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岳阳楼记》、范公偁《过庭录》、袁中道《游岳阳楼记》比较阅读及译文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庆历四年春,膝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其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毛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优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疾,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遗留)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文正)患无隙以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在谏敌人耳
(节选自范公偁《过庭录》)
【丙】游之日,风日清和,湖平于熨,时有小舫往来,如蝇头细字,着鹅溪练上。取酒共酌,意致闲淡,亭午风渐劲,湖水汩汩有声。千帆结阵而来,亦甚雄快。日暮,炮车云生,猛风大起,湖浪奔腾,雪山汹涌,震撼城郭。予时四望惨淡,投箸而起,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也。
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郁郁不得志,增城楼为岳阳楼。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子京曰:“直须凭栏大哭一番乃快!”范公“先忧后乐”之语,盖亦有为而发。
(节选自袁中道《游岳阳楼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含义。
①正(文正)患无隙以之了                         ②泫然不能自
③以庆帅左迁此地                                      成,宾僚请大合乐落之
2.请从句式角度选出没有倒装现象的一句(       )
A.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B.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疾。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微斯人,吾谁与归?
3.翻译【乙】段中的两句画线句。
①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
②其意盖在谏故人耳。
4.结合【乙】【丙】两文内容,分别说说滕子京和袁中道是不是范仲淹所说的那种“古仁人”,为什么?
【答案】
1.①规劝②停止③贬官(或:降职)④已经
2.B
3.①滕子京忽然写信给范仲淹,请他写《岳阳楼记》。
②他的意思大概是在规劝好友吧。
4.①滕子京不是“古仁人”,因为从[乙]段中可知,他贬谪巴陵之后“愤郁颇见辞”,可见是一个“以己悲”的人。
②袁中道也不是“古仁人”,从[丙]文第一段可知,他是一个因物而喜悲的人。
【解析】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推断词语的意思。①句意:文正担心没有机会规劝他了。“规”,规劝。
②句意:伤心流泪而且不能停止了。“已”,停止。
岳阳楼记范仲淹
③句意:从前滕子京因在庆州统领军队抗敌的事情被贬官到这里。“左迁”贬官。
④句意:等到完工,宾客同僚请典礼大乐庆祝落成。“既”,已经。
2.本题考查诗词中倒装手法的辨析和运用。倒装句有下面几种情况:宾语前置(宾语置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定语后置(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状语处在动词谓语之后)。
A.状语后置,应为“迁客骚人,多于此会”。
B.没有倒装现象。
C.定语后置,应为“居(于)高庙堂则忧其民”
D.宾语前置,应为“微斯人,吾与谁归”。
故选B。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
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注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书”,书信;“谏”,规劝;“故人”,老朋友。
点睛:翻译句子要把握的原则:1.语句通顺,成分完整。(注意翻译省略主语宾语时要补充完整,并添加括号。)2.落实字词,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方法是:吃透课内文言文,反复诵读,熟练掌握,再适当拓展。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分析其含义即可。由乙文“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的意思“从庆阳帅被贬到巴陵,他的悲愤郁闷之情常常表现在文章中和脸上”可知,滕子京是一个“以己悲”的人。
由丙文可以看出袁中道登岳阳楼时,随着景物的不同,亦或“雄快”,亦或“愀然以悲,泫然不能自已”,没能达到“不以物喜”的境界。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这两个人都不是范仲淹所说的那种“古仁人”。
甲文选自《范文正公集》                    作者:范仲淹          年代:北宋
乙文选自《过庭录》                           作者:范公偁          年代:南宋
丙文选自《游岳阳楼记》                    作者:袁中道          年代:明
参考译文:
(甲)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在洞庭湖上。洞庭湖包含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宽阔无边,清晨湖面上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阴暗,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这就是岳阳楼雄伟壮丽的景象。前人对这些景象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这样,那么这里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到潇水、湘江,被降职远调的人员和吟诗作赋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观赏这里的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
唉!我曾经探求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这是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作官的人为百姓担忧;不在
朝廷作官的人为君王担忧。这样在朝为官也担忧,在野为民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乙)滕子京很有才华,遭到许多人的嫉妒,从开始的庆阳帅被贬到巴陵,他的悲愤郁闷之情常常表现在文章中和脸上。范仲淹和他同龄,两人关系很好,也很爱惜他的才华,害怕以后他遭到迫害。但是滕子净很豪迈自负,很少听人劝。正在担心没有机会规劝他的时候,滕子京忽然写信给范仲淹,请他写一篇《岳阳楼记》。所以文中写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的意思大概就在于想规劝好友了。
(丙)我们出游的这一天,风和日丽,湖面像被熨烫过一样平坦。时常有小船来来往往,像蝇头小字,附着在白练似的溪流上。举酒同饮,意趣闲淡。中午时分,风渐渐大起来,湖水有汩汩的声音。很多船只排阵而来,景雄壮让人愉快。傍晚时分,状如炮车般的云升腾起来,狂风大作,湖面波浪奔腾,白的波浪如雪山汹涌起伏,震撼城郭。我这时环顾四周一片惨淡,放下筷子站立起来,忧惧悲伤,伤心流泪而且不能自制了。
从前滕子京因在庆州统领军队抗敌的事情被贬官到这里,因不得志而心情忧郁,扩大原有
城楼的规模而有了现在的岳阳楼。等到完工,宾客同僚请典礼大乐庆祝落成。滕子京说:“简直要扶着栏杆大哭一场才觉得痛快“范仲淹“先忧后乐“的话,是因为滕子京有作为而发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