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将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学习骈散结合的句法,炼字炼句。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正确理解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宽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作特点。
2.正确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刻含义。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点燃热情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二者相互映衬,水美楼更佳。这水与楼到底美在何处,妙在何方,读完这篇传诵千古的名篇,你也许能明白一二。
二、走近范仲淹,了解范仲淹
学生交流所搜集到的有关资料,老师对此进行补充、归纳、整理为:
⒈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现在苏州吴中区)人,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死后谥文正,世称范文正公。两岁丧父,和母亲随继父(为小官吏)四处迁徙。26岁登进士第,因敢于直言强谏,屡遭贬斥,久不被重用。庆历元年(1041),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采取屯田固守策略,巩固边防,使西夏不敢进犯,当时边塞流行着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的话。庆历三年(1043),任参知政事,提出十项政治改革方
案,为守旧派所不容,遂外放任州、邓州、杭州、青州等地知州。他以六十四岁的人生,矢志不渝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政治主张,深受当世和后人称道。文章和诗词俱脱俗超凡,是其心志和情感的形象外化。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⒉作者轶事。
范仲淹生在徐州,两岁时丧父,幼时刻苦好学,借住长山醴泉寺僧房,勤奋攻读,“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每日仅煮一小锅粥,凝结后划为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咸菜或撒盐而食。这就是典故“断齑划粥”的由来。
天圣七年(1029年),刘太后垂帘听政,范仲淹冒死直谏,触怒太后,被贬河中府。明道二年(1033年),江淮及京东大灾,而皇室仍挥霍无度,范仲淹再次进谏,又第二次被外贬。
景祐三年(1036年),因吕夷简结党营私,范仲淹绘成百官图呈仁宗,仁宗不听忠言,又将范仲淹第三次降职贬至饶州(今江西鄱阳)。康定元年(1040年),西夏犯边,范仲淹受命守边数年,精练士兵,爱抚边民,西北局势转危为安。
三、朗读全文,读出情感
学情预估:通过书下注释,手中工具书,学生基本上能自主朗读课文。
教师应对方法:教师应作范读,提醒学生注意语气、停顿、重音,要指导学生读出美感。
⒈自由诵读,教师提示诵读要求。
1)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读得流畅。
2)处理好停顿、语速、语调。
这一环节主要目的是授之以法,提出要求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使学生心中有数。
⒉指名朗读,教师点评。
提示:(1)骈句的朗读,要注意节奏,一般四字句两字一顿,其余的按意义停顿。初步
引出骈句散句的解释,为下文理解文章写法埋下伏笔。
2)使学生在流畅朗读的基础上能读出语气变化,感受作者的感情状态,力争能声情
并茂。
⒊全班齐读,再次品味。
⒋教师范读,感染学生。或采用多媒体,使音画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
(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感,也使他们在听和读中初步了解感知文章大意,为下文译文打下基础。)
四、自主学习,疏通文意
学情估计:⒈运用工具书和书下注释,学生能初步译出大部分句子。
⒉能有比较简单的理解。
教师应对方法:师生合作,生生合作,通过讨论交流来共同攻克难关。
⒈借助工具书,书下注释自查、自通文意,不明白的地方作上记号。
⒉把自己认为重要的精彩的、应积累的词句圈点出来。
⒊提出疑问,教师板书在黑板上,并出示四种释疑方式。
1)求助工具书。
2)和同学讨论。
3)结合上下文内容进行推断。
4)求助老师。
明确:只要求学生疏通文意,正确理解就行,不要考证来源,更不必进行对号入座式的翻译。(设计这一环节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为下一步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活动打好基础。)
五、通读全文,自主、合作地解读文本
思考:
1.理清文章的结构与层次。
2.本文的写作原因是什么?
3.文章怎样把叙事、写景、抒情、议论揉合在一起?
4.岳阳楼的景是怎样的?
5. “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是什么?“古仁人”的情怀是什么?作者要阐述什么观点?
交流:教师在学生讨论时要适当加以点拨,并对学生回答加以提炼,补充:
明确:
⒈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①)记叙了重修岳阳楼之事以及作记的缘由。
第二部分(②③④)围绕“记”重点描写岳阳楼及周围的景。
第三部分(⑤)从“迁客骚人”引出进一步论说,正面阐明了作者的观点,抒发了作者
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
第四部分(⑥)点明了文章的写作时间。
⒉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属于作文以记之。
⒊由开篇的叙事带出写景,又由景生情,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最后又由情入议,点
明了全文主旨,文章环环相扣,层层着势,多种表达方式巧妙地融为一体。
⒋描绘出三幅景象:
①洞庭湖的雄伟壮阔之景(衔远山……气象万千)。
岳阳楼记范仲淹②霪雨霏霏,凄凉阴森的秋景(若夫霪雨霏霏……虎啸猿啼)。
③风光明媚,恬静愉快的春景(至若春和景明……渔歌互答)。
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由物而悲的心情,宠辱偕忘
“因物而喜”的心情。
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文言文的学习中来,减轻对文言文学习的畏难情绪,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运用集体的智慧来解决问题,充分地落实新课标的教育理念。)
第二课时
一、立足文本,交流对话
⒈学生与文本对话。
1)课文中哪些内容是写景、叙事、抒情和议论?
