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淡”一“满”尽显个性——《墨梅》赏析
梅花,开放在万花凋零的严寒季节,她傲冰斗雪既有清肌玉骨的仙姿,又能先于众花报春,寒气愈重,其清香愈加芬芳。因此古人常把她作为坚强品格和高贵气节的象征。本课的墨梅,指只用水墨不用颜画成的梅花,看上去十分的高雅大方。本诗作者王冕是元末明初人,被称为“画梅圣手”。这是一首作者自己题咏自己所画梅花的诗作。诗中所描写的墨梅劲秀芬芳、卓然不。
古人写诗,注重炼字。诗中(亦指画中)的梅花生长在作者日日洗涤笔砚的池水边,那一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呈现出淡淡的墨痕。一、二两句运用白描手法写梅花的形态,一个“淡”字既道出画梅花的技法,又刻画出梅花朴素淡雅、傲立于严寒的风骨,令人耳目为之一新。
再看末句,诗人为什么特别爱画不着颜的淡墨梅花呢?原来他并不希罕那些庸俗的人们夸奖梅花的颜艳丽,只求保留那清新的香气充塞在天地之间。一个“满”字,不仅传神地写出了梅香的充盈激荡,而且使得诗人人格魅力的凸现与辐射分外的耀眼!这种不流于世俗、傲骨铮铮的气节正是作为诗人的王冕的志趣所在,这种不追求虚浮绮丽的外表而钟情于梅花精神的表现方法正是作为画家的王冕的巧夺天工之处。
“画梅须具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人们是这样称赞王冕的。现实中的王冕与他笔下的梅花一样,坚贞不屈、孤芳自赏。相传由于王冕的画画得特别的好。当地的县官和一个有权势的大财主慕他之名,几
次想见他都遭到了拒绝,最后,当县官亲自下乡见他时,他听到消息后赶紧躲了起来,又让县官吃了闭门羹。因而《墨梅》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在这首诗中,一“淡”一“满”尽显个性,一方面,墨梅的丰姿与诗人傲岸的形象跃然纸上;另一方面令人觉得翰墨之香与梅花的清香仿佛扑面而来!从而使“诗格”、“画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古诗讲解
□ 刘德铿
我家洗砚池边(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释题):
墨梅,即用水墨画出来的梅花。但据《种树书·种梅》所载:“苦楝树上接梅花,则成墨梅”。本诗所咏可能是这种墨梅。《墨梅》选自王冕的《竹斋诗集》。
(作者介绍):
王冕(1287—1359)或(1335—1407),字元章,号梅花屋主,诸暨《今浙江省诸暨市》人。出身贫农家,白天牧牛,晚至佛寺长明灯下读书,常入学舍听诸生诵读。会稽人韩性听说王冕事迹,录为弟子,教其读书。考进士落第,归隐九里山,卖画为生。擅画墨梅,或用胭脂作没骨梅,亦工竹石。他的诗多描写隐逸生活,也有部分作品反映民生疾苦,语言质朴,不拘常格,著有《竹斋集》。
王冕墨梅(句解):
我家洗砚池边树:我家洗砚池旁边的一株墨梅树。
我家:自己的家里。
洗砚池:洗墨面包的池。砚:粤语读“现”。磨墨用的工具。
边:旁边。
树:指墨梅。
朵朵花开淡墨痕:开的每一朵花都有素淡的墨汁痕迹。
朵朵花开:开的一朵朵花。朵:植物的花或苞。
淡:稀薄,不浓。
墨痕:墨汁的痕迹。
墨:粤语读“麦”。写字绘画用的墨颜料。
痕:痕迹,泛指斑迹。痕:粤语读“恨”。
不要人夸颜好:不要别人夸赞颜美艳。
不要:不要求。人:别人。夸:夸赞,称赞,欣赏。夸:粤语读“跨”。
颜:颜料的泽。颜:粤语读“雁”。
好:指艳丽、鲜艳。
只留清气满乾坤:只求清香之气充满人间。
只留:只要留存。
清气:清香之气,清正之气。
满:充满。
乾坤:天地之间。象征天地、阴阳等。
乾:粤语读“虔”。八卦之一,代表天。旧时称“男性的”做“乾”。
坤:八卦之一,代表地。旧时指“女性的”做“坤”。
(译诗):
我家洗砚池边的一株墨梅树,开的每一朵花都有素淡的墨汁痕迹。
它不要别人夸赞自己的颜鲜艳,只求自己的清香之气长留人间。
(主题):
诗人以墨梅自比,抒发了“长留清香,不求虚荣”的高贵品质和情
操。
(技巧):
(一)自比的写法。诗人以墨梅自比,写了墨梅,映衬了自己。这是写作上的一种十分高明的写法,值得学习。
(二)对照的写法。诗的三、四句用“不要”与“只留”强烈对照的手法,突出了墨梅志行高洁、不慕虚荣的人格。
(三)全诗语言浅显通俗,语意双关,巧妙地抒发了诗人自己洁身自爱,不愁落寞的情怀。
张庆主编关于《墨梅》一诗改动的答复
您发的帖子已拜读。关于新版五年级教科书《墨梅》一诗的文字改动,现作说明如下:
《墨梅》一诗,是一首题画诗。在其流传的过程中,由于经过多次抄写、翻刻,几个版本文字上出现了差异,即所谓“版本异文”。作为教材应选哪个版本呢?不用说应该选最权威的。
值得庆幸的是,王冕《墨梅图》的真迹仍然存世。(见附图)图上的题画诗是王冕自己的笔迹,应认为是最权威的版本,所以我们的教材据此作了修改。
不少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看法:作为梅花的量词应当是“朵”,怎么
可以用“个”呢?
“个”,古代写作“箇”。《说文》:“箇,竹枚也,从竹,固声。”竹枚是古人用于计算的工具,是许多长条形的竹片儿。后引申为物量词。最初只是用于计算竹子的单位,唐代以后,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如“两箇黄鹂鸣翠柳”,是用于计算鸟类。在这首诗中,则是用于计算花朵。那时的语言习惯就是如此,是不可以以今律古的。
改成“只流清气满乾坤”,是不是就“不可思议”了呢?不然。这儿的“流”是流溢的意思,是说梅花可贵的清气流溢人间。我们今天不是还常常说“百花竞艳,芳香流溢”吗?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辑部张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