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诗选》
【认识一个人】
艾青(19101996)中国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1928年就读于杭州西湖艺术学院,次年留学法国。1932年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不久被捕,在狱中开始写诗,以《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成名。
1937年后辗转于武汉、山西、桂林、重庆等地,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41年到延安,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主编《诗刊》。1949年后任《人民文学》副主编等职。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到黑龙江、新疆等地劳动。文化大革命中一再遭到批判。197610月后重新获得写作权利,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副会长,被法国授予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诗作者把个人的悲欢融合到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之中,表现出对光明的热烈向往与追求,富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感情深挚,风格独特,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
诗歌风格:
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
建国后出版的诗集有:《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海岬上》、《春天》、《归来的歌》、《彩的诗》、《域外集》、《雪莲》、《艾青诗选》等。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速读一本书】
《艾青诗选》主要作品一览表
一篇万能英语作文范文第一阶段:20世纪30年代,诗歌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和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浓厚而又大气的风格。
篇目名称
内  容  梗  概
《大堰河——我的保姆》
全诗分为四部分。诗人通过对自己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抚养他的保姆——大堰河的怀念、感激和赞美之情,从而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对“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仇恨。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诗人反复咏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悲悯下层人民的困苦,忧伤祖国的命运。
《北方》
诗人写“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写“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用近乎散文的诗行,传达出极为深厚的爱国之情。
《黎明的通知》
全诗热情歌颂了光明、幸福的象征——黎明,抒发了诗人期待革命胜利的强烈愿望,倾吐了诗人对新生活的向往之情,它不仅给人以情的感染,还给人以美的享受。诗中的“我”就是黎明。在诗人的笔下,黎明是一个将光明带给世界、将温暖带给人类的美好的艺术形象。
第二阶段:抗战时期,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
篇目名称
内  容  梗  概
《我爱这土地》
诗人以一只鸟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形象地抒发了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感。诗人艾青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更能表达诗人为祖国前途、命运担忧而心力交瘁的境况。
《向太阳》
这首诗借歌颂太阳,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全诗贯穿着一个总体的象征形象,那就是太阳——以太阳来象征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希望;从“我”-一个饱经忧患的知识分子的角度,采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抒发抗战高潮到来之时的激奋之情。
《火把》
借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第三阶段:1978年以后,诗句变得更整齐,诗情变得更深沉,诗意变得更警策。
