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刺小卷12  诗歌鉴赏.
2019年江苏省无锡市积余教育集团中考二模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
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五年春,作者自豫章赴行在临安途中。这时候,他在仕途上已是经过不少挫折。①馀:多余。加餐:多吃饭。
1“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这句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结合我们学过的诗人的作品,说说“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中“行路难”的弦外之音?
【答案】1诗人通过描写别时阴晦的景象,营造了冷寂、凄清的氛围,并寓情于景,表达了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山高水长,前程迷茫的郁闷之情;路途艰险,祝福平安的关切之情。
2辛弃疾主张抗金,收复失地,统一国家,建功立业,与当政的主和(投降)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抒发了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写送别时翘首遥望之景,景显得生动,用笔也很浑厚,而且天边的流水远送无穷的树,和设想行人别后的行程有关;雨中阴云埋掉一半青山,和联想正人君子被奸邪小人遮蔽、压制有关。景句关联词中的两种不同的思想感情,不但联系紧密,而且含蓄不露,富有余韵。这句诗蕴含了作者离别的凄凉伤感、祝福平安的关切、前程迷茫的郁闷、报国无门的悲愤。
2可结合他的另一篇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
后名。可怜白发生!”理解分析。陈同甫先后写了《中兴五论》和《上孝宗皇帝书》,积极主张抗战,因而遭到投降派的打击。“天下事”指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大业。“生前身后名”,意谓生前死后都留下为祖国、民族建立不朽功勋国的美名。字里行间洋溢着爱国激情。“可怜白发生”吐尽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对立,抒发了报国有心,请缨无路的悲愤。“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中“行路难”的弦外之音与此相同。
2019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模拟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范仲淹
非烟亦非雾,幂幂映楼台。白鸟忽点破,残阳还照开。
肯随芳草歇,疑逐远帆来。谁会山公意登高醉始回。
①幂幂,浓密状。②山公:晋山简,镇守襄阳,喜酒,常登山游览,尽醉而归。
1.诗人在首联之后描写了哪几幅画面,请依次概括。
鹧鸪天送人2.尾联中的“醉”字包含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作答。
【答案】1.白鸟飞翔,夕阳高照,芳草萋萋,帆影片片。
2.对自然的喜爱及旷达乐观的情怀。
【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抓住写景的句子加以概括即可。“白鸟忽点破,残阳还照开。肯随芳草歇,疑逐远帆来”通过写白鸟、残阳、芳草、远帆的动作与变化,描绘了四幅画面:白鸟在野地里飞,把野给点破;夕阳照着野外,把野给剖开;野弥漫,芳草萋萋;帆影片片,渐渐逼近。
2.本题考查诗人情感。要结合诗歌内容分析。此诗实中有虚,透过朦胧野,描摹出一幅玲珑剔透、笔墨淋漓的山水画:天上挂着红的夕阳,空中飞着白的鸟儿,烟岚笼罩着楼台,芳草连接着江边,帆影露出于江中,还有自远山醉归的主人。这些景物与野相映照,构成一幅美丽迷人的图画。在这幅图画里,体现出作者豪爽的性格和对自然的喜爱。诗的用意正是要通过野和这美丽的画面来表现作者的旷达乐观精神。
三、2019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国际学校等五校中考二模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以景写情是该词最大特,“夜深千帐灯”历来被人称道,请写出这句词富含的意蕴。
2词中的“一程”“一更”用得很妙,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答案】1①出征将士野外扎营场面壮观,透着灯光的营帐漫山遍野;②夜深了,出征将士丝毫没有睡意,他们在思乡怀亲。
2“一程”写出了路途的艰难遥远。“一更”写出了风雪交加,环境的恶劣。运用反复手法(或:巧妙地将数量词叠用),含蓄地表达了孤寂凄凉的思乡怀亲之情和对从军生活的厌恶。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词句意思的理解。“深夜千帐灯”意思是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说明了军帐之多。由此看出是写将士们夜晚宿营于旷野。正因为是“宿营于旷野”,所以才有了下面“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的感受,此处写景是为引出下片的“乡心”蓄势。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词关键词。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一程”写出了路途的艰难遥远,“一更”写出了风雪交加,环境的恶劣。作者巧用数量叠词,含蓄地表达了孤寂凄凉的思乡之情和对从军生活的厌恶。
2019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连云区,灌南县中考二模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哪些景象?这样写有何作用?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地局势的紧张。
2.表现了诗人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
【解析】1.题干要求概括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哪些景象。读懂诗句后作答。“昨夜秋风入汉关,翔云边月满西山”:昨夜萧瑟的秋风卷入驻守的关塞;极目四望,但见边月西沉,寒云滚滚。前两句用“昨夜”“秋风”“汉关”“翔云”“边月”“西山”等意象,描绘了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战云密布的“眼中形势”,预示着边境上的紧张时刻又来临了。
