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之《竹石》教学设计(微课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有感请地朗读、背诵并默写《竹石》。
2.借助注释、结合图片,在诵读中理解诗中“咬定、破岩、千磨万击、坚劲、任尔”等词的意思以及整首古诗大意。
过程与方法:谈竹子,引言志;知诗人,解诗题;吟诗句,诵诗韵; 明诗意,想诗境;寻相似,悟诗情;结诗法,延诗志。
情感与价值观:
口红怎么洗
1.体会竹子立场坚定、决不动摇、坚韧不拔的品质。
中国搞笑电影2.了解诗人郑燮,联系他的生平事迹,体会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志向。
3.学习古诗中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借助注释、结合图片,在诵读中理解及整首古诗大意。体会竹子立场坚定、决不动摇、坚韧不拔的品质。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志向,学习古诗中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
一、谈竹子,引言志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首古诗。学习之前老师要考考同学们,课件“花中四君子”是——梅兰竹菊,“岁寒三友”指——松竹梅。你们看,它们里面都有“竹”,可见,竹在我们中华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今天学习的这首古诗就和竹有关。
2.同学们,竹子是怎么样的?课件是的,竹子细长挺拔,四季常绿,充满生机。古时候有一位画家,叫做郑燮,他特别喜爱画竹子,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水墨画。
3.边看课件边介绍:郑燮画的竹兰、山石,形象逼真,姿态万千。他留下了许多名画——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设计竹石图、丛竹图、墨竹图、兰竹芳香图等等。
4.郑燮还是一位厉害的诗人,他常常在自己所画的图画旁边题写诗词。课件看, 像这样,为自己的画作而写的诗就叫做——题画诗。
祖国在我心中手抄报内容
5.今天我们学习 他的一首题画诗——《竹石》。
狮子女摩羯男6.还记得上一课《石灰吟》的学习吗?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石灰吟》这首诗写的是石灰,石灰历经了千锤万凿才出深山,面对烈火、碎身的打击也“浑不怕”,它依然是“清白在人间”。诗人在诗中以石灰自喻,表达他不怕牺牲,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这就是“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托物言志是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 志向和意愿的一种表现手法。
8.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竹石》,诗人又是在表达什么样的志向呢?
二、知诗人,解诗题
(一)知诗人。
1.我们先来看诗人的名字――郑燮,“燮”是个生僻字,大家注意看它的上半部分,两火之间一个言,一起来读一读吧“xiè”。
2.你们对这位诗人有所了解吗?请看――原来郑燮就是“板桥先生”。他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看来,他还是一位很有个性的诗人画家。
(二)解诗题。
1.竹和石是两种不同的事物,题目《竹石》又该怎么理解?大家再来仔细看看这幅水墨竹石图。你发现了吗? 原来竹石就是指从岩石缝中生长出来的竹子。
2.清楚了题目的意思,我们一起来读课题吧。
3.知道了诗人,理解了诗题,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从岩缝中长出来的竹子,它的命运会怎么样呢?
三、吟诗句,诵诗韵
1.同学们,我们先来读读这首诗,六年级的我们应该知道该怎么去朗读古诗了吧?对,要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出韵味。注意“劲”在这里读后鼻音,表示“坚强有力”的意思。七言绝句该如何停顿? 是的,一般按二二三来,同学们可以按照这样的停顿来朗读。
2.朗读时还要注意音断气连呢,我们一起聆听这首古诗的朗诵吧。(播放朗读录音)
3.来,让我们学学古人,吟诵一下诗句吧。
4.你看,读好了停顿,就读出了节奏,也就读出了古诗特有的韵味。
四、明诗意,想诗境
过渡: 读着读着,我们仿佛看到了一根根挺立的竹子,这些竹子又有什么精神品质呢?
(一)学习理解第一二句。
1.课件先看诗的前两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1)这两句中有两个动词写得特别好,是哪两个呢?对了,就是“咬” 和“立”,我们可以把它们圈出来。
(2)课件先来看第一个动词“咬”。“咬定”――咬紧。
这个“咬”字用得极为的妙。妙在哪儿,你们知道吗?    对了,“咬”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同学们可以尝试一下上下两排牙齿紧紧咬住是什么感觉? 是不是感觉把全身力气都使出来,特别有劲?
对了,诗句一开头这个“咬”字,真是一字千钧,极为有力啊。马上就能让人想象到竹根盘根错节,牢牢扎根ft石间。生动形象的表现了竹子的刚毅。再以“不放松”来补充“咬”字,竹子的个性表露无遗。
(3)换一个词能体现竹子的这种刚毅吗?试试看―― 哎,还是“咬”字来得坚定刚毅吧!
(4)来,让我们带着咬牙的劲儿 来读读第一句,要读出竹子的坚定刚毅!
2.我们再来看看这些竹子 它长在何处?由第二句,我们知道它立根破岩,就是——扎根在破裂的岩石缝中。生存环境怎么样? 对,“破岩中”说明生存环境十分恶劣。是啊,把根扎在这样破碎的岩石中,该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3.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些竹子吧。
坚定、顽强,坚韧不拔、顽强不屈,形容的就是这些竹子!
4.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两句, 感受如此坚定、这样顽强的竹子吧。
(二)学习理解第三四句。
1.课件再看诗的后两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千磨万击”是指―― 这里的“千、万”是虚指,表示数量极多。在这儿“千磨万击”表示的是――对,有无数的磨难和打击。 竹子经历霜冻、雪落、暴雨、干旱等等磨难,但是它仍然怎么样? “还坚劲”,仍然坚韧刚劲。
5.除了千磨万击,竹子还遭遇什么? 对了,还遭遇东西南北风。
6.从注释中,我们知道“任”是任凭,“尔”是你的意思。任凭你东西南北来的狂风。看这个“任”字,你们知道它表现了竹子什么样的品格吗?
它呀,淋漓尽致的表现了竹子坚韧不屈服的品格。
(三)朗读感受。
现在,让我们看着诗句,想象诗句中竹子立在破岩中坚韧不屈的样子,读一读你心中的《竹石》。
简单的爱(四)小结学法。
课件同学们,我们在“读好停顿,读出韵律”的基础上,“结合注释,理解诗意”知道了《竹石》整首诗的大意;然后我们又通过想象和感悟,理解了竹石的形象,还用声音,表达了自己心中竹石的模样,这就是“想象感悟,体会情感”。这些都是古诗学习的好办法。
五、寻相似,悟诗情
1.同学们,《竹石》一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诗中之物“竹”往往是诗人的替身,我们借着竹子,课件走进诗人,来了解一下郑燮其人,请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