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翻译诗歌创作的影响
作者:王 蕾
来源:《电影评介》2009年第06
        [摘要]徐志摩是20世纪初杰出的诗人代表之一,他的诗歌广受好评,也受到学者们的青睐,但很少有人关注他的翻译活动。徐志摩译介外国诗歌对他文学创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西方诗人多样的诗风使徐志摩在翻译中体悟到诗理,体悟到语言美、音乐美对诗歌形式的重要性。从渊源学角度比较华兹华斯、济慈、勃朗宁夫妇、哈代等外国作家的作品与徐志摩作品的相似之处,不难发现志摩创作的西方之源。
        [关键词]徐志摩 翻译 创作
       
        一、引言
       
        徐志摩可谓是中国新诗坛上一颗闪烁的巨星。他不仅在五四新文学史上是新月社的巨擎、新月诗派的祭酒,在新月诗歌的创作上所发射的光芒,更是如日中天。久而不晦。他的诗歌形式优美,韵致妩媚,词藻华丽。这不仅取决于他先天的诗人的气质,更离不开他后天的文学修养。徐志摩对美有着敏锐的感觉,有着丰富的表现手段。他很会准确的捕捉瞬间感觉,捕捉和展示自然界的大趣和彩。加上徐志摩在剑桥游学时,博览书,广泛接触了西方人文主义哲学、政治和文学艺术,也建立了他的人生社会理想。他追随诗人华兹华斯、拜伦、雪莱、哈代、曼斯菲尔德,甚至托尔斯泰、泰戈尔,都是他膜拜的对象。徐志摩研究他们的诗,翻译他们的诗给中国读者。这些诗学经历,激活了他的诗歌创作灵感,提高了他的诗歌创作地位。要弄清20世纪初发生的徐志摩现象,必须从他与英国文学的血肉关系中寻求解释,必须到他的文学创作活动和翻译活动与西方文化的关系。
       
        二、浪漫主义情怀
       
        在徐志摩的诗集中,大部分的诗歌都离不开对自然的赞美。19世纪初,浪漫主义诗歌创作在英国开始流行。这种浪漫的诗风立刻诱发了徐志摩的激情创作,与他天性崇尚自然,热爱生活的本性一拍即合。因此这段时期,他的诗歌中往往浸透着华兹华斯的抒情的田园的风格。像华兹华斯的歌颂自然和谐一样,徐志摩也将自然的靓丽,恬静的情感写入自己的诗里。像《云游》、《康桥西野暮》等,与华氏喜爱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的主题完全一致。徐志摩写山,如《五老峰》;写水。如《再别康桥》,写花,如《残春》;写鸟,如《杜鹃》,华兹华斯讴歌田园生活,描述纯朴自然,喜爱山水花鸟,如《答谢自然的抒情赞美诗》、《水仙花》、《布谷鸟》、《露西》等。在谈华兹华斯的创作方而与徐志摩的特殊关系时,稍加留意就可以发现,徐志摩笔下的《朝雾里的小草花》几乎是华氏的《我们是七个》的翻版。两首诗都通过写景抒情,表达对贫民的同情和怜悯。徐志摩从华兹华斯的自然观、创作题材等的重要性中得到启发,认为诗的内容既要解释出自然和生活的诗意美。也要描写下层人民生活的不入诗的事物。因此,他借鉴了华氏的朴实的语言,和炙热的情感,写出了这岂是偶然,小玲珑的野花徐志摩情诗!你轻含着鲜露颗颗,怦动的,像是慕光明的花蛾。在黑暗里想念焰彩,晴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