2)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而“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
3)文章中滕子京、作者都是迁客,他们二人和文中所提到的“迁客骚人”相同吗?
4)文章句子长短交错,错落有致,遣词造句精妙,骈散结合使句子抑扬变化富有
音乐美,请在文中出相关例句,进行品味。
5)“微斯人,吾谁与归”中“斯人”情怀探究。
6)这篇文章以“记”为由,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的胸襟和政治抱负,画出能揭
示此内容的语句。
明确:
1)第一段叙事交代了重修岳阳楼之事及写作缘由。第二段描写了洞庭湖的全景,用“然则”转入写“迁客骚人”,而后发问“用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引出下面二段文字。第三、四段这两个特定画面,都是先写景后抒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第五段是抒情和议论,抒发了作者的阔大情怀和政治抱负,是全文的中心所在。
2)说明了滕子京在逆境中“不以己悲”,仍奋发有为、治理政事,由此展现了他的阔大胸襟。
      3)滕子京和范仲淹都有阔大胸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一般地迁客骚人的以物
喜,以己悲不同。
4)①每段中叙事采用散句,写景用骈句,写洞庭湖一阴一晴的景象,采用的骈句最多,使文章语言凝练,骈散交错,节奏不断变化,读起来声调铿锵。②“衔远山,吞长江”中“衔、吞”使人产生有生命之感。把“远山、长江”和洞庭湖的关系写得活灵活现,成了一幅灵动的画面。③“浮光跃金”采用比喻,使文意生动。
5)斯人,即古仁人,其中包含着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
6)胸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政治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学生与学生对话。
1)如何理解“迁客骚人”因物而喜,因己而悲的情感?
2)你怎样看待范仲淹在文中提出的一种理想的忧乐观?
明确:
1)迁客骚人汇聚岳阳楼观赏洞庭湖景,由于各人境遇不同,心情当然也各有不同,观赏自然景物的感触也自然不同了,他们感情的悲喜与外物和个人遭遇密切相连。
2)范仲淹能提出这样的政治理想是难得可贵的。他的忧与喜跟个人的进退、荣辱都没有关系。他的悲喜和民生疾苦、国家命运相关联。在本文中,他假托古人的抱负,表明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心。他这样想也这样做。虽然忧君思想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但他的这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今天仍有积极意义。
(这两个话题的讨论,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独特的情感体验。要鼓励学生大胆地阐述自己的看法。)
⒊教师与作品对话。
作者写作时以“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出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先忧后乐、一心为民的政治抱负,由此可知,思想决定行为,一个高尚的行为取决于一颗高尚的灵魂,和一个崇高的信念。高尚的情操鼓舞人,清廉的行为感动人,范仲淹用自己的言行在人们心中塑造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二、品味感受,畅谈收获
⒈你最欣赏文中的哪一句,哪处描写,为什么?
⒉本诗中哪些内容值得你珍藏?(可以从文章内容、写作、情感等方面考虑,教师应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这一环节在于培养学生养成品读语言的习惯。)
三、流畅读文,深情点评
⒈按流畅、深情并茂的要求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朗读全文。
⒉走近范仲淹——他的形象从浩瀚的历史长河,鲜活地凸现了出来,你心目中范仲淹是个什么样的人?如果用一个比喻句,你会把他比喻成什么?
(这一环节可以激活思维的火花,迸发智慧的宝石。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启发,鲜活的感情就会喷薄而出,异彩纷呈。此时,情感的倾泻、个性的张扬、思维的碰撞形成了学生独特的价值判断。)
四、布置作业,巩固所学
⒈完成课后练习。
⒉背诵全文。
五、板书设计:
岳阳楼记
范仲淹
一、写作缘由      叙事         先  后
二、洞庭美景      写景    中心   天  天
三、萧然秋景      入情         下  下
明媚春景                 之  之
四、抒发胸襟      议论         忧  乐
展示抱负                 而  而
                           忧  乐
资料宝藏
1.关于岳阳楼
岳阳楼为岳阳城西门城楼。它屹立洞庭湖畔,枕巴山,瞰洞庭,一派虎踞龙盘之势。岳阳楼自古与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因三国时岳州曾设为建昌郡,故又有“三昌古楼”之称。
岳阳楼始见于何时?清以前修志皆谓“莫详其始”。清同治《巴陵县志》始据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巴丘“郡城乃鲁公(肃)所筑”之说,推测“岳阳楼或曰鲁肃阅军楼”。光绪《巴陵县志》从之。后人亦多采此说。但亦有研究者持异议。熊培庚《岳阳天下楼》云:“鲁肃系东
吴横江将军,驻守巴丘,自可能筑城楼。但所筑很可能为‘谯楼’。”周祈《名义考》云:“门上为高楼以望曰谯……古者为楼以望敌阵,兵列于其间,下为门,上为楼,或曰谯门,或曰谯楼也。”当时岳阳地当要冲,需筑谯楼以望水域敌船。且《三国志》载:孙权于“夏四月(赤乌三年)大赦,诏诸郡县治城郭,起谯楼,穿堑发渠,以备盗贼”。鲁肃屯守,正合此形势。故推测说鲁肃始修城楼(谯楼)可,而谓其修阅兵楼则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