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滇剧作文。
情怀依依的滇剧。为什么在昆明席子营小剧场我泪水盈眼,为什么心理被剧情牵着颤颤感动?因为滇剧真,滇剧善,滇剧美。不由得想起昆明的斗南,它是是滇剧发芽的地方。据资料载,斗南是历史上著名的“戏窝子”,早在清朝咸丰年间就成立了“戏学社’专唱滇剧。由此可知滇剧花开遍布云南。
仔细想滇剧这样鲜活,是否因其它在红土地被大自然披挂着艳艳的红,没出生就营养富足,在其遗传基因里有丝弦、胡琴、襄阳三大声腔,加之丰富的板式调式和杂腔小调,不仅如此它还从云南各民族文化艺术中吸取养分,然后成长自己。 
历史长河翻滚东流,那是在明初洪武十四年(1381年),一脸严肃的朱元璋,派傅友德、兰玉、沐英率军在尘土飞沙中三十万大军入滇。随后,夫妻相互搀扶,母亲抱着儿女大批移民多次投奔到云南,他们带来了江南的戏曲声腔和时尚的曲调。 
明人魏良辅在《南词引正》中说:“腔有数种,纷纭不类,各方风气所限,有昆山、海外、余姚、杭州、弋阳、自徽洲、江西、福建俱作弋阳腔。永乐间,云贵二省皆作之,会唱者颇入
耳。据一位滇剧老艺人说,秦腔是甘肃、陕西一带的曲调,滇剧的三大声腔中的“丝弦”源出于秦腔。楚腔,现称汉剧。历史又翻到明清这一页,湖北本来是唱高腔,是西秦腔传到汉水流域后结合楚声衍变而来。滇剧中的襄阳调是这样来的。 
有资料载滇剧演出方式有:每逢庙会搭高台演滇戏,在会馆或在农村草台四周围草席演出,为官府或富豪之家的喜庆、祝寿、宴客等唱堂会,在城镇在农村,在茶馆打围鼓清唱。滇戏富贵,滇戏朴实。滇剧在城市剧院的舞台,在深山、在乡下都能展示自己的风采。达官贵人,平民百姓都爱滇剧。特别是每年春节后至农历三月农闲时,几乎村村都要轮流唱戏,开戏之前都要提前请戏师傅到村中教戏。因为滇剧完全以演员为中心,没有导演,如需拍新戏由讲戏师统一指导。只有少数剧目如1949年演出的《征夫恨》等有过导演。不同曲目的滇剧震撼着,感染着乡村百姓对幸福的珍惜,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樊梨花》、《杨家将》、《穆桂英》等历史剧目就这样得以保留下来。
庙会作文 人们为什么如此喜欢滇剧呢?也许是在其生命的沧桑里,它沉淀出让人记在心里不忘的许多剧目。《牛皋扯旨》《闯宫》《送京娘》等等。用书面语言表述,滇剧通过具有丰富生活内容的动作,表现出人物矛盾的过程,体现角的思想感情。语言生动,通俗流畅,具
有地方民间歌谣的风格因而打动人心。据1962年的一个初步统计,传统剧本有1600多本。滇剧时时不忘讴歌真善美,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上卓越无尽。
滇剧爱国,滇剧是有情怀的剧。在1884年中法战争,帝国主义列强将魔爪伸向云南,全省人们情激昂,护路、护矿,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逢勃开展。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得到了云南百姓的积极响应,这时的滇剧成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舆论工具。 
在抗战硝烟滚滚里,滇剧演员组织起来义演。《弦高救国》《临江会》《卧薪尝胆》《大报仇》等。在炮声隆隆的1941年1月29日,日军28架飞机,先后四次炸昆明,不怕死,死不拍的滇剧演员在滇西、滇南、下关、保山高声唱戏,大声呐喊宣传抗日。滇剧成为一种唤起民众共同赶走侵略者的一种坚强凝聚的中国力量。 
滇剧兴盛是因有深厚的众基础,曾经西南联大的刘文典、钱穆、梅一奇等文化人非常喜欢滇剧,陶孟起教授因为喜好滇剧而娶滇剧票友为妻成为佳话。曾经美国百代等唱片公司也为滇剧灌了很多唱片。 
新中国成立后,滇剧也迈着巨人般的步伐,一直为祖国的繁荣高歌美好的兴盛的中华。上
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是滇剧发展的最高峰,据有关资料载,云南省有专业滇剧院团30多个,它在所有的州市都开花,城市乡村的民间剧团数不胜数活跃在乡村舞台上,百姓喜欢的有《瘦马御史》《牛皋扯旨》《京娘送兄》《关山碧血》等优秀剧目,云南的滇剧(演员)站在中国的大舞台,先后获得了 “梅花奖”、“白玉兰奖”、 “曹禺戏剧奖”等国内顶级奖项。滇剧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