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古文古文中表示多的词]古文中表示你的词
  1.与“小”相对2.重要的;重大3.年长的;排列第一的4.表示范围广,数量多5.表示程度深。
 
  《董宣执法》:“帝~怒,召宣,欲箠杀之。
 
  ”tài6.通“太”,最、【大方】大道理。
 
  引申为专家、内行。
 
  7.通“泰”,安【大成】1.太平,和平2.大有成就3.比喻学术上形成完整体系
 
  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国家,在民间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其中,最具有 __的是著名的《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等四大民间传说。
 
  流传最广,影响最大。
 
  牛郎织女的传说始于《诗经·大东》:“?彼织女”、“?彼牵牛”的记载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已称牛郎织女为夫妻。
 
  应劭《风俗通》逸文:“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相传七日鹊首无故皆髡,因为梁(注:桥)以渡织女也。
 
  ”故事已初步形成,并与七夕习俗相结合。
 
  孟姜女的传说起源于《左传》杞梁妻拒绝齐侯郊吊,遵守礼法的记载,后来加上《檀弓》的“齐庄公袭莒于夺(隧),杞良死焉。
 
  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是故事的雏型。
鹧鸪天送人 
  汉·刘向《列女传》(四)记:“齐杞梁殖战死,其妻哭于城下,十日而城崩。
 
  ”又唐(佚名)《琱玉集》记“秦时有燕人杞良,娶孟超女仲姿为妻,因良被筑长城官吏所击杀,仲姿哭长城下,城即崩倒。
 
  ”可知这个传说在唐代已盛行,但孟仲姿和杞良,在传说中已改名为孟姜女和范喜良。
 
  梁祝的故事最早见于唐·梁载言的《十道四蕃志》,记载了梁、祝“二人尝同学”、“同冢”的故事。
 
  晚唐·张读的《宣宝志》有较详细的记载。
 
  到明代冯梦龙的《古今小说》,又增加了英台不解带,梁山伯生疑和化蝶的情节。
 
  白蛇的故事形成最晚,起源:一说源于唐传奇《白蛇记》;一说源于《西湖三塔记》。
 
  到明代冯梦龙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警世通言》),故事已初步定型。
 
  1.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唐.杜甫《羌村三首》 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原游》 3.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唐.白居易《暮江吟》 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宋.苏轼《水调歌头》 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7.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宋.张先《菩萨蛮》 8.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三国.魏.曹植《怨歌行》 9.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
手--晋.陆机《拟明月何皎皎》 10.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朝.王维《鸟鸣涧》 11.月光如水水如天--唐.赵嘏《江楼感旧》 12.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唐.李白《把酒问月》 13.暮雨不来春不去,花满地月朦胧--宋.贺铸《江城子》 14.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唐朝--岑参《暮秋山行》 1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16.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17.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唐朝.杜牧《秋思》 18. __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19.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朝.刘长卿《别严士元》 20.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元月廿七日望湖楼醉书》 2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22.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3.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