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力学性能  应力应变关系
 
分别从静力学、几何学观点出发,建立了应力、应变的概念以及满足平衡和变形协调等条件时的方程。仅用这些方程还不足以解决受力构件内各点的受力和变形程度,因为在推导这些方程时,没有考虑到应力与应变间内在的联系。实际上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有应力就有应变;有应变,就有应力(这里指等温情况)。应力与应变间的关系,完全由材料决定,反映了材料所固有的力学性质。不同的材料会反映出不同的应力应变关系。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应力应变关系要通过实验得到。
 
4.1  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基本实验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的变形和破坏方面的特性,称为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的力学性能通常都是通过实验来认识的,最基本的实验是材料的轴向拉伸和压缩实验。常温、静载下的轴向拉伸试验是材料力学中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试验。通过拉伸试验,可以较全面地测定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如弹性、塑性、强度、断裂等。这些性能指标对材料力学的分析计算、工程设计、选择材料和新材料开发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对建立复杂应力状态下材料的失效准则提供最基本的依据。由于有些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所表现的力学性能并不相同,因而必须通过另一基本实验,轴向压缩实验来了解材料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试验时首先要把待测试的材料加工成试件,试件的形状、加工精度和试验条件等都有具体的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规定。例如,国家标准GB6397-86《金属拉伸试验试样》中规定拉伸试件截面可采用圆形和矩形(见图4-1),并分别具有长短两种规格。圆截面长试件其工作段长度(也称标距),短试件l 0 = 5d 0(图4-1a);矩形截面长试件l0 = 11.3,短试件l 0 = 5.65A 0为横截面面积(图4-1b)。金属材料的压缩实验,一般采用短圆柱形试件,其高度为直径的1.5~3倍(图4-1c)。除此之外,还规定了试验条件、试验内容及方法等。
 