篇目名称
内  容  梗  概
《鱼化石》
诗中写鱼化石裹身岩层,重见天日,却没有了活力,没有了叹息,听不见浪花,看不见蓝天碧水。诗人由此引发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离开了运动,就没有了生命。
《光的赞歌》
诗中赞美“光”这一神奇的物质,赞美“光”带来的社会文明,以及“像光一样坚强”的社会正义,字里行间饱含着睿智哲思。
◎经典品析
1.主题思想
对于人民痛苦的关心,对于理想和光明的追求及其浓厚爱国主义精神,始终贯穿于艾青的全部作品。而且他的诗抒发的不只是一己的悲欢,是大时代的诗情。张良奇遇他的诗真实全面的表现了现代中国战争与和平、革命与救亡的严酷斗争和社会变迁,以及中国人民思想情感的发展轨迹,是时代的“最忠实的代言人”。首先,艾青的诗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的最深沉的爱。他“我始终是旷野的儿子”(《旷野(又一章)) ,“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北方》。当“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时,他满怀深情地写到:“中国,/ 我在没有灯光的晚上所写的无力的诗句能给你些许的温暖吗”。正因为他深沉的挚爱祖国,才对苦难现实忧心如焚;纵然无力正乾坤,他也要用这爱的火花言无不尽,爱的热力给祖国带来一点温暖。这里袒露的是一个多么忠实的灵魂啊。其次,艾青的诗歌还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命运的深沉的忧患意识。在抗日战争的炮火中,艾青四处漂泊、流地”,看到“那上面,合着雾、雨、雪一起,占据了大地的,是被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搜刮空了的贫穷”。为此,他心里极为悲愤和不安。他在许多诗中,怀着不尽的忧郁,抒发着对国土沦丧、主权旁落的悲痛心绪和对与土地和而为一的广大劳动人民命运的关切和探
索。他在瞩望着“平凡、单调、简陋与卑微的田野”以及“徒然而无终止的勤劳”,“不可逃避的贫穷”的同时,还痛心于“而寒冷与饥饿,/ 愚蠢与迷信啊,/就在那些小屋里/强硬地盘踞着……”。当他注视着“古老的乡村”、“鄙陋的村庄”与“长久的被蒙蔽,欺骗与愚弄”的村民的时候艾青作品,他的“微微发痛的胸中”,“永远地汹涌着生命的不羁与狂热的欲望”,以及“难于抑止的忧郁”。他怀着“痛苦的激情”追问:“要到什么时候我的可怜的村庄才不被嘲笑呢? / 1993年是什么命要到什么时候我的老实的村庄才不被愚弄呢?读着艾青的这些诗,我们会深深地浸润在从字里行间蒸腾起来的忧郁和痛苦的情绪氛围中。这种诗绪既是中国历史和现实所赋予的,也是诗人心灵折射苦难现实而凝聚成的审美结晶。 
2.艺术特
(一)具有独特的意象和主题,其中心意象是太阳和土地,主题则是爱国主义。
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而主题则是爱国主义。据统计,艾青首诗中,借土地来激发诗人情绪的诗,约占26%,全面直接抒写太阳及其边缘类的诗约占10%,且这类诗多是大篇幅的制作,如《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向太阳》、《吹号者》等。
土地的意象凝聚了艾青对祖国和人民的最深沉的爱。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如他的《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用真实而朴素的诗句,说出了诗人内心深处永恒的土地情结,这里表达的是一种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
艾青是一个深深感染了农民式的忧郁的人,这种来自土地耕植者的忧郁又强化了艾青对土地怀有永恒的忧患感。在此后的诗中,他关注的始终是和土地合二为一的普通农民的命运。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乞丐》写出了土地--农民受蹂躏的痛苦;《复活的土地》写出了土地--农民的复活;《春雨》写出了土地--农民的翻身和解放。通过这种描绘,艾青的诗真实而生动地写出了中国农村现实的灵魂,和土地上那些普普通通的农民和士兵的生活和斗争。
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灵魂的另一面: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艾青是一个时代的预言者和理想世界的呼唤者,他曾经说过:凡是能够促使人类向上发展的,都是美的,都是善的,也都是诗的。从这种美学思想出发,艾青几十年如一日地热情讴歌着:太阳、光明、春天、黎明、生命和火焰,这是艾青的"永恒主题"。如他写的光明颂《向太阳》和《黎明的通知》。
(二)具有忧郁的诗绪。