2.考查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读懂诗句后,结合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国力削弱,吐蕃趁虚而入,曾一度攻入长安,后来又向西南地区进犯。严武
两次任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天,他率兵西征,他击败吐蕃七万多人,失地收获,了蜀地。这首《军城早秋》,让我们看到诗人作为镇守一方的主将的才略和武功。“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催动飞将追击骄横的残寇,决不让来犯者一人一马活着回去。“更催”二字暗示战事已经按照主将部署胜利展开。两句一气而下,笔意酣畅,字字千钧,既显示出战场上势如破竹的气势,也表现了主将刚毅果断的气魄和胜利在握的神情,而整个战斗的结果也自然寓于其中了。所以诗歌表现了诗人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
2019年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中考二模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寻幽居不遇
 
满庭花落迷行路,绕院泉声写半山。
向暮此中回首去,洞门深处鸟关关。
1.请概述诗中“幽居”的一个特点,并结合相关内容分析。
2.这首诗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答案】1.落花满径,从“满庭花落迷行路”可见;依山而居、清泉淙淙,从“绕院泉声写半山”可见;鸟语声声,从“洞门深处鸟关关”可见。
2.对寻访不遇的遗憾惆怅之情,对幽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分析能力。此类题目在做答中要注意,首先要理解诗词大意,然后要到诗句中寻描写对象及明显的语言标志。根据“满庭花落”“绕院泉声”“鸟关关”“半山”可知,“落花满径、依山而居、清泉淙淙、鸟语声声”写出了朋友幽居之处清闲、淡雅、难寻的特点。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人思想感情把握的能力。把握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分析作者的感情基调,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本诗描写友人居住的环境及特点,“回首去”“鸟关关”等表达了对寻访不遇的遗憾及幽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2019年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中考总复习第一次学情研判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
列小题。
宣城见杜鹃花
(唐)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①写这首诗的时候,李白已是迟幕之年。他被朝廷判流夜郎,遇放后流落江南,寄人篱下。②三巴:巴郡、巴东、巴西三郡,即指蜀国。
1.一、二两句通过哪些意象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2.请品味三、四两句的妙处。
【答案】1.示例:通过“子规鸟”、“杜鹃花”等意象渲染了一种悲凉伤感的氛围。
2.示例:子规鸟啼叫起来,没完没了,诗人的愁肠也断成一寸一寸。暮春三月,这鸟鸣花开的时节,游子正思念他的故乡三巴。诗的三、四句反复运用“一”、“三”两个数字,纡结萦回,表达了作者乡思袭来时无比的悲痛之情。
【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意象的理解。诗的一、二句,真实地再现了触动乡思的过程。这两句的语序倒置:本来是先看见宣城的杜鹃花,才联想到蜀国的子规鸟,诗人却将它倒了过来,先写回忆中的虚景,后写眼前的实景。渲染了一种悲凉伤感的氛围。作者把故国之思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上,表明这故国之思原本就郁积于心,此时一旦勾起,大为凄苦强烈。
2.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三、四句,分别承接一、二句,进一步渲染浓重的乡思。首句说“曾闻”,第三句则强调了真切如闻:子规鸟的俗名,就叫断肠鸟,“一叫一回肠一断”,它啼叫起来,没完没了,诗人的愁肠也断成一寸寸了。末句点明时令,用“三春三月”四字,补叙第二句;“忆三巴”三字,则突现了思乡的主题,把杜鹃花开、子规悲啼和诗人的断肠之痛融于一体,以一片苍茫无涯的愁思将全诗笼罩了起来。诗的三、四句看似对仗,其实对得又不甚工。诗句把“一”“三”两个字各自串连起来,纡结萦回,使人感到乡思袭来时无比的悲切伤痛。据此理解作答。
七、2019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全真模拟阅读清朝诗人郑燮的绝句,完成填空与简答。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释龙孙:竹笋的别称。凤池:凤凰池,这里指周围生长竹子的池塘。
1.从内容看,这首诗的题目应该为“      ”。
2.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两代人之间怎样的关系?
【答案】1.新竹。
2.在老一代的积极扶持下,新一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拟写诗歌的标题。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我们发现诗中描写的是新长的竹子,所以可以把题目定为“新竹”。据此作答。
2.此题考查的是对诗歌的理解。这首诗运用比喻证明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新生力量的
成长又须老一代积极扶持。前两句是回顾,既表达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又表达了后辈不忘前辈扶持教导之恩;后两句是展望,用以表达新生力量将更好更强大。据此理解作答。
八、(2019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全真模拟)阅读唐朝诗人元稹的绝句,完成填空与简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