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2)掌握文章中对比、衬托、排比、博喻、调动读者感官等修辞方法。
2、能力目标
1)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品味精妙语言,提高语言分析能力。
2)掌握写景状物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2 引导学生推敲文中悲凉、伤感的情调的由来,从深层次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二、教学重点
体会散文寓情于景的写作特点。
三、教学难点
    掌握文章中对比、衬托、排比、博喻、调动读者感官等修辞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行为
教学内容
教学说明
一、引入、作家作品
10分钟)
我们在总结《荷塘月》这一课的时候,引用了一位作家的话“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请问,这位作家是谁?(郁达夫)
1、作家介绍
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省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1922年郁达夫日本留学归来,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曾在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任教。1930年参加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1945年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苏门答腊,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授予他“革命烈士”称号。
郁达夫一生为新文学的发展和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郁达夫一生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他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大多带有感伤彩。
代表作品: 
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
中篇小说:《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出奔》
散文:《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
2、写作背景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索居的寂寞。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二、生词
15分钟)
选词填空
驯鸽、混混沌沌、潭柘寺、颓废、落寞、秋士、廿、椽、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
1、茫茫的东海和迷蒙的夜空连成一片,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天,混混沌沌。(模糊隐约的样子)
2、东宇西房数十。(古代房屋间数的代称)
3旧户闲花草, 驯鸽傍檐隙。
4骨肉团聚,不至落寞。(冷落、寂寞)
5仍然不知稼穑艰难,混混沌沌地过日子。(形容人幼稚糊涂)
6、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7、古老的城墙早已颓废剥落。(坍塌荒废)
8、与“春江水暖鸭先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以小明大)
9、失去了理想,他从此便一天天颓废下去。(意志消沉,精神萎靡)
10、古人有春女秋士的说法,就是说春天的时候,女孩子往往会看到落花而感到红颜易老,时光飞逝;秋天的时候,男孩子会觉得繁华落尽,满目萧瑟,有些英雄末路的伤感。(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
11、廿的意思是二十;卅的意思是三十。
发学案,分组讨论
三、整体感知雨霖铃教案
15分钟)
1、文章结构
①(1~2)总写对北国之秋,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②(3~12)分写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部分描写古都纷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
③(13~14)总括全文,强调南国之秋不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眷恋。
2、解题:故都指哪儿?(北平)
结合诗句“落日故人情”、“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体会标题的含义。这个标题表明文章中所描写的秋是故都北京特有的景。“故都”一词带有浓厚的人文彩,充分表现了作者对北京的深深的眷恋之情。
3 故都的秋,在作者眼中有什么样的特点?用原文语句回答。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文眼)
4、文中哪些话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爱?
第一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5、文中集中描写故都秋景特点的是在哪些段落?这些段落中写了哪些主要的景?
主要集中在311自然段
第3段主要写了小院,第4段主要写了槐树,第5段主要写了秋蝉,第6——10段主要写了秋雨,第11段主要写了果树。概括出来就是五幅画面:
3)秋晨院景
4)秋槐落蕊
5)秋蝉残鸣
6-8)秋雨话凉
9)秋果胜景
在黑板上记下学生的答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行为
教学说明
3
秋晨院景
10分钟)
1、作者在这一段写了哪些彩?这些彩主要是冷还是暖?
1)碧绿的天、青天、牵牛花的蓝朵、秋草(黄)
2)冷
2、面对这么多的冷,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你心里会产生
什么样的感受?这些冷反映了故都的秋哪方面的特点?
1)冷清。
2)课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
3、哪些景物写出了故都的秋“静、悲凉”的特点?
静: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悲凉:破屋、破壁、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牵牛花的蓝朵、疏落的
秋草
4、“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是什么写作手法?
这是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反衬了故都的静。比如钟,在白天,你根本听不到它的走动声,但在晚上,夜深人静时,你便能听到清楚的滴答声,这就是以动衬静。
5、作者为什么不写火辣辣的香山红叶或游人如织的颐和园,而挑选了几种清、静、悲凉的景物来写呢?
作者当时的心情:苦闷、落寞、悲凉。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4
秋槐落蕊
5分钟)
1、作者如何通过景物描写写出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
清:气味也没有、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
静: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
悲凉: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2、作者是如何调动起读者的感官来体味秋的味,秋的,秋的意境与姿态的?
视觉: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
听觉: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
嗅觉:气味也没有
触觉: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3、揣摩作者心境
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
5
秋蝉残声
5分钟)
1、作者如何通过秋蝉写出了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
静:秋蝉衰弱的残声,以动写静
悲凉:柳永《雨霖铃》中的起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品味秋蝉的象征意义:在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蝉多是哀怨、忧伤、忧愁的象征。
“衰弱”突出蝉声之小,而着一“残”字,则让萧瑟的气氛笼罩着故都,让人顿生悲凉之感。文章所渲染的那种冷清,寂寞的氛围也就不言而喻了。这里用反衬的手法,以有声写无声,以动写静,写出了故都秋的静和悲凉的特点。
68
秋雨话凉
8分钟)
1、这一段的描写对象是谁?(秋雨、都市闲人)
2、作者如何通过对秋雨和都市闲人的描写写出故都的秋“清、静、
悲凉”的特点?
1)秋雨
清: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了西去
静: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以动衬静)
悲凉:灰沉沉的天空
2)都市闲人
清:
静:缓慢悠闲的声调(给人幽静的感觉)
悲凉:微叹、一层秋雨一层凉
3、作者是如何调动起读者的感官来体味秋的味,秋的,秋的意境与姿态的?
视觉:灰沉沉、天又晴了
触觉:忽而来一阵凉风
听觉:“天可真凉了”
4、在北国秋雨图中,作者特意加入了雨中“都市闲人”的对话,其用意何在?
这里写的不是上流社会或文化人士,而是平民,即“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为什么让他们作为故都人的代表?可能是他们的形象更有地方特点,而且作者觉得与他们更亲近,表现了作者的平民意识,似乎也能读出作者很希望能像“都市闲人”那样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9
秋果胜景
2分钟)
1、 作者如何通过对秋果的描写写出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
点?
悲凉:淡绿微黄的颜、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
10
10分钟)
1、阅读第12段,这一段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从全文来看,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这一段采用议论,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
给学生时间读这一段
第三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