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阅读欣赏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相关背景: 
  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乾元二年九月,叛军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 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这首诗就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安史之乱
    是唐代于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发生的一场政治叛乱,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造成唐代藩镇割据。由于发起叛唐者乃是安禄山史思明二人为主,故事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安史之乱历时七年零三个月,虽然乱事最终得以平定,可是很多后世史家均认为安史之乱不但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而且对中国后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均产生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司马光《资治通鉴》:“(安史之乱爆发之后)由是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百余年。”
词句注释
1.舍弟:家弟。舍,用于对别人称呼自己的辈份低的或同辈年纪小的亲属。杜甫有四弟:杜颍、杜观、杜丰、杜占。
2.戍鼓:戍楼上用以报时或告警的鼓声。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3.边秋:一作“秋边”,秋天边远的地方,此指秦州。一雁:孤雁。古人以雁行比喻兄弟,一雨霖铃教案
雁,比喻兄弟分散。
4.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5.无家:杜甫在洛阳附近的老宅已毁于安史之乱。
6.长:一直,老是。不达:收不到。
7.  况乃:何况是。未休兵:此时叛将史思明正与唐将李光弼激战。
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感知内容和情感。
          2.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语言。
3.感悟杜甫的圣人情怀。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歌的语言。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点拨追问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个巨人。他,生活于唐朝由盛到衰的重大转折时期;他的诗歌取材于丰富的社会生活,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被后人称为“诗史”;他才华横溢,仕途不顺,但总是心怀天下江山黎民,被后人尊为“诗圣”。
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板书:杜甫)
对,他就是杜甫。杜甫一生写下了3000多首诗,其中流传下来的有一千四
百多首诗。同学们从小学到初中,我们也读过不少,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吧。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哇,真是还太多、太多了,同学们的记忆力真好,杜甫的情感世界也是如此的丰富多彩,难怪梁启超先生称杜甫为情圣啊。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杜甫月夜忆舍弟》,看看在这首诗中杜甫想要诉说什么样的情怀。
        出示题目,生齐读文题。
        明确 :  舍,读第四声,谦辞,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的辈份低的或同辈年纪小的亲属。舍弟,即自己的弟弟。
问:你从题目中获得了有关这首诗的哪些信息?(时间,事情,忆是思念的意思,月夜忆舍弟,可见杜甫兄弟情深。)
这首诗是什么情况下写的呢?请一位同学读背景材料。
二、诵读文本,读准字音、节奏:
1.听录音,生自由朗读。
2.指名朗读。
正音:军队防守卫~。~边。~守。
    3.再读,要求读准诗句中每一个字音,读得字正腔圆。
    4.三读,要求读顺诗句,读出五言的音律节奏,读得有板有眼。
        指名读,并互相品评。
三、品读文本,理解文意,悟出情感。
      1.诗文都是作者传情达意的载体,诵读时不仅要读准其字音、停顿、韵律,还要以声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对照注解,弄明白每一句的大体意思。有问题的地方我们可以一起商量解决哦。
      注意:古诗词与文言文有相通的地方,在理解句子意思注意要全面、该补的补、该调的调。
学生讨论,教师在行间走动,适时参与或点拨。
指名逐联说意思。(颔联、颈联、尾联)
首联:戍鼓雁声,写出所闻。1.戍鼓响起,即“断人行”,一个“断”字说明什么?换成“稀”呢?
2.雁,在古诗词中往往寄予什么情感?一雁,意味着什么?换成“数雁”如何?
3.一个“戍”一个“边”暗示了诗人所在的地点----离家很远,又接近战场。一个“秋”则点明季节----萧瑟凄凉的秋天。
作者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颔联:“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但又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这很好理解,同学们还记得鲁迅《社戏》中的那锅豆子吗?令“念念不忘”果真是豆吗?不,是共吃豆子的那段美好回忆,那段难忘的童年友情。
  所以,这里作者如此扫拗地认为故乡月最明,恐怕也是因为记忆中的故乡月下有不少美好的记忆吧。作者留恋的不仅仅是这月,更是从前和弟弟们一起在故乡美好和平的生活吧。
        这样,也便点了题。
           
两联信手挥写月夜见闻,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望明月,渲染感伤凄凉的氛围,感物伤怀,字字忆弟,句句有情。
(生齐读这两联)
这两联画面感特别强烈,尤其是颔联,已经成为千古传颂的佳句。请同学们以你的文字做彩和线条,把这两联的画面展现出来。男女生可以PK哦。
学生动笔,然后交流,师生共同点评。
颈联:“有弟”却“皆分散”,这比“无弟”更令人伤心;“无家”只因战乱而使然,甚至连生死都未可知,这不同于“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牵挂,那是一种时时提心吊胆的牵肠挂肚,更加让人揪心。
尾联: “书”指书信。“长”可否换成“常”?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用兵则意味着发生了战争,兵未休,则说明战争仍在持续,到底哪
一天能结束并不可知。战争一日不停,家人就一日不得相聚,家书就更难到达,人民的苦难就不会停止。正如《春望》中说的那样“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啊。
这两联,叙写兄弟家人的生死分离的苦痛和时刻牵挂担忧的愁绪,对生死未知的茫然,对战争的控诉。
(生齐读后两联)
同学们,一场战乱,只是杜甫兄弟亲人离散吗?不,还有天下许多无辜的百姓。何以见得?请看这“未休兵”三字,揭开了兄弟分离、老屋被毁的现象的根源。
安史之乱这一场试卷全国的浩劫中。山河破碎如风絮,人民流离似浮萍。这些,怎么不让人思,不让人愁,不让人忧?!所以,诗人疲累的身心中所装不仅有兄弟家人的安危,更有国家人民的苦难。他不仅思亲,更有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对黎民百姓的同情。
                              思亲 
(完善板书:    杜甫    忆                        )
                                  忧国忧民
 
这是一种多么崇高多么博大的胸怀。让我们一起怀着对这种精神的景仰,深情地再读这首诗。
四.拓展提升:品读杜诗,触摸圣人灵魂
    其实杜甫有不少诗中都有这种忧国忧民情怀的流露。你还能列举一些?
    老师也查了一些。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