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体验走进课堂
——读《上海名师课堂——中学语文黄荣华卷》有感
对于“生命体验”这个概念,我想现在许多语文老师都不会陌生,在一些期刊和网络上我也曾浏览了一些“语文体验教学”“生命化课堂”等主题的文章,发现许多文章都是把我们传统语文教学的概念、方法、手段与西方理论拼凑在一起,成为一个大拼盘,彼此没有融合起来。自己也曾在课堂上尝试过,可总是有种为“体验教学“而去体验教学的生硬感,直到最近品读了黄荣华老师的课堂教学实录,才真正感受到原来语文课堂完全能够这样自然地表现生活和人生,明心见性,并由此让学生在生活中、在人生中投注人文视野和人文关怀。
总体上说来,黄老师在课堂上的生命体验是多方面的,每节课体现的侧重点会因内容而异。具体来看,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一、在感知文本所写人、事、物中体验形象
体验形象是语文教学的基点。语文学习,不像绘画、影视艺术那样直观具体,首先要把课文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头脑中生动鲜明的形象。这时,课文已不再是文字符号的集合,生活也不再是生活本身,而是统统化为学生心目中的一种情境、一种特定的场景,化为脑海中鲜活的“影像”。我们阅读文章作品,有时
会感到文已尽而意无穷。甚至文章读完时,大脑中的形象却更加活跃起来,此可谓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阅读境界,这是由于阅读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甚至跳脱了文本。语文学习,首先应走进文本通过感知文章中的人、事、物,去体验或具体或抽象的各种形象。
《回忆鲁迅先生》从学生没有阅读文章之前心目中的鲁迅形象是怎样的提问开始,从学生心中的鲁迅先生是一个“伟人”的观点出发,让学生在文本中实行比较思考,从鲁迅先生的笑声,步履,眼光,待友之童心、诚心、会心、倾心、爱心等实行分析和理解,使学生对鲁迅先生的理解不断深化,从“伟人”到“凡人”,最后看到的却是一个“真人”,文本内容逐步在学生的体验中变成栩栩如生的形象,鲁迅先生也不再仅仅那个概念中的伟人了。
这种形象当然不但仅指艺术形象、人物形象,也指作品中描绘的事象和物象。鲁迅早年在推行文学教育时,曾说过,人们观诵文章,就好比在大海中游泳,“游泳既已,神质悉移”,但“大海”“未始以一教训一格言相授”。这其中讲的就是文学的倾向、情感是隐含在一切可感场景中的,读者要靠自己的体验去获得这个切。黄老师在他的新诗教学实践中就让学生由“感性——理性——实践”,而这感性就是让学生在在感知文本所写人、事、物中体验形象:如在教授《双桅船》时,其中许多意象并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单一的形象,而是抽象甚至多向的,黄老师在让学生感知这些意象时并没有吝惜时间,让学生反复朗读、寻、讨论,最终让“船”“岸”“风”“雾”在学生心中有了能感知、认同并理解的含义,平面的文字变得生动立体了,甚至有了无限扩展和延伸的空间,这才是形象化的文本。这时若老师不顾学生的
体验过程,只顾完成教学任务,直接告知以答案(主要是参照教参),那我想,那些文字仍是冷冰冰的,格式化的,在学生心中哪能留下什么生动的形象。
阅读的过程,就是与这些形象对视、对话的过程,就是让学生用心灵去亲近、去拥抱、去交流、去体认的过程,从而获得一种美感的、情感的、道德的体验。体验能够培养学生形象思维水平和整体感悟水平,如果失去这种真实的体验,那么任你用多么美妙的辞藻,动人的语句,严谨的逻辑,非凡的构思,一切都是凭空臆造,隔靴搔痒,无病呻吟,矫揉造作。而这,正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致命环节。
寒风吹彻
二、在师生交融、互动中体验情感
“体验的出发点是情感,主体总是从自己的命运与遭遇,从内心的全部情感积累和先在感受出发去体验和提示生命的意蕴。而体验的最后归结点也是情感,体验的结果常常是一种
新的更深广的把握了生命活动的情感的生成。”语文学科蕴藏着丰富而深广的人文情感,这正是语文学科实行体验教学的独特优势,语文作为母语课程与学生的生活、精神世界总是融为一体的。我国传统诗学和传统语文教育中,经常使用的“涵泳”、“吟诵”、“品味”、“体味”、“妙悟”、“入神”等等,都包含了这个“情感体验”的过程。正如黄老师的学生安琪在毕业后仍能清晰地记起《寒风吹彻》的文章学习后黄老师要他们记下的一段话:“相爱的人们在孤独与寒风中永远并肩前行”,这个被打动了的孩子在三年之
后的秋夜,仍对那个课堂念念不忘。
