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
  【篇一】
  知识目标1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2背诵两篇短文。
  能力目标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重点
  2;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难点情感目标学习古人的智慧,培养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第一课时《咏雪
  学习
  目标1朗读文言文,了解文言大意,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
  2讨论分析文中的两个比喻句,学习摹景状物的手法。
  3分析人物形象,概括其性格特征。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雪花是严寒的冬天,仁慈的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它是那样的纯洁、轻盈,你能拿什么比拟它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咏雪》,你和文中的两位才子比试比试如何呢?二
、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分类积累,疏通文意
  1自读课文,根据文意读准节奏。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读懂课文,理解重点词句。
  1重点字词解释
  ①内集家庭聚会②儿女子侄辈③俄而不久,一会儿。
  ④欣然高兴的样子。
  ⑤未若不如,比不上。
  ⑥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2重点句子翻译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
  翻译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翻译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③未若柳絮因风起
  翻译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的漫天飞舞。
  3.学生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教学备注】
  ‖学法指导‖
  文言文朗读停顿的两个原则
  1.结构原则即不要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断开,要保持词和短语的完整性。
  2.意义原则即根据语意停顿,把一句话分成几个意,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
  ‖教学提示‖
  本文篇幅不长,疏通不难,可以在串讲中明确重点文言字词,加深记忆。
  ☞目标导学二理解内容,体会写法
  1.文章开头一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涵盖事件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
  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
  2.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氛围。
  3.咏雪的过程中,文章特别记载了两个人的咏,即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对其中哪一个更欣赏?为什么?
  柳絮因风起更好,因为柳絮比盐更像雪。
  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意蕴强,有美感,这是撒盐空中所缺乏的。
  撒盐空中比喻了雪的颜。
  4.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谢太傅对两人的答案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
  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教学提示‖
  通过质疑,让学生感受谢家的浓厚的雅致氛围,体会作者精巧的构思。
  讨论交流解决难点。
  ☞目标导学三运用比喻,想象写作
  1.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举出几句咏雪的名句。
  鹅毛、蒲公英的孩子等。
  咏雪的名句有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
  白雪却嫌春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
  2.学生尝试运用比喻,想像写作英语中有26个字母,从这些大写字母中任选几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例句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
  是两个联结的心,是友谊。
  是未满的月牙儿,是缺憾
  学生展示自己的比喻……师生共点评!‖教学提示‖
  让学生积累咏雪名句,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提示‖
  此题意在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说的答案有可能五花八门,教师要多加鼓励,培养孩子的兴趣。
  【篇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
  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分析人物形象,获取情感体验课前准备
  【教学安排】两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学习《咏雪》
  一、导入学生课前三分钟朗读描写雪花的句子。
  二、诵读、复述、疏通、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
  一学生诵读,教师点拨优劣。
  二学生读注释,注意古今异义,了解作者,说出课文的大意。
  完成第一和第四题
  1、刘义庆公元403—公元444,字季伯,汉族,原籍南朝宋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学家,世居京口,南朝宋宗室,南朝宋文学家。
  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
  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之次子,其叔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袭封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
  后任江州刺史。
  刘义庆是刘宋武帝的堂侄,在诸王中颇为出,十分被看重。
  2、《咏雪》译文
  《咏雪》是一则千古佳话,表现了女才子谢道韫杰出的诗歌才华、对事物细致的观察和具有灵活想象力。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们谈论诗文。
  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
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那个女孩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三问题导学可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定
  1、文章开头一句话,短短十五字,交代了哪些内容?
  文章第一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第一句交代了咏雪的背景,短短的十五个字,涵盖的内容相当多。
  东晋的谢氏家族是个赫赫有名的诗礼簪缨之家,为首的是谢太傅即谢安。
  在这样的家族里,遇到雪天无法外出,才有讲论文义的雅兴。
  召集人兼主讲人自然是谢安,听众是儿女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全都说到了。
  2、.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营造了一种和睦、轻松、快乐、融洽的气氛。
  3.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儿女"的古意是子侄辈的年轻一代;今天的意思是儿子和女儿的合称,与父母的关系是被
生养关系。
  4.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魏晋时极为看重人的出身门第,对于高门大族,特别是王谢两家,最为高贵谢道韫既是谢家女,又嫁与王家为妻,自然更为高贵。
  5.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
  叔父出韵起题,侄子即为唱和,正见其才思敏捷也。
  平心而论,撒盐空中亦不失为一种比方,雪,以其粉白晶莹飘散而下,谢朗就近取譬,用撤盐空中拟之,虽不高明,也差可形容了。
  然而,聪颖的妹妹并不迷信兄长的才名。
  她觉得,以盐拟雪固然不错,但没有形容出雪花六瓣,随风飘舞,纷纷扬扬,无边无际的根本特征。
  于是,针对兄长的原句,她作了大胆的修正未若柳絮因风起。
  柳絮,作为春时景物,有似花非花,因风而起,飘忽无根,满天飞舞的特征。
  《柳花赋》曾形容扬零花而雪飞,或风回而游薄,或雾乱而飙零,野净秽而同降,物均而齐明。
  谢道韫将此来比拟北风吹起漫天飞雪,堪称契合无间。
  取柳絮可比其形言其大,点明当时的雪骤之景,而因风起更指出它随风飘舞,漫无边际的自然特点。
  由此较之,雪花柳絮,可谓是异迹而同趣了。
  如此再看撒盐空中的比方,则未免有局促见肘之诮了。
  这次联句,遂传为一时佳话,谢道韫从此也赢得了咏絮才的美名。
  后来南朝梁刘孝绰写过一首《对雪诗》,其中有桂华殊皎皎,柳絮亦霏霏。
  讵比咸池曲,飘飖千里飞。
  也许是受到谢道韫的启发。
  6、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
  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学生从不同角度回答,教师给予鼓励。
  对于咏雪的名句,让学生拓展思维。
  白雪却嫌春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
  四反复诵读课文,争取熟读。
  三、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各题中含《咏雪》的题目。
  2、笔头翻译全文,记住注解中的实词与虚词的意思。
  3、查古代儿童智慧故事一到两则。
  第二教时教学《陈太丘与友期行》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世说新语二则翻译译文  一、课前三分钟学生介绍古代儿童智慧故事。
  二、诵读课文,读出文章大意来。
  教师点评。
  三、导入先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再逐渐地引入课文
  1、诚信和礼貌是我们在生活中常提及的两个词,是否有同学能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你对它们的认识理解呢?
