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 曌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上半月)》 2021年第3期
丁 曌
丁曌,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
新月派诗人在新诗成熟和发展的过程中自觉进行艺术尝试,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诗歌个性、风格,而徐志摩正是贯穿新月派前后期的重镇。他的诗歌创作集个性化与创造性为一体,从意象创造到情绪情感的宣泄以及音律和谐,都带有“徐志摩式”的艺术风格,他的诗歌和散文作品也被广泛收录于中学教材与读本中,对于学生掌握现代新诗的艺术技巧和体味诗美大有裨益。教师在教学时往往侧重于对课文逐词逐句的翻译和解释,忽略了从整体上分析诗歌意象与诗人情感表达之间的联系。实际上,立足意象分析诗歌作品能够帮助学生感知诗人的心理活动和情感流向,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诗歌意象是反映诗人人格的一面镜子,徐志摩的爱情诗或直接袒露对情人的追求,或将自然唯美的意象与女性美联结在一起,都抒发了他对自然至诚爱情的向往。在意象与情感的互动中,徐志摩塑造了一系列典型的意象,通过各种意象传达个人情绪以及内心情感,其中意象载体与情绪情感交相呼应的艺术手法尤为引人注意。
本文意在通过分析徐志摩具体诗歌作品中的意象传达情感的方式,总结出在特定情感抒发过程中意象载体所发挥的作用及艺术。在诗歌教学中,结合诗人个人经历对意象进行集中分析十分重要。
对徐志摩爱情诗的研究历经多年,学者们各持己见,主要有两种诠释,一种是“披着恋爱的外衣”说,一种是“爱情追求的留痕”说。前者认为徐志摩诗中的爱情诗表面上是歌颂和吟咏爱情,实际上却是借着恋爱诗来传达他的政治理想和诉求;后者则强调抒写爱情是徐志摩一生的追求,这些爱情诗就是他个人爱情观的折射,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从爱情与人生的角度看,徐志摩的情爱纠葛既成就了他,又给他带来了终生的痛苦[1]。在徐志摩不胜枚举的诗歌中,爱情诗占绝大部分,因此“爱”“恋爱”这一类人文意象就时常出现,除了直接用这类意象坦露对爱情的追求外,他还善于将恋爱的情绪投注于其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意象载体之中,比如用一系列自然意象象征或轻盈、或坚韧的爱情。他眼中的爱情,如雪花般纯洁,又如火焰般炙热,不同时期的恋爱情绪几乎都倾注在各类意象之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