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10.16732/j ki .jeu .2019.01.018
“雅好慷慨”—曹操诗歌品赏
张东昀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72200)
摘要:建安时期文学作品中的一个突出特就是慷慨悲凉。曹操作为其时政治领袖,慷慨之气亦贯注于诗作中。《薤 露行》《蒿里行》两首诗歌记叙了汉末权臣不贤、军阀横行的历史,展现了百姓水深火热的生活现状。《短歌行》中诗人的关注 点从时光的流逝转到广纳贤臣、建功立业的抱负抒发上,诗歌通说明快,毫无哀苦之态。《观沧海》一诗气象宏大,格调恢弘, 浩荡江海正是诗人远大抱负的写照。《龟虽寿》中表现出诗人壮怀激烈的生命力,融汇了诗人对生命的反思,以及把握有限的 时间,以“老壤”之身继续奔波“千里”的志向。曹操诗歌中昂扬的面貌、深沉的感情以及包揽宇宙的视野,是慷慨文风的极佳 体现。
关键词:曹操;诗歌;慷慨
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004(2019)01-0062-03
第26卷第1期 鄂州大学学报
2019年1月明星美容
Vol .26 No.l
Journal  of  Ezhou  University  Jan .2018
门面租赁合同曹操,一名吉利,字孟德,沛国進县(今安徽亳
笑英语怎么读县)人。曹操生于汉桓帝永寿元年(155),卒于建安 二十五年(220),经年六十六岁。曹操是一位优秀的 政治家、军事家,同时十分喜爱诗文典籍和文学创 作。王沈《魏书》中描述他:“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 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 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1]曹丕在《典论自叙》 中回忆:“上雅好诗文书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每每定省从容,常言人少好学则思专,长则善忘, 长大而能勤学者,唯吾与袁伯业耳。
汉魏之际,文坛随时代演进而展现出新的风 貌,“魏武治国,颇杂刑名,文体因之,渐趋清峻”。 同时魏晋文人表现出较多对自我内心世界的关注 与抒发,“迨及建安,渐尚通俛,悦则侈陈哀乐,通 则渐藻玄思。” P ]曹操是这场文学变革的重要推动 者与参与者,慷慨文风的先声便是曹操。
_、缘事而发与悲凉“诗史”
曹操继承和发扬了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 而发”的现实主义诗歌传统,运用乐府古题来写新 的内容。如《薤露行》和《蒿里行》,原是田横自杀, 门人伤之,为之所做的悲歌。曹操延续其古朴悲凉 的抒情风格,用来写董卓之乱及其所引起的军阀
龟虽寿曹操
大混乱。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沐猴而冠带,知小 而谋强。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白虹为贯日,己 亦先受殃。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 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 郭,微子为哀伤。W
《薤露行》以叙事为主,记载了发生于中平六 年(189)的何进谋诛宦官事件。写了初平元年 (190)董卓鸠杀弘农王刘辩,焚烧洛阳,挟持献帝 西迁长安的篡权之行。写了西迁路上积尸遍地的 惨状,还写了是年二月白虹贯日的凶象。“沐猴” “知小”表现了诗人对重臣谋断失误的愤怒,也从 侧面反映了曹操欲一展宏图的抱负。但他并未沉 浸于个人意志的抒发中,更多是对国家罹难的记 叙。面对百姓分离、死伤遍野的情状,诗人长歌当 哭。诗人对国无良臣的指责,对天下大乱的愤慨, 对人民饱受疾苦的哀婉,充溢于字里行间。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凶。初期会盟津,乃心 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力使人争,嗣 还自相栽。淮南弟称号,刻皇于北方。德甲生机藏, 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
念之断人肠。H
收稿日期:2018-06-03中国联通炫铃网站
电影南京作者简介:张东昀(1995-),女,山东金乡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文学,元明清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