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阅读《世说新语》二则复习试题(含答案)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6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中        寒雪内集    B.太丘舍      我以日始出时人近
C.则是无      做人不可言而无    D.骂父    孔不能决也
6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友期行      我寄愁心明月    B.相委世说新语二则翻译译文去      此不为远者小近者大乎
C.是无信      及日中如盘盂    D.下车引      日月
64.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题目虽然是《陈太丘与友期行》,但是重点人物却是元方,开头交代陈太丘与友期行的情况只是为故事的发展做铺垫。
B.《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元方懂得“信”和“礼”的重要,就是“方正”的体现。
C.在元方一番有理有据的反驳后,友人“惭”且“下车引之”,表现出了较为诚恳的态度,可见友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D.本文主要通过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一个聪明而明智的孩童和一个失信失礼而惭愧的客人的形象。
65.请把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②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答案】
62.C
63.C
64.D
65.(1)你跟别人约好了一起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先离开了。
(2)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想要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大门。
【解析】
62.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本题是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的考查,要结合语境,具体分析。
A.日:太阳/天;
B.去:离开/距离;
C.信:信用;
D.子:儿子/加在姓氏后面作为对人的尊称;
故选C。
63.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本题是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的考查,要结合语境,具体分析。
A.与:和/给;
B.而:表承接/表并列;
C.则:就;
D.之:代词/助词,的;
故选C。
64.D. 有误。“动作描写”错误,应是:语言描写。
65.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1)期,约定;委,丢下,舍弃。
(2)引,拉,牵拉;顾,回头看。
【点睛】
参考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
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
6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未若柳絮因风起。
(2)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答案】1)不如比作柳絮乘风儿漫天飘起。(2)正午已过,(友人)没到,太丘丢下就离开了,太丘走后,(友人)才到。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