之间等距,且每部分之间要安排紧凑。其他同学对他们的书写进行点评,教师重点引导他们从笔画、结构等不同方面进行点评。教师适时进行书写修正,提醒学生注意几个生字的横画之间要做到紧凑、等距;“弯”字上半部分的竖画要略短,两边的点画要注意对称;另外,“留”字上半部分中间的点画不能写丢了,下面“田”部要注意略呈下收之势。
4.学生自主描红、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检查指导,注意及时进行书写反馈,重点抓住“冒”字进行书写强调与指导。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自主学习与点拨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通过交流书写认知并参与生字板演与互动点评活动,强化了对生字书写要领的感知,提升了书写能力。
    四、课堂小结
1.教师小结:诗歌中的“我们”为什么要去寻雷锋叔叔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诗歌,相信你们也会像他们一样产生寻雷锋叔叔的想法。
2.布置作业:课下搜集有关雷锋叔叔的感人小故事。
板书设计:
                            小溪
    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小路
                            四处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背、洒、温、暖”4个生字。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学习雷锋精神,做关心别人、无私奉献的孩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科入学习
1.出示课文生字,指名朗读、小组开火车朗读生字,教师再次进行朗读指导与强调。
2.指名朗读诗歌,并说说这首诗歌是按照什么形式进行叙述的(问答的形式)。教师适时过渡引入:孩子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诗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通过篷字以及诗歌的朗读回顾,让学生进一步夯实了朗读基础,为更好地理解诗歌太意裹窟了坚实的基础。
二、精读课文,体情明意
1. 质疑思考:文中的“我们”为什么要到处寻雷锋叔叔的足迹呢?
    生:因为雷锋叔叔是一个关心他人,让人敬佩的人。
    师:你是怎么知道雷锋叔叔是个“关心他人”的人呢?
    生:我是从诗歌第2、4两小节中知道的。你看,当一个孩子迷路时,是雷锋叔叔冒着蒙蒙细雨抱着他寻回家的路的。另外,一位年迈的大娘走不动时,还是雷锋叔叔背着她走的。
师:你的理解很对,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两个感人的画面中,去感受雷锋叔叔感人的精神品质。
2.引导学生认真朗读诗歌第2、4小节,想一想自己的脑海中分别都出现了怎样一幅画面。
(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2、4两小节,试着根据文字想象画面。
(2)学生交流:朱瞻墡
    生:我似乎看到了一个迷路的小孩子正在哭泣,然后雷锋叔叔赶紧过来问他为什么哭,并抱着他寻回家的路(板书:抱着迷路的孩子)。
    师:如果你是那个迷路的孩子,你心里会有什么感受?
    生:我会很害怕,害怕被坏人带走了。
师傅的意思    生:我会特别想回家,想回到爸爸妈妈的身边。
    生:我会想,如果有个好心人能帮帮我该有多好哇!
    师:孩子们,雷锋叔叔又是怎样做的呢?
    生:他“抱着迷路的孩子,冒着蒙蒙的细雨”。
    师播放(泥泞的小路)画面:谁能根据这幅画面说说“泥泞”的意思?
    生:就是指小路上有很多稀泥,一点儿也不好走。
    师:但是雷锋叔叔在意这些了吗?他心里此刻想的是什么?
    生:他毫不在意道路不好走,一心只想着要快点把迷路的孩子送回家。
    师:多么有爱心的雷锋叔叔啊!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读一读这节诗歌。
学生齐读第2小节诗歌,注意将含有后鼻音的字发音准确、到位。
(3)学生继续交流对第4小节诗歌的理解(师板书:背着年迈的大娘),教师适时引导他们随文理解“年迈”(指年纪很大)、“荆棘”(指丛生于山野多刺的小灌木)、“晶莹”(形容光亮而透明)。同时想象大娘内心的感受(十分感动)及其会说些什么,并抓住“瞧,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就是他洒下的汗滴”一句体会雷锋的辛苦,以及作者对雷锋的赞美之情。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四小节。
3.过渡引入:孩子们,当人们谈论起雷锋叔叔的时候,总会说到一句话(课件出示“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其实送迷路的孩子回家、背年迈的大娘过荆棘只是雷锋叔叔短短二十几年人生历程中微不足道的点滴,在他的生活中,为他人奉献自己已经成了他的习惯。
(1)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其他关于雷锋叔叔的感人小故事,教师适时引导他们用简洁流畅的语言进行表述。
(2)引读诗歌最后一小节,引导学生说说从这节诗歌中读懂了什么,重点抓住“啊,终于到了”一句体会“我们”的激动、惊喜之情。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3)课件出示句子“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引导学生根据诗歌以及故事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教虾适时归纳(这句话表面上是说雷锋叔叔时时处处想着别人,哪里需要他,他就出现在哪里;但更深层的意义是,作者希望人间处处都有像雷锋这样的人存在,把爱大把大把地撒向那些需要我们的人)。
4.教师引导学生从雷锋的感人故事中说一说自己对雷锋的认知,归纳板书:关心他人,奉献爱心;同时出示几则雷锋的名言警句(A.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B.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
5.引导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注意读出对雷锋精神的赞美。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读中想象与延伸拓展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不断丰富对雷锋形象的认知,从而自然激发对雷锋精神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