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与小说教案
【篇一:必修三第9课诗歌与小说教案】
  必修三  第9课《诗歌与小说》
【课标解读】
课标阐述: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
(1)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
(2)了解、诗,词、歌、赋等各种不同的知识内容和形式,知道和掌握一定数量的名家作品;
(3)拓宽文化视野,提高赏析和运用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过程方法
(1)通过教科书及教师提供的材料以及自己的日常积累,通过阅读,讨论,分析,评论了解各个不同时期的文学发展特。
(2)通过阅读,观察,练习,欣赏,表演,评论,创作等方式积极参与教学;通过独立思考或合作学习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合作学习和相互交流。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通过对文学家、诗人及其文学作品的分析,把学生带进文学艺术的殿堂,感受古人的呼吸,思想,情操。增强文化修养。
重点: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
难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的形成及其特点。如何揭示一定社会文学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
四、教学方法:文史联系比较、情景创设等。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课标,教师先讲解文化存在的基础. 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文化总有其特定的社会表情或者是时代标签。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经济、政治发展状况的反映。经济的发展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由经济决定的政治状况又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社会环境。
1、教师设问:有了人类就有人类的劳动、人类的情感,逐步就产生了表达人们劳动、生活和思想情感的文学。中国文化源源流长,文学更是辉煌灿烂。同学知道自古以来我国文学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2、 学生列举:先秦诗经、楚词,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
教师:欣赏一段诗经名句引入。出自哪里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水鸟应和声声唱,成双成河滩。美丽贤德的,正是我的好伴侣。)
★“设计小贴士”:用学生耳熟能详的诗句导入,比较贴题,更能吸引学生。
学生答1:《诗经》。
讲授新课:
一、先秦文学(诗经、楚辞)
1、《诗经》
1)感悟《诗经》
学生再列举熟悉的诗经句子。
(初生芦苇青又青,白露水凝结为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
(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你的衣领青又青,悠悠思君伤我心。)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轻轻飘动。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粉粉飘落。)
(它乡山上的宝石,同样可以雕刻成玉器。)
(人家送我一篮桃子,我便以李子相回报。)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2)解读《诗经》
学生:分析《诗经》的简单概况、特点和价值。
概况:《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孔子整理编定。
特点:四言为主,多用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现实感强(现实主义)
价值: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注意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五经之一)。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2、《离骚》
1)感悟楚辞
教师:欣赏《离骚》名句,谁人所作
帝高阳之苗裔兮 ,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 ,惟庚寅吾以降。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
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学生:简介屈原
教师补充(端午节的来历: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
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
2)解读楚辞
教师:分析《离骚》概况、特点和价值
概况:世界文化名人,我国古代的伟大诗人屈原所作。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利用民歌的形式,开创了诗歌新体裁──“楚辞”,又称“ ”。《离骚》是楚词代表作,抒情长诗。
雨霖铃教案 特点:楚言楚地(楚辞体);句子参差不齐;浪漫主义彩。
价值:是抒情长诗,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诗人把深厚真挚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融于作品中,表达了人民的热爱。
展示材料:
……从周初以来,楚国只有侵略别国别族的份儿,没有惧怕别国别族侵略的份儿。这种安全是黄河流域的诸夏国家所没有的,同时江汉流域的土壤肥美,水旱稀少,是时的人口密度比较低,楚人更有一直北方所仰慕不及的经济的安全。这两种安全使得楚人的生活充满了优游闲适的空气,和北方的严肃紧张的态度成为对照。……战国是楚人所作的《楚辞》也以委婉的音节,缠绵的情绪,缤纷的辞藻而别于朴素、质直、单调的《诗》三百篇。
——张荫麟《中国史纲》
学生思考:据材料提取作者对诗经、楚辞的特点描述,以及为何产生这样的差异? 原因:经济富足、军事安全。
教师小结:《诗经》、楚辞在我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们的影响已突破文学领域,渗透到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各个方面。清人赵翼《论诗》中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文学史上,人们常以“风”“骚”并举。“风”指《诗经》,“骚”指楚辞。 练习巩固
1、下列关于《诗经》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中国诗歌诞生的源头,也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b、它是整齐的四言体诗歌
c、它保存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诗歌,共305首
d、西周时贵族才能接受教育,所以《诗经》表现的是贵族而不是平民的情感
2、下列关于楚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楚辞产生于战国时期,由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的精华,用楚国方言创造的一种新体诗歌
b、楚辞与《诗经》不同,不是整齐的四言体,而是自由灵活的句式
c《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诗
d、楚辞专事铺陈辞藻、华丽文采,多是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之作。
三、汉赋
展示材料:
于是乎游戏懈怠,置酒乎颢天之台,张乐乎胶葛之  ,撞千石之钟……奏陶唐氏之舞,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倡,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 ……所以娱耳目乐心意者,丽靡烂漫于前,靡曼美于后。
——司马相如《上林赋》
学生思考:以此赋为例,分析汉赋具有哪些特点,汉赋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除了这篇赋以外,你还知道哪些汉赋作家及其代表作?
表现出当时宏阔硕大的文化气度、豪迈勇进的时代精神,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来源:学_科_网]
佳作: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上林赋》,作品借“子虚”、“乌有”和“亡是公”)——补充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和子虚乌有成语的来源.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
二、唐宋元文学(诗、词、曲)
1、唐诗
1)感悟唐诗(略)
2)解读唐诗
教师:在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代,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最辉煌的时期当数——唐朝。其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教师可作如下归纳:
(1)国家的统一和国力的强盛,为诗歌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2)南北、中外的文化交流也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3)开明兼容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以诗取士”,不仅使文人思想开放、活跃,也直接刺激了诗歌创作的迅猛发展。
★“设计小贴士”:在此,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一定社会的文化和经济、政治的内在联系,逐步培养他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成就:按时间分:初唐、盛唐、中晚唐;按风格内容分:边塞诗、田园诗、
浪漫诗、现实诗
初唐:王勃、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盛唐: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李白(“诗仙”)、杜甫(“诗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