4.2  轴向拉伸和压缩实验
 
4.2.1  低碳钢的拉伸实验
    将试件装卡在材料试验机上进行常温、静载拉伸试验,直到把试件拉断,试验机的绘图装置会把试件所受的拉力F和试件的伸长量Dl之间的关系自动记录下来,绘出一条F - Dl
线,称为拉伸图。研究拉伸图,并测定材料力学性能的各项指标。
    1.低碳钢的拉伸图
    图4-2为低碳钢试件的拉伸图。由图可见,在拉伸试验过程中,低碳钢试件工作段的伸长量Dl与试件所受拉力F之间的关系,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阶段  试件受力以后,长度增加,产生变形,这时如将外力卸去,试件工作段的变形可以消失,恢复原状,变形为弹性变形,因此,称第阶段为弹性变形阶段。低碳钢试件在弹性变形阶段的大部分范围内,外力与变形之间成正比,拉伸图呈一直线。
    第阶段  弹性变形阶段以后,试件的伸长显著增加,但外力却滞留在很小的范围内上下波动。这时低碳钢似乎是失去了对变形的抵抗能力,外力不需增加,变形却继续增大,这种现象称为屈服或流动。因此,第阶段称为屈服阶段或流动阶段。屈服阶段中拉力波动的
最低值称为屈服载荷,用Fs表示。在屈服阶段中,试件的表面上呈现出与轴线大致成45°的条纹线,这种条纹线是因材料沿最大切应力面滑移而形成的,通常称为滑移线。
    第阶段  过了屈服阶段以后,继续增加变形,需要加大外力,试件对变形的抵抗能力又获得增强。因此,第阶段称为强化阶段。强化阶段中,力与变形之间不再成正比,呈现着非线性的关系。
超过弹性阶段以后,若将载荷卸去(简称卸载),则在卸载过程中,力与变形按线性规律减少,且其间的比例关系与弹性阶段基本相同。载荷全部卸除以后,试件所产生的变形一部分消失,而另一部分则残留下来,试件不能完全恢复原状。在屈服阶段,试件已经有了明显的塑性变形。因此,过了弹性阶段以后,拉伸图曲线上任一点处对应的变形,都包含着弹性变形Dle及塑性变形Dlp两部分(见图4-2)。
阶段  当拉力继续增大达某一确定数值时,可以看到,试件某处突然开始逐渐局部变细,形同细颈,称颈缩现象。颈缩出现以后,变形主要集中在细颈附近的局部区域。因此,第阶段称为局部变形阶段。局部变形阶段后期,颈缩处的横截面面积急剧减少,试件所能承受的拉力迅速降低,最后在颈缩处被拉断。若用d1l1分别表示断裂后颈缩处的
最小直径及断裂后试件工作段的长度,则d1l1与试件初始直径d 0及工作段初始长度l0相比,均有很大差别。颈缩出现前,试件所能承受的拉力最大值,称为最大载荷,用Fb表示。
    2.低碳钢拉伸时的力学性能
    低碳钢的拉伸图反映了试件的变形及破坏的情况,但还不能代表材料的力学性能。因为试件尺寸的不同,会使拉伸图在量的方面有所差异,为了定量地表示出材料的力学性能,将拉伸图纵、横坐标分别除以A0l0,所得图形称为应力 - 应变图(s-e图),s = F/A0(见第5章),e = Dl/l。图4-3为低碳钢的应力 – 应变图。由图可见,应力 – 应变图的曲线上有n个特殊点(如图中a、b、c、e等),当应力达到这些特殊点所对应的应力值时,图中的曲线就要从一种形态变到另一种形态。这些特殊点所对应的应力称为极限应力,材料拉伸时反映强度的一些力学性能,就是用这些极限应力来表示的。从应力 – 应变图上,还可以得出反映材料对弹性变形抵抗能力及反映材料塑性的力学性能。下面对拉伸时材料力学性能的主要指标逐一进行讨论。
    比例极限及弹性模量E  应力 – 应变曲线上o a段,按一般工程精度要求,可视为直线,在a点以下,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对应于a点的应力,称为比例极限,用E表示比例常数,则有
                                                                  (4-1)
这就是虎克定律,其中比例常数E表示产生单位应变时所需的应力,是反映材料对弹性变形抵抗能力的一个性能指标,称为抗拉弹性模量,简称弹性模量。不同材料,其比例极限和弹性模量E也不同。例如,低碳钢中的普通碳素钢A3,比例极限约200MPa,弹性模量约200GPa。
    弹性极限  是卸载后不产生塑性变形的最大应力,在图4-3中用b点所对应的应力表示。实际上低碳钢的弹性极限与比例极限十分接近,可以认为,对低碳钢来说,=
    屈服点  等于屈服载荷Fs除以试件的初始横截面面积A0,即
                                                                  (4-2)
    从图4-3可见,屈服阶段中曲线呈锯齿形,应力上下波动,锯齿形最高点所对应的应力称为上屈服点,最低点称为下屈服点。上屈服点不太稳定,常随试验状态(如加载速率)而改变。下屈服点比较稳定(如图4-3中的c点),通常把下屈服点所对应的应力作为材料的屈服点(参看GB228-76《金属拉力试验法》)。应力达屈服点时,材料将产生显著的塑性变形。
    强度极限或抗拉强度  图4-3中e点的应力等于试件拉断前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Fb除以试件初始横截面面积A 0,即
                                                                  (4-3)
当横截面上的应力达强度极限时,受拉杆件上将开始出现颈缩并随即发生断裂。
    屈服点和抗拉强度是衡量材料强度的两个重要指标。普通碳素钢A3的屈服点约为=220MPa,抗拉强度约为=420MPa。
    伸长率d  d为试件拉断后,工作段的残余伸长量DlR=l1-l0与标距长度l0的比值,通常用百分数表示,即
                                                        (4-4)
伸长率d表示试件在拉断以前,所能进行的塑性变形的程度,是衡量材料塑性的指标。标距长度对伸长率有影响,因此,对用5倍试件及10倍试件测得的伸长率分别加注解标5及10字样,即分别用d 5d 10表示,以示区别。普通碳素钢A3的伸长率可达d 5=27%以上,在钢材中是塑性相当好的材料。工程上通常把静载常温下伸长率大于5%的材料称为塑性材料,金属材料中低碳钢是典型的塑性材料。
    截面收缩率y  用试件初始横截面面积A0减去断裂后颈缩处的最小横截面面积A1,并除以A0力学性能所得商值的百分数表示,即
                                                       (4-5)
普通碳素钢A3的截面收缩率约为y = 55%。
3.冷作硬化现象
图4-4a表示低碳钢的拉伸图。设载荷从零开始逐渐增大,拉伸图曲线将沿Odef线变化直至f点发生断裂为止。前已述及,经过弹性阶段以后,若从某点(例如d点)开始卸载,则力与变形间的关系将沿与弹性阶段直线大体平行的dd²线回到d ²点。若卸载后从d ²点开始继续加载,曲线将首先大体沿d²d线回至d点,然后仍沿未经卸载的曲线def变化,直至f点发生断裂为止。
    可见在再次加载过程中,直到d点以前,试件变形是弹性的,过d点后才开始出现塑性变形。比较图4-4中a、b所示的两条曲线,说明在第二次加载时,材料的比例极限得到提高,而塑性变形和伸长率有所降低。在常温下,材料经加载到产生塑性变形后卸载,由于材料经历过强化,从而使其比例极限提高、塑性性能降低的现象称为冷作硬化。
    冷作硬化可以提高构件在弹性范围内所能承受的载荷,同时也降低了材料继续进行塑性变形的能力。一些弹性元件及操纵钢索等常利用冷作硬化现象进行预加工处理,以使其能承受较大的载荷而不产生残余变形。冷压成形时,希望材料具有较大塑性变形的能力。因此,常设法防止或消除冷作硬化对材料塑性的影响,例如,在工序间进行退火等。
4.2.2  铸铁的拉伸实验
    静载常温下伸长率小于5%的材料习惯上称为脆性材料。砖、石、玻璃、水泥、灰铸铁及某些高强度钢等都属于脆性材料。灰铸铁(简称铸铁)拉伸时,断裂后测得的伸长率尚不及1%,在金属材料中,是一种典型的脆性材料。图4-5为铸铁拉伸时的应力 – 应变图。由图可见,铸铁拉伸时,没有屈服阶段,也没有颈缩现象,反映强度的力学性能只能测得强度极限,而且拉伸时强度极限的值较低。铸铁的应力 – 应变图没有明显的直线段,通常在应力较小时,取图上的弦线近似地表示铸铁拉伸时的应力 – 应变关系,并按弦线的斜率近似地确定弹性模量E。由于铸铁的抗拉强度较差,一般不宜选做承受拉力的构件。抗拉强度差,这是脆性材料共同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