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分析儒学复兴的原因,概括程朱理学的内容,理解程朱理学的影响。
2.认识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3.掌握两宋时期的科技发展对中国乃至世界的贡献,培养创新能力。
4.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文字发展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影响。
教学重难点
1.两宋时期儒学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哪些新特点?儒学的新变化对中华民族文化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
2.两宋文化高度繁荣的原因是什么?有何特点?
课前准备
1.教师利用教科书及其他相关备课资料进行前期课前准备。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PPT展示《白鹿洞书苑》的图片,结合课本中导读部分进行新课导入
成书于元朝的《宋史》总结说:儒家思想的精髓“道”在孟子之后就失传了。经过宋朝道学学
者的努力,儒家的“道”方才“焕然而大明,秩然而各得其所”。这种说法是对宋朝儒学复兴的高度评价。图为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书院,因朱熹等在此讲学、辩论,成为理学传播的中心。
【新课讲授】
一、儒学的复兴
【教师活动】出示PPT
材料一:儒学的复兴,首先得力于统治者的需要、爱好和提倡。赵匡胤虽戎马一生,但在北宋王朝建立之后却远比刘邦聪明,深知可以马上得天下,但无法以马上治之。他不仅自己独喜观书,手不释卷,且严格要求臣下都要积极读书,以知治国之道。于是在北宋王朝的官僚队伍中,自始就形成一种重文轻武的风气。宋太祖 " 杯酒释兵权 " ,宰相赵普号称以 " 半部《论语》治天下 " ,以及宋初确立以文官知州事的制度等,都是这种风气的必然反映。
材料二:据此可知宋初儒学复兴确以《春秋》经传之华为主。其中如孙复的《春秋尊王发
微》,明确宣布他的研究目的在于尊王,在于正君臣之分,明大一统之义,开宗明义地强调隐公 " 元年眷王正月 " 的基本主题就是 " 孔子之作《春秋》也,以天下无王而作也,非为隐公而作也。然则《春秋》之始于隐公者非他,以平王之所终也。 " 在他看来,《春秋》之所以书 " 王正月 " ,原因在于 " 夫欲治其末者,必先端其本;严其终者,必先正其始。元年书王,所以端本;正月,所以正始也。 " 这就是他所揭示的《春秋》尊王的微言大义。
【学生活动】结合材料和课本66页第一段思考:儒学复兴的背景。
1.儒学复兴运动的背景
(1)政治:重建伦理纲常秩序的需要。国家分裂,战乱和农民起义频繁,极大地冲击了伦理纲常秩序,促使人们重新认识儒家学说。
(2)经济:两宋时期商品经济繁荣,统治者迫切需要从思想上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3)文化
从三国到五代,以南释经书字向为主的儒家学说日益僵化,社会影响总体来说不及佛教和道教
从北宋中期起一批学者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
【教师活动】PPT展示史料。
材料: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为代袤的理学等诸多流派。……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徳理性和节操意识。
——杨迪《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
【教师活动】提问:儒学复兴的目的和口号?
【学生活动】结合材料和课本66页第一段思考:儒学复兴的目的和口号
2.目的
力图挖掘儒家经书的思想内涵,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希望充分发挥儒学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
3.口号
提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口号。
含义:出自张载的《横渠语录》,张载是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因此,这四句话被哲学家冯友兰称作“橫渠四句”。大意为:为社会构建精神价值观,赋予民众生命的意义,继承发扬先贤即持消失的学问,为万世开辟永久太平的基业。它表明士人的社会责任感提升。
4.代表:程朱理学
(1)理学的含义
【教师活动】PPT展示人物图片
【教师活动】解释理学的含义:
理学比较注重抽象思维,是一套包括宇宙观、人生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理论体系。它认为“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也称“天理”。人生的目标,应当是“存天理,灭人欲”,即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最终实现对“天理”的充分体验,从而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
【教师活动】PPT展示史料,引导学生理解理学内容。
材料一:天下之物,则必各有所以然之故,与其所当然之则,所谓理也。
——朱熹《四书或问大学或问》
宇宙观:认为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也称天理。是儒学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伦理道德和等级秩序。
材料二:朱熹说:“须知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灭的是“人欲”,又叫“物欲”。
人生观:认为人生的目标应当是“存天理,灭人欲”,即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最终实现对“天理”的充分体验,从而达到“圣人”的精神境界。
材料三: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遍信奉佛教禅宗思想,朱熹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认识论和方法论:格物致知。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理学带有客观唯心主义倾向。
2)代表人物
【教师活动】PPT展示二程兄弟的照片及史料,引导学生理解二人的思想理论。
雨霖铃教案
材料:问:天道如何?曰:只是理。理便是天道也。且如说“皇天震怒”,终不是有人在上震怒,只是理如此。
——程颐、程颢:《河南程氏遗书》卷22上
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理。
——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9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5
二程理论
强调“理”就是“天道”,具有本体地位;强调“理”无处不在,自然界和社会伦理关系都蕴含着“理”;将伦理纲常提高到本位地位,使其成为理学的重要内容,为统治者提供了哲学论据。
【教师活动】PPT展示朱熹的照片及史料,引导学生理解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材料: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应当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
朱熹把《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加以具体化、通俗化,上自国家的皇帝,下至各个家庭的百姓,都纳入一套周密的社会秩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