“忧郁”是渗透了诗人的灵魂,永远摆脱不掉的,是构成艾青诗歌艺术特性的基本要素之一。我们可以把它叫做“艾青式的忧郁”。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写道“中国的苦痛和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旷野》中写道“薄雾在迷蒙着旷野啊……”等。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这一时期诗美风格的集中体现。他忧郁的诗情里积淀了早期生命历程的坎坷与不幸,也是发自内心他置身于黑暗大地上的痛苦的生命情怀:幼年时缺乏父母亲情的冷漠凄清,少年时飘泊异乡的辛酸孤苦,三年囚徒生涯的悲愤伤感,以及人世间的苦难不平、对中华民族生存危机的深思忧虑……这一切自然而然地流注在他血泪凝成的字里行间,形成他许多诗歌沉郁的底。在这首带有自叙叙传记性质的长诗中,艾青用丰厚的感情,朴实的口语,大量的排比,细腻的笔触,形象的语言,凄楚地叙写了自己的身世经历,并怀着虔诚而深切的情感,回忆了自己深爱的乳母大堰河生前的凄苦和死后的悲凉,艾青成了家庭与时代的叛逆者。他在诗中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勤劳善良、受尽人间凌辱、最后与世长辞的农村女形象,表现了诗人“对于母性的不幸的人的爱”,对自己家庭所属地主阶级和整个不公道世界的强烈不满和诅咒。
(三)散文化了的诗情律动。
艾青不仅以诗人饱满的情怀去感受生活,表达自由解放的理念,在他朴素的诗行里,他又独特地运用他曾作为画家的眼睛,从散文和绘画当中汲取诗美艺术之精华。他的散文式的诗句常以长短相间,自由活泼地表现,无拘无束;加上鲜活朴实的口语,力求一种种随诗情而产生的汽车贴膜品牌排行内在旋律美,与诗行内在节奏、音律与意象相一致和融合的彩感受;他的诗,意象愈发丰满,显得那般绚丽;诗体自由的新诗创作追求,亦是他一生诗歌事业的伟大贡献。如《献给乡村的诗》和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都显示了这一特。他熟练地描绘出乡村的山水: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瓦菲/你的被曲押了一丈平方的园地/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石椅/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诗中有画,画中有情。其写景绘形绘神,饱和着诗人深切的思念与痛楚回忆,诗节前后的间接反复和诗行排比的形式使散文化得到了一定的约束,仍保持诗的基本特征,开创了散文与诗的渗透和融合。
(四)具有独特的感受世界的方式。
强调捕捉瞬间的感觉和主观情感对感觉的渗入,重视印象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有独特的艾青的“光”和“”。艾青像印象派作家那样非常重视感觉和感受。他常常处在一种沉思的状
态里,为的是怎样才能抓住那种瞬间得来的新鲜印象,并加以渲染,用恰当的诗句描画出来。但是他反对像摄影师那样仅仅将感觉还原于感觉,而是强调主观情感对感觉的渗入,追求二者的融合,从中展开联想,创造出具有广阔象征意义的视觉形象,这就是艾青最常用的艺术方法。如《旷野》中出现的那"渐渐模糊的,灰黄而曲折的道路,那在广大的灰白里呈露出的,到处是一片土黄、暗赭,与焦茶的颜的混合,那灰白而混浊、茫然而莫测的“雾”的笼罩……。诗中用的“模糊”“灰黄”“曲折”“灰白”“土黄”“暗赭”“焦茶”“混浊”“茫然莫测的雾”等词语,既是对外界的自然光和的敏锐感受,也暗示、象征了诗人内在世界所感到的“沉重”“困顿”和“倦怠”,蕴含着诗人对时代、命运、气氛等的总体把握和思索。
存在于艾青诗中的光和,不再是对感觉印象的简单记录,而是一种暗示和象征。这种光和的调子,在艾青的笔下主要呈现为明暗两种:在表现“土地”的意象和主题时,诗人多用灰黄紫的调和暗淡的光,使现实的苦难更加沉凝;而在表现太阳的主题时,他又常常采用通红、金、浅黄、浅蓝的调和强烈、温柔、明洁的光,使人想象生活的美好和未来的光明;灰黄和金红是艾青用的两种基本调,代表了他所拥抱的世界的两个侧面。这就是调在艾青诗中的特殊象征意义。
◎片断精读
(一)
原文: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点评:
这首诗写于抗战初期,它集中展现了艾青对土地的一片赤诚之爱。在个体生命的渺小、短暂与大地生命的博大、永恒之间,诗人为了表达自己对土地最真挚深沉的爱,把自己想像成是“一只鸟”,永远不知疲倦地围绕着祖国大地飞翔,永远不停歇地为祖国大地而歌唱,既唱出大地的苦难与悲愤,也唱出大地的欢乐与希望;即使死了,也要将整个身躯融进祖国的土地中,以表示自己对土地的深沉之爱。全诗的感情是强烈而内在的,基调是深沉而忧郁的。可以说,时代的投影与真实的感受相结合,使得这首诗的感情显得极为真诚,更有感染力,更能拨动读者的心弦。
(二)
原文:
盼望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最起锚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19793月,上海
点评:
一首好诗,能给人以启迪、遐想,而且往往是读者意会到的要比诗人字面上写出的还多。艾青的《盼望》就是这样一首好诗。它一共只有六句,描述了海员在“起锚”和“抛锚”时的喜悦心情和两种“盼望”:一种是“盼望出发”,因而便喜欢看到“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一种是“盼望到达”,因而就很高兴听到“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至于海员们为什么喜欢“盼望出发”,又为什么高兴地“盼望到达”,诗人没有说,留给读者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