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并通过其作品初步了解其创作风格、主题。
2、了解个人的遭遇和创作的密切关系。
3、初步感知婉约派词的特点,能读出词的意境,能想景悟情。
(二)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词,理清思路,感受李清照婉约的词风。
2、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怀,体会李清照用语精美、浅俗、清新的艺术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李清照别样的愁情。
2、培养学生热爱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文化品味。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词人前后期作品中的别样“愁”情:
2、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意象的特定属性。
〔教学方式〕
对比阅读教学、探究学习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导入
(一)由学生背诵李清照的《如梦令》开始,回顾作者生平。
我们在初中时就学过李清照的词,能背出来吗?我们一起回忆(齐声背诵)这是李清照早期的一首词作,词风还是比较婉约清丽。但是到了后期她经历了国破、家亡、夫死、遇人不淑等不幸遭遇后,词风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二)知人论世(多媒体课件)
李清照出身于书香门第,良好宽松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她出落成为一个外美如花,内秀如兰的才女。十九岁嫁给宰相之子赵明诚,夫妻两人志趣相投,琴瑟和谐,经常一起踏雪寻梅,插花折柳,共同收集金石古玩、题诗作画,堪称神仙眷侣。
靖康之变后,北方沦陷,李清照夫妇辗转南下,后来,赵明诚病死,李孤苦伶仃,过着孤独悲苦的晚年生活。以其南渡为界,她后期的作品多写故土之思和身世之感,风格低回婉转,凄苦深沉。
本词是其后期名作之一,作品写于其丈夫死后,这时候,词人孤苦无依,晚景凄凉,作品诉说着哀愁,催人泪下。
二、文本解读。
(1)《声声慢》的词眼。
明确:
(2)为什么愁?
明确:背景介绍,了解词人满腹愁绪的原因。
(前期)李清照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李格飞师从苏轼,著名经史学家;母亲王氏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能诗能文;李清照从小耳濡目染,也聪明伶俐,善于音律,能诗作词。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士赵明诚为妻。两人情趣相投,赵还热衷与金石的研究,李还与其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夫妻感情笃厚,家庭美满幸福。
(后期)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1127年)北宋灭亡。从此,李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雨霖铃教案
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李一家被迫南迁避难,两年后(1129),其夫赵在去赴官的途中不幸染病身亡,流下李孤苦伶仃一个人,此后生活一直不如意,经历了珍藏多年的金石书画丢失事件、再婚离婚等不幸的遭遇。中晚年的李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和亡国之恨。李清照的词前期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后期的词一改其前期清新明快的词风而充满了哀婉凄凉,多写其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
用三个词语概况李清照的一生: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3)愁什么?
明确:
①公愁
②私愁
(4)怎样表现愁?
明确:①出直接抒情的句子:
2、词人在开头用七组叠词,有什么作用?
研读体会:
★运用叠词的效果:
四、赏鉴意象
(2)间接抒情——抓意象分析愁情
补充:意象: 融合了作者情感的物象。
①酒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问:为何说是“淡酒”?
关于酒的诗句。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柳永《雨霖铃》
得出结论:酒是
意象2:怎敌他晚来风急
关于秋风的诗句
风急天高猿啸哀. 杜甫《登高》
秋风秋雨愁煞人. 秋瑾
结论:秋风
意象3: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关于雁的诗句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
结论:过雁
问:为什么作者看到过雁会“正伤心”?
答:
意象4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关于黄花的诗句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结论:黄花
这两句
意象5梧桐、细雨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碧纱秋月,梧桐细雨,几回无寐。
——晏殊《憾庭秋》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长恨歌》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周紫芝《鹧鸪天》结论:
加之此句
⑤结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六、归纳鉴赏诗歌的方法
1、知人论世
2、诗眼,悟主旨
3、赏析诗中意象
4、赏析语言(叠词动词表示彩的词数词等)
七、课堂拓展
用刚才归纳的方法鉴赏以下几首诗词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1、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有人认为这首词绝妙的是末句,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