但是,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以及一些公开课上,我们却时常发现这样的情况:面对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学生却依然毫无兴趣,听起来混混欲睡,要么是老师唱独角戏,要么是屈指可数的几个学生在那里当“主演”,大部分学生成为“众演员”。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课堂上缺少一个“情”字,倒是真实的境地。很难想象,一个情感上冷冰冰的老师,会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充满勃勃生机,热情洋溢。雅斯贝尔斯说过这样的话: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为此,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指出教师要“首先感动自己”。她说,教师在课堂上能否精神饱满,激情洋溢,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语文的愿望、热情地去读去思去说去写,首先要教师自己情动于中,要深入文质兼美的一篇篇课文中深受感动。只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学生。
黄老师在的教学笔记中曾提到几次备课时的感受:“记不起最初读《悼念一棵枫树》是在哪一本杂志上,当时就被‘伐倒了/一棵枫树/伐倒了/一个与大地相连的生命’这一节‘击倒’了!再把眼光落在写作年份是‘1973年’时,脑中很快掠过了许多被‘伐倒’的伟人,仿佛听到了他们为安德的身躯轰然倒地的‘声响’,心灵深处一阵一阵‘哆嗦起来’!”;“每当我读完这篇作品(《寒风吹彻》)时,我心中就又增加了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对生命的拥抱之情。带着这样的情感,我投入到备课之中,最后当我在课题边写下‘相爱的人们在孤独与寒风中永远并肩前行’这样三行字时,我也被自己感动了”;“苏辙的诗文,最喜欢这篇《黄州快哉亭记》。每次读他,都会被这个“快”字感染,都会特别喜欢这个‘快’字。因此,教学
时我也期待将这个‘快’字的感觉带给学生”。法国诗人荷尔德林说:“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而要做到诗意,必不可少的一个就是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要有丰富的情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
注重情感体验还应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体验这种感情。如果没有情感的熏陶、感染,学生就不可能对文章所描写的景物、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留下深刻印象,更不会对表现这些内容的语言文字留下深刻的印象。体验教学在语文学科中更容易到触媒和接点。在阅读课文时,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课文的情感都会与学生曾有的生活相互作用,与学生曾有的情感相互激荡,教学就是要善于发现并抓住学生与课文情感相联系的通道,让学生曾有的生活承受课文美好情思的熏陶渐染,让课文美好情思与生活产生共振,进而培养并提升学生富有诗意的、纤敏的心灵,富有良知的、充溢着真情的善性。在教学《悼念一棵枫树》时,黄老师在屏幕上提供演示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这些内容无异于一颗重磅,让那段民族的痛苦记忆在学生心中复活了,于是学生对诗歌文本的阅读,就不再停留在文字层面了,而是深入到文字背后所蕴含的作者深沉的悲痛、枫树的价值和深情,以及整个民族和历史的沉痛和悲哀中了。
三、在作品的个性解读中体验思考
新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
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作为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验、理解”的守护者,新课标实际上是强调了“阅读要读”、“阅读要自己
读”、“阅读是学生读”这些常识的回归,目的就是引导语文教学要让学生直接面对作品,用他们自己的眼睛去触及、自己的心去抚摩作品,使他们在阅读体验中学习阅读。
阅读对话理论把阅读行为看作是主体间的对话与交流,“阅读是一个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建构意义的动态过程”。合适的对话与交流,有“倾听”和“言说”两个侧面。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其实很少有机会真正阅读的,课前课后被大量的数理化习题和英语单词所淹没,语文课上,老师又不等学生把课文仔细地阅读,就马上迫不及待地牵着学生去进行条分缕析的讲解。没有阅读的就没有体验,这是常识。即使有阅读,如果把精力仅仅放在揣摩、印证、接受教材编写者的、教学参考书对课文的分析以及思考与练习的答案上,那么,这样的阅读也不能算是体验,还是一种被动的接受。新课标在“总目标”中说“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教学建议”中说“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就是倡导学生自己去体验“倾听”。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不能凸显,要想有独特的感受,无异于缘木求鱼。孔子早就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没有阅读体验,就不会有主动积极的思维,学生就不会自由阐释、自主评价,没有问题的生成与构建。我们可以回想一下,过去的教学活动中,我们的学生是怎样上课的,他们习惯于“你讲我听”、“你说我记”、“你考我背”,学习的主要任务是“听记”教师(其实,更
