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岭的早晨教学反思(5篇材料)
第一篇:苗岭的早晨教学反思
苗岭的早晨教学反思
篇一:苗岭的早晨>教学反思
《苗岭的早晨》是一首小提琴曲,反映的是苗家人民欢乐>幸福的生活情景;描绘出一幅苗岭晨曦的秀丽>景。在听赏中我考虑到七年级的学生爱动,想象力丰富等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去欣赏感受、讨论、表现音乐,突出主题,重在欣赏。
先从导入新课说起,运用苗族特有的舞蹈“芦笙舞”引入主题,让学生们去欣赏去思考,这样的舞蹈属于哪个民族,学生们通过电视等媒介肯定或多或少的了解一些苗族的风俗、文化,让他们谈谈对苗族的了解。再有教师简单讲解,很自然的把同学们的思路引导“苗族”,一边引出课题《苗岭的早晨》。
导入课题以后,就趁热打铁,介绍乐曲作者,完整的欣赏乐曲,让同学们从整体上把握音
乐,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给乐曲划分段落。接着就分段聆听,在分段聆听的过程中,加以讨论、律动。最后,再一次欣赏全曲,让同学们再一次置身于美丽而神秘的大山中,融入美丽的劳动人民中去。
通过教学,感触颇深:
1、学生的思维发散,教师不要去刻意的指导学生的思维方向。
2、在欣赏过程中,教师的语言不能过多,以防打乱学生的思维。
3、教师的口头语不能太多。
篇二:苗岭的早晨教学反思
《苗岭的早晨》是一首小提琴曲,反映的是苗家人民欢乐幸福的生活情景;描绘出一幅苗岭晨曦的秀丽景。在听赏中我考虑到三年级的学生爱动,想象力丰富等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去欣赏、感受、讨论、表现音乐,突出主题,重在欣赏。
具体表现为:导入时我指导学生认识乐器的名称及听辨音。让学生先聆听音乐作品,初
步感受音乐的情绪特点。根据自己的经验,理解音乐,展开丰富的想象,之后同学们进行交流讨论,甚至绘画、编舞等形式进行表演,有学生竟然根据所听赏的音乐自己描绘了一段苗家山寨的>故事,扩展了丰富的想象力,虽与我要表现的意图有所出入,但学生所说的音乐形象都是通过认真听赏得来的。基于这一点,我总结经验:在欣赏教学中,重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要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感受和见解。引导学生敢于创新,敢于说“不”——不同意教师的理解,不同意课本的解释,老师要抛弃“惟师是从,惟书是从”的传统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赏识学生的大胆创新,学生定会给你一个惊喜。真正实现>音乐教学“自主、探究、合作”的生成过程,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挥。
篇三:苗岭的早晨教学反思
在听赏《苗岭的早晨》教学中,考虑到三年级的学生爱动,想象力丰富等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去欣赏、感受、讨论、表现音乐。突出主体,重在欣赏。
具体表现为:课始,不告之作品名称,作者情况等,让学生先聆听音乐作品,感受音乐特点、情绪,根据自己的经验,理解音乐,展开想象。之后同学间进行交流讨论,甚至绘画、编舞等形式进行表演。但在教学中,有一个学生竟然根据音乐讲出了一段发生在苗家
山寨的故事,从苗岭的早晨一直讲到苗岭人们白天的生活,他们的名俗等,这些虽与我要的表现意图有所出入,但学生所说的音乐形象﹑音乐背景都是通过认真聆听而得到的,具体、实在。课堂上,往往同学听得认真,而我也觉得很轻松,气氛活泼热烈。同时,也使学生有一种成功感。
总结经验:我觉得,在欣赏教学中,重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要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感受和见解,要引导学生勇敢地说“不” ——不同意教师的理解,不同意课本的解释。老师要抛弃那种“惟师是从、惟书是从”的传统教育思想,要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实现音乐教学的自主、探究、交流的生动过程,实现学生体验美感,丰富情感,促进想像力的过程。
第二篇:苗岭的早晨
课题:人民教育出版社《音乐》九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边寨飞歌
第3课时
学校:枣庄市第三十三中学 执教人:袁汝凤
课型:综合课 教学内容
1、欣赏《赶摆路上》《母女夜话》《苗岭的早晨》。
2、学吹竖笛。《赶摆路上》
3、音乐活动《快乐的罗梭》。
教材分析:
《赶摆路上》是大型合唱《云南风情》的第二乐章。采用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素材,加以离调、转调,节奏叠置、非常现代技法处理,十分生动地刻画了一傣家少女在赶摆(集市)路上兴高采烈的形象。
《赶摆路上》是朱践耳交响组曲《纳西一奇》的第三乐章。它以纳西族的口弦音乐为基本要素,表现纳西族人民的几个生活场景,反映出他们勤劳、勇敢、坚毅的民族性格。
《苗岭的早晨》原是一首口笛曲,后被改编成小提琴曲。乐曲开始采用了富有苗族音乐特的“飞歌”旋律,仿佛把人带进了山峦起伏的苗家山寨。
《瑶族舞曲》 是一首管弦乐曲,以瑶族民间音乐为素材创作而成的,生动地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热烈场面。《快乐的罗梭》是根据彝族民间舞曲音乐改编的弹拨乐合奏曲。是一首富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乐曲,曲调简朴、短小精悍,旋律优美、流畅。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教学准备
1、钢琴、录音机、磁带、CD机(盘)。
2、三角铁、碰铃等打击乐器。
3、琵琶、阮、月琴等民族乐器的图片等。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赶摆路上》《母女夜话》《苗岭的早晨》,将少数民族迷人的风情展现在学生面前。
2、学会用竖笛演奏《瑶族舞曲》,体会它与管弦乐《瑶族舞曲》的不同之处。
3、通过音乐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豪爽性格。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
教学过程
一、欣赏《赶摆路上》
1、播放录音,请学生谈谈歌曲描绘了什么场景。
2、再听录音,引导学生聆听三个声部的不同旋律,感受其和谐的效果。
3、请学生说一说歌曲的情绪、风格特点。
二、欣赏《母女夜话》
1、教师简介作者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2、播放录音,请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什么场景。教师补充。
3、教师介绍《母女夜话》的来源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
4、再听录音,引导学生分辨主奏乐器是哪两种?这两种乐器分别代表哪两种形象?
三、欣赏《苗岭的早晨》
1、聆听录音,请学生说出主奏乐器是什么和乐曲的主题思想。
2、再听录音,试着分析乐曲的调式、结构、情绪、风格。
四、学吹竖笛《瑶族舞曲》
1、播放管弦乐《瑶族舞曲》,使学生感受这首乐曲的基本情绪和主题旋律,熟悉曲调。
2、请学生谈谈这首乐曲描绘的场景。
3、教师讲解这首乐曲的创作意图、曲式结构。
4、学生练习吹奏主题旋律,注意旋律的流畅,老师可帮助克服技术难关。
5、请学生谈谈竖笛吹奏的《瑶族舞曲》和管弦乐《瑶族舞曲》有何不同?你更喜欢哪种?
6、让学生练习用三角铁、碰铃按×××|×××|的节奏型为乐曲伴奏,以此感受乐曲欢快而鲜明的节奏。
7、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用竖笛吹奏,一组用打击乐伴奏,然后互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