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3辅导讲义
学员姓名:                                        学科教师:
年    级:六年级                                辅导科目:语文
授课日期
时    间
主    题
七上文言预习——《<世说新语>两则》
学习目标
1.朗读背诵《世说新语》两则短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教学内容
1、上次课后巩固作业复习;
2、互动探索
                  割席分座
    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宁依旧挥锄,视之如同瓦石一样,华歆却拣起来给扔了。俩人还曾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人乘华车经过门前,管宁读书如故,华歆却丢下书,出去观望。管宁就把席子割开,和华歆分席而坐,并对华歆说:“你已经不是我的朋友了。”
                                            顾荣施炙
    顾荣在洛阳时,曾应人之邀去赴宴。席间他发现,做烤肉的人流露出想吃烤肉的神,于是就停了下来,把自己的那份给了他。同座的人讥笑他,顾荣道:" 哪有一天到晚烤肉的人,却不知道烤肉的味道呢?" 后来遭遇永嘉之乱,大家纷纷渡江避难,每次遇到危急,总有一人帮助自己,顾荣问他缘故,原来正是那个接受烤肉的人。
知识点1:《咏雪》
【知识梳理1
 
    作者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宗亲,袭封临川王,曾主管京城地方事务,任荆州刺史等职,有政绩。为人简素,爱好文学,身边聚集了不少文人学士。《世说新语》是他和手下人杂采众书编纂而成,是我国最早的笔记小说。全书记载了从汉末到东晋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阶层的选闻轶事,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人物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情况。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本书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练,辞意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谈论诗文。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一会儿,雪下得很急,太傅高兴地问:“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子胡儿说:“跟把盐空中差不多?”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漫天飞舞。”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道韫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你认为哪一个更好呢?
    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笑”前喻,“乐”后喻;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意在言外,确实耐人寻味。
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各有千秋。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内集:家庭聚会。
儿女:子侄辈。
俄而:不久,一会儿。
欣然:高兴的样子。
未若:比不上。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讲论诗文:讲解诗文。
1.期: (古)约定。  (今)日期;期望。
2.儿女:(古)对子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 (今)指儿子和女儿。
3.文义:(古)诗文义理。 (今)文章。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省略介词“于”,即“谢太傅于寒雪日内集”)
倒装句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宾语前置,即“白雪纷纷所似何”。)
②撒盐空中差可拟。(状语后置,即“<于>空中撒盐差可拟”。)
  断句
1、撒盐空中/差可拟。
2、未若/柳絮/因风起。
【例题精讲】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谢太(     )  雪(     ) 
差可(     )  柳(       ) 
2、对“公大笑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说明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B、谢太傅“笑”前喻,而“乐”后喻。 
C、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D、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没有前一喻好。
3、“儿女”一词古今义有何差别。
古义:                     
今义:                       
4、翻译下列句子。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5、文中两个以雪为喻句子是                                
6、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7、谢太傅一家其乐融融,你的家庭生活中有过类似的片断吗?模仿课文,以简洁的文字记录下来。
                                                                                             
知识点2:《陈太丘与友期行》
【知识梳理2】
陈太丘与友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而去。”元方曰:“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之,元方入门不
                                             
                                                                     
                                                               