  2、总结学生发言,由此导入新课
  是的,几千年来人无信而不立、童叟无欺的故事不断地熏陶着我们。
  老祖宗们反复地告诫我们,诚于中必信于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得诚实无妄、信守诺言、言行一致,也就是我们必须讲诚信。
  当然在为人处世中,我们还得讲礼貌,因为这样更能使自己受到别人的尊重,为自己迎得别人的信任。
  还记得歌德曾说过的话吗?——一个人的礼貌是一面照出它的肖像的镜子。
  礼貌待人对于个人来讲是一个人内在美的体现,是社会交往的需要。
  接下来,我们就要学习一篇与信礼相关的文言文。
  四、口头表达活动那么,谁能讲讲这则小故事?讲故事,不是翻译教师进行评价
  五、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放录音或师范读。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师正音,辨形。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3遍,争取读熟。
  4、教师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并纠正阅读中出现的问题。
  六、疏通文意
  1、生译为主,师提示重点词、句。
  放幻灯片
  期古义约定、今义星期。
  不现写作否,表示不。
  引拉。
  过超过。
  顾回头看。
  委丢下、抛弃。
  2、〈1〉、小组成员结合课文注译进行翻译,并把不理解的词句勾画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
  必要时,教师精讲点拨。
  〈2〉、师生共同明确这则短文的重点词句,并识记。
  七、分组讨论质疑体会
  师预先准备,与学生的质疑相结合。
  〈1〉友人未到,陈太丘就独自走了。
  假如你是陈太丘,你会怎么做?
  可以选择陈太丘那样舍去,因为友人不守时,也可以选择再等等或打电话问明情况,表现你的态度。
  〈2〉哪些言行表现了陈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
  当父母问年仅七岁的元方尊君在下,元方不是简单的回答已去,而是详细地回答待君久不至,已去。
  当友人怒斥其父非人哉,与人其行,相委而去时。
  元方义正严辞地进行驳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这些都表现了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
  〈3〉友人渐,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你认为元方这样做是否失礼,为什么?如答失礼,理由可参考元方批评友人无理,自己更应做到有礼——友人已经认错,又是父亲的朋友,是长辈,即是有错,也应以礼待之。
  如答不失礼,理由可参考友人失约在先,是无信;友人骂元方之父,是无礼;对七岁的孩子不应求全责备
  〈4〉假如第二天陈太丘与友人见面,请设想一下,他们俩各自能说些什么?开放性试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做答,言之成理即可
  针对上述问题及质疑采用多形式解答问题1、2由小组内成员自行讨论解答问题3、4、5、师指导生解答。
  六、美文共赏活动拓展延伸
  下面短文,同出自《世说新语》。
  《陈太丘与友期行》进行比较阅读
  荀巨伯探友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
  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速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七、一文一诗活动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之习乎?——孔子让学生识记
  八、小结,比较两篇文章在内容上的异同
  《咏雪》描写了人物像,侧重表现了谢道韫的文采。
  都与孩子有关。
  《》主要描写了元方,侧重表现了元方的懂礼识仪,聪明刚正。
  九、布置作业
  课本剧表演活动课外小组成员根据《期行》的内容,适当分配角,自编台词,编排课本剧。
  目的深入体会文章主旨,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
  附板书设计
  陈太丘与友其行、期日中,过中不至,舍去守时
  期友人过中不至无信守时
  行对子骂父无礼守信
  元方怒斥友人,有理有据
  主题思想通过陈大丘与友期行的故事,说明了守时、守信、有礼的重要性。
  六、教师小结及作业的布置。
  作业复习记忆注释,完成练习。
  板书设计略,见课件【初一上册语文课件《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