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壮和苍凉的古典边塞诗词【姓名:        学号:   
使至塞上  作者:王维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从军行(其四)  作者: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凉州词  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行作者: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塞下曲六首(选一)作者:李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作者:祖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前出塞九首(选一)    作者:杜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作者:严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夜上受降城闻笛  作者:李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二首)    作者:卢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稜中.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作者:作者: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雁门太守行  作者:李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西     作者:陈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作者:曹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逢入京使 作者: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陇西行 作者: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登幽州台歌 作者: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关山月 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 夜上受降城闻笛 作者: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回乐峰:回乐县附近的山峰.
* 鹧鸪天送人出塞 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凉州曲 作者: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 凉州词 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傲①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塞下秋来风景异②,衡阳雁去无留意③。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④,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⑤,燕然未勒归无计⑥。羌管悠悠霜满地⑦,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折柳送别的诗词  【姓名:        学号:   
折柳送别”的文化内涵
一、“折柳”之深情。
古人分别时要折柳相送,这是当时一种很流行的民间习俗,尤其是在文人墨客中,成为一种时尚。张籍《蓟北旅思》:“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从“折尽向南枝”和“柔条过千尺”这样的词句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种习俗、时尚存在的普遍性。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2003年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出的就是这首诗。)
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灞陵伤别。”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杨花”就是柳絮。苏轼有《杨花词》)
吴文英《风入松》:“楼前暗绿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聂胜琼《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后,别个人人第五程。 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二、“折柳”之缘由。
分别时为什么要折柳相送呢?常见的解释是,“柳”谐“留”音,赠柳表示留念,一为不忍分别,二为永不忘怀。但是,这种解释我们感到很单薄,不足以完全令人信服。折柳送别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文化习俗,恐怕不是一个“谐音”就能解释清楚的。柳树和其他树木相比,
其特点是“随地可活”,这正可以拿来祝愿远别的人,到了异地后,随遇而安,能够很快地融入当地的人中,一切顺遂。这一说法便有了深刻的哲理性和更高的文化品味。
但是,我以为,这还不是“折柳送别”这种文化习俗的最初缘由。最早的渊源应该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几句古诗。理由有三:一是这诗句来自《诗经》,而且是名句,读书人人人熟悉;二是“杨柳依依”表达了战士出征前怀家恋土的离情别绪,为后来的的送别诗奠定了文化基调;三是《诗经》作为五经之一,其深广的文化传承作用是不容怀疑的,古人作诗讲究“无一字无来处”,当然来自经典。从这个意义上说,有人把《渭城曲》中“客舍依依杨柳春”改为“客舍青青柳新”,我以为不妥。
总之,“折柳送别”应该有“谐音感怀”、“哲理启迪”、“文化传承”这样三个缘由。
三、“折柳”之乐曲。
“折柳送别”时,要吹笛,有时还要放声歌唱,所以,古诗中常把折柳、吹笛(唱曲)联系在一起,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与之相关的乐曲有这样三首:一是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的《折杨柳枝》。二是唐朝的《渭城曲》,又称《阳关三叠》。原来并不是一首歌
曲,只是王维写的一首诗《送阮二使安西》,后来由乐人谱入乐府,当作送别曲,并把末句“西出阳关无故人”反复重叠歌唱,所以称为《阳关三叠》。这在唐朝是一首非常流行的送别曲。三是唐朝的《杨柳枝词》。是唐教坊曲名,作者多以此题咏柳,以表达离别之意。刘禹锡就有《杨柳枝词》九首,其中一首的内容是:“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关于折柳送别的诗句
  1、气暄动思心,柳青起春怀。——鲍照《三日诗》
  2、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隋杂曲歌辞《送别诗》
  3、幽幽桂叶落,驰道柳条长。折荣疑路远,用表莫相忘。——顾野王《芳树》
  4、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歌》
  5、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落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6、杨柳成歌曲,蒲桃学绣文。——北周庾信《奉和赵西东路春诗》
  7、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8、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
  9、三月江城柳絮飞,五年游客送人归。故将别泪和乡泪,今日阑干湿汝衣。
  10、桃含可怜紫,柳发断肠青。——梁简文帝萧纲《春日诗》
  11、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情人桥上别,更无消息到今朝。
  12、含露桃花开未飞,临风杨柳自依依。——隋炀帝杨广《四时歌·东宫春》
  13、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梁元帝萧绎《折杨柳》
  14、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隋朝无名氏《送别》
  15、曲成攀折处,唯有怨别离。——岑之敬《折杨柳》
  16、无令长相思,折断杨柳枝。
  17、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
  18、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
  19、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柳丝挽断肠牵断,彼此应无续得期。
  20、絮时依酒,梅花乍入衣。——梁元帝萧绎《和刘上黄春日诗》
  21、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2、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3、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2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25、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26、兰陵王·    作者:周邦彦【宋代】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 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 登临望故国。 谁识?
京华倦客? 长亭路,年来岁去,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 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 梨花榆火催寒食。 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 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 斜阳冉冉春无极。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 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