译文: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
  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
敬辞类
令尊、令堂、令郎、令爱
惠存、惠顾、惠赠
垂问、垂询、垂念、垂爱
赐教、赐复
高见、高论、高寿、高龄、高就、高朋、高龄
贤弟、贤侄
奉送、奉还、奉劝、奉陪
其他
久仰、劳驾、赏光、赏脸、贵姓、贵庚、大作、大驾
家父、家严、家君、家母、家慈
舍弟、舍妹
小弟、小儿、小女、小店
愚兄、愚见
拙作、拙著、拙见
敝人、敝姓、敝校
鄙人、鄙见
其他
寒舍、见教、见谅、斧正
谦辞类
与友行:相约
太丘舍离开
入门不回头看
下车之:
太丘去:放弃
则是无诚信
尊君在不?(“不”同“否”,用在句末,表示询问。)
1.去: (古)离开。(太丘舍去。)                  (今)前往。 
2.引: (古)拉(表示友好的动作)(下车引之。)    (今)引用;带领,领导。
3.顾: (古)回头看。(元方入门不顾。)            (今)照顾。
4.戏: (古)动词,玩耍。(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今)杂技,戏曲,戏剧。
1.日中(n.日期→v.约定。)   
2.友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1.判断句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也,表判断。可译为“……是……”)世说新语二则翻译译文
2.省略句
①待君久不至,已去。(省略主语,即“<家父>待君久不至,<家父>已去。”)
②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门前省略了介词“于”)
③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省略了主语,即“太丘舍去,<太丘>去后<友人>乃至。”)
【例题精讲】
陈太丘与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加横线的字词。
与友行(        )    太丘舍(        )    去后至(        )   
尊君(            )(        )  久不至(                )    [来源:学科网ZXXK][K][来源:学.
而去(        )      家君(                      )    [来源:Z&xx&k.Com]
下车之(        )      元方入门不(        )    [来源:学§科§网Z§X§X§K]
2、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3、“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                的人,“友人便怒”,从友人的话中我们又看到了友人是个                                     的人,从“友人惭,下车引之”还可看出友人是个                      的人。陈元方维护了父亲的尊严,显示了聪明才智,体现这一天资的语言是“                                ”,也表现出对客人无信无
礼的不满,体现不满的行动是“                    ”。[来源:学#科#网Z#X#X#K]
4、元方对友人的评价是              ,从而课文想告诉我们                                 的道理。[来源:学+科+网]
5、有人认为客人既已认错,陈元方就应当原谅他,而陈元方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至极,无地自容,这是否也应算作“无礼”?说说你的看法。
答:                                                                        [来源:学+科+网Z+X
1、(约定)(离开)(才)(对别人父亲的尊称)(通“否”) (您)(丢下)(对人称自己的父亲)(拉)(回头看)
2、、正午已过,不见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先走了。”、友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3、不守信用,言辞粗鲁、只会怪罪别人儿不会反省自己,知错能改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元方入门不顾。
4、无信  无礼,“信”“礼”的重要性 
5、肯定: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众骂子的人,语言粗鲁的人,其品行恶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于千里之外,一个七岁的孩子,不可能想得太多,只是表示他强烈的义愤,符合儿童的心理。不能用后世的眼光去看待当时的问题,对七岁的小孩不应求全责备。否定:天下人谁无过,知错能改,不失为有识之士,就应该给人改错的机会,不应用同样不礼貌的方法待人。
【巩固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
10.写出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贤家君在太丘,远近之(    )
(2)不知卿家君,孤法卿父(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译文:                                                            
                                                                   
12.文中袁公两次问陈元方,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写出来。
答:                                                              
                                                                   
13.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
答:                                                              
                                                                   
答案:1.(1)称赞,赞许 (2)效法
2.老父在太丘 | 强者绥之以德 | 弱者抚之以仁 | 恣其所安 | 久而益敬。
3.第一次问元方父亲在太丘为官时是如何赢得称赞的,第二次是问自己和元方父亲究竟谁效法谁。
4.借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并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尊重了袁公,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
【译文】
  陈元方十一岁时,有一次去拜会袁公(绍)。袁公问:“令尊在太丘县认职时,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是怎么治理的呢?”元方说:“家父在太丘时,对强者用恩德来安抚他,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他,放手让他们安居乐业,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袁公说:“我从前曾当过邺县县令,正是这样做的。不知是你的父亲效仿我,还是我效法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两个不同的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做法却是如出一辙,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
一、解释加粗的词。
1.太丘去 舍:   
2.尊君在 不:
3.下车之 引:
4.陈太丘与友行 期:
5.去后至 乃:
6.相 委:       去:
7. 俄而     俄而:       骤:
8. 白雪纷纷何所似  何所似:
9.撤盐空中差可  拟:
二、翻译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待君久不至,已去。
                                                           