多的还是教参上的)的分析和思考,只不过是借用学生的口和手来复述那些标准答案。换句话说,还是重复、模仿他人的阅读,学生失去了自我,丧失了自我的话语权,沦为“沉默的大多数”,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从一定程度上说,新课标正是要扭转这种状况,还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权利。因此,我们应要引导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展开和跳越,让学生的思想从文本起飞,向着更高更远的大千世界、万象人间、自我心灵、社会人生去思接千载,心游万仞。这是体验生成与升华的过程,也是培养悟性、激活灵性的契机和途径。
肖川先生说,所有的思想都是诗。这对我们语文老师是更有启发的。语言是思维的外衣,也说明了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从一定程度上说,语言的苍白就是思想的苍白。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是智力水平的核心部分,语文教学重视学生思维的发展责无旁贷,理应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愿思考,会思考,乐思考。我们常见一个学生或者一个社会人表达的词不达意、语无伦次,大多因其思想的贫乏和浮浅,缺乏精深之思,却又要“为赋新词强说愁”,实在是勉为其难。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引领学生去触摸大师们的思想灵魂,感受他们的过人之处,也要自己去真切思考,用自己的大脑思考自己的问题。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思维品质,特别是求异、发散等创新思维特点。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指出:“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在《高一第一学期“新诗单元”》的课堂教学中,黄老师选择《双桅船》作为单元教学切入口,由于这首典型的朦胧诗中含有临时意象,因此在教授时让学生自己关键词,自己体会,老师逐步引导,在探
讨过程中既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在不断深入了解作者主观情思和客观时代背景后不断修正完善认识,最后通过意象的多元解读来领会诗旨。同时这首诗中意象运用的学习,对于整个单元的学习都可以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同时,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注意设计一些容易引发学生真切感受和生活经验的“情景题”,再次对应“体验”。最基本的对应“体验”,就是抓住作品最吸引人的魅力、精华所在,即鲁迅说的使人手不释卷的“深厚趣味”所在,让学生去设身处地地进行思考,辨析。如《黄州快哉亭记》,黄老师让学生对“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至“将何适而非快”一段,将横线上的这些人、这些事、这些物,根据教师的提示和文义替换,这道别开生面的填空题,让学生对这段事例在文中的作用有了最直观和简单的认识,甚至好像设身处地的体验到文中张梦得、苏辙及众人的所感所思,而且还对全文所写内容和表达的情感进行了梳理,真是一举三得。
华师大叶澜教授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使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使教育成为充满智慧的活动。”我在这里要说:语文教学,请把体验还给学生。因为体验更加关注主体生活经验、情感彩和生命领悟。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验到“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悠然心会”、“深得吾心”,体验到“怦然心动”、“浮想联翩”、“百感交集”、“妙不可言”,体验到心灵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体验内心的澄明与视界的敞亮,才是我们矢志追求的语文课堂。只有那些富有想象力的教学,只有那些能够唤醒意外与惊讶的感觉的教学,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
生经验系统的教学,也只有那些给学生足够自主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那些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