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刘亮程作品中的生命意识
作者:刘凯寒风吹彻
来源:《语文天地·高中版》2017年第06期
        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的刘亮程以其动人的笔触描写了新疆一个普通的村庄,情思悠远,意蕴深刻。而其文字中所蕴含的生命意识一直为人所称道。他的成名作《一个人的村庄》中有两篇文章被选入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以下就从入选的《今生今世的证据》和《寒风吹彻》来分析刘亮程作品中所蕴含的生命意识。
        所谓的“生命意识”是指个体对于一切生命的体悟和关注。刘亮程具有比较强烈的生命平等意识,在他的笔下万物有灵。在离开村子时对草、对土墙、对房子一一嘱咐交代。在考量自己一生时会同时虑及一只公鸡、一条黄狗甚至一缕照在门框上的阳光。在刘亮程的世界里,人与一根草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自然的产物。王国维把艺术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就其区别来说,“无我之境”强调物我交融,情感表达比较含蓄委婉,呈现出一种优美平和且富有余韵的美学特征。这里所谓“无我” 就是“我” 即是“ 物”,“物”是一个个不同的“我”,这其实已经深得老庄精髓了,与庄生梦蝶有异曲同工之妙。
        由此引出的命题就是,人本就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因为相处的前提是人与自然平等的独立地位。然而人与万物一样,只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只能仰望、敬畏自然。带着这样的眼光去看世界便会达到物我交融的审美境界。这种独特的视角也就是刘亮程一开始便能引起文坛关注的原因之一。
        刘亮程始终带着平等的意识去关注、思考生命,与史铁生关注生命的苦难与面对挫折不同,刘亮程关注的是个体生命的归宿。“一个人在大雪的冬天,围抱着火炉,用冰冷的手抚摸自己的一生。”寒冷的冬天对于作者而言不仅是一次受冻的经历,还有对未来的忧虑。
        何止是关注自己,作者关注了冻死的老人、等待“天热”的姑妈、辛劳的母亲。寒冷在老人身上是困苦的生活,在姑妈身上是抹不去的孤独,而在母亲身上是无法抗拒的时间流逝。他们都在寒冷的冬天被寒风吹彻。总结起来,其实作者要表达的是一种生命渺小,面对自然规律的无奈感,就像陈子昂长长的一声叹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