4.未若柳絮因风起。
                                                         
5.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三、写出下列句中省略的内容
过中不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去后乃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
    ①敝人 ②卑职 ③陛下 
    ④令尊 ⑤寡人 ⑥足下
    ⑦令郎 ⑧老朽 ⑨麾下
敬词:                                                 
谦词:                                                 
六、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尊君在不”的“不”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诲女知之乎
B.学而不思则罔
C.路转溪头忽见
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七、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华歆王朗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zhé,即)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入。歆曰:“(当初)所以(迟疑不决),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接受他的请托),宁可以急相弃(同“耶”,呢)?”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来源:学科网]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门》
    通过患难中对待别人的态度,你如何评价王朗和华歆的人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放弃 2.同“否” 3.拉 4.约定 5.才 6.舍弃、丢失;离开7.不久、一会儿;大、猛、急 8.象什么 9.大致、差不多;相比
二、1.真不是人哪!和别人约好一起走,把别人丢下就走了。
到了中午没有到是没有诚信,对着儿子骂父亲则是没有礼貌。
等待你很久了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柳絮凭借风力飘在天空。
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三、①那朋友;②太丘 那朋友
四、为人要言而有信,不讲信用自食苦果。
六、B
七、华歆谨慎对待别人的请托,但一经接受请托,无论遇到怎样危急的情况都不相弃,表明他重信重义,危难中救人能救到底。而王朗正相反。轻易接受他人的请托,而一旦形势紧急便“欲舍所携人”。这样的人机巧善变,有始无终,不能共患难,不值得信赖
一、课内阅读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A.与儿女讲论文义                    (     )
B.俄而雪                            (     )
C.撒盐空中差可                    (     )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译文:                                                           [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Z§xx§k.Com]
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文:                                                            
(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练地交代了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等要素。
二、语段点将[来源:Z。xx。k.Com]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
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
①中:________  ②不:_______[来源:学#科#网]
③引:________  ④顾:_______[来源:学科网]
2.给文中划线句添上省略的部分。
(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    )乃至。
3.陈元方不再理会“友人”的原因是因为“友人”“________”又“________”。[来源:Zxxk.Com]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不守信用,约好跟朋友出行,结果不等友人来自己先走了。
B.陈元方小时候傲慢无礼,竟敢教训长辈,目中无人。
C.小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可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D.“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想哄陈元方带自己去他的父亲。
5.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则故事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来源:Z§xx§k.Com]
答案:1.①中午 ②通“否” ③拉 ④回头看 2.友 太丘 友 3.无信无礼 4.C 5.略 6.世说新语 刘义庆 南朝宋[
三、课外选读
故事两则[来源:学|科|网]
冕读书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①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②,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③复如初。母日:“儿痴如此,曷④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⑤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狰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⑥。
(选自《宋学士文集》)
陆少保卖宅
陆少保,字元方,曾于东都卖一小宅。家人将受直⑦矣,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日:“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买者闻之,遽辞⑧不买。子侄以为言⑨,元方日:“不尔⑩,是欺之也。”
(选自《宋学士文集》)
    【注释】:①窃:暗暗地。②已:止,罢。③已而:过后。④曷:何,怎么,为什么。⑤依,投靠。⑥恬若不见:安然得好像没有看见土偶。⑦直:通“值”,价钱。⑧遽(ju4)辞:立即推却。遽,急促。⑨以为言:就此说了埋怨的话。⑩不尔:不这样。
13.翻译下列句子。
(1)曷不听其所为?
                                                           
(2)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3)不尔,是欺之也。
                                                           
14.简析这两则故事的选材和立意。
                                                           
                                                           
15. 请举出与这两则故事类似的古人事例各一个,各用一句话概述。
                                                           
                                                           
16.两篇文章同是刻画儿童形象的,但写法却不尽相同,你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答案:13(1)怎么不就让他做他想做的事呢?
(2)在长明灯的照映下拿起书来读。
(3)不这样说出实情,那是欺骗人家。
14.《王冕读书》选取王冕小时候读书的经历,表现了他勤奋好学的品质。  《陆少保卖宅》选取陆少保卖宅失败的例子,表现他具有诚信的美德。
15.例如:(1)匡衡凿壁偷光。  苏康映雪读书。  (2)北宋诗人晏殊在考试中遇与自己做过的题目相同,竟要求换题。
16.可从文章写法、塑造人物性格等方面思考
预习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论语十二章》
  看下面这组漫画,试着弄清它的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