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诗选》
作者
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 中国诗人,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艾青的诗作努力反映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反映现实的生活和斗争,突出表现对光明的热烈向往和讴歌,风格朴素雄浑。被誉为“一生追求光明的作家”。
作品有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诗集有《大堰河》、《火把》、《向太阳》,《欢呼集》《春天》等。
1910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畈田蒋村的一个封建家庭。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
1929年在林风眠校长的鼓励下到巴黎勤工俭学,在学习绘画的同时,接触欧洲现代派诗歌。比利时诗人凡尔哈仑给他的影响最大。
1932年初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
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北方》、《大堰河》(1939年)《火把》(1941年)《向太阳》(1947年)《黎明的通知》《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春天》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解放后的诗集有《欢呼集》《春天》等。
1935年出狱,翌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泥土气息浓郁,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抗日战争爆发后,艾青在汉口、重庆等地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任《文艺阵地》编委、育才学校文学系主任等职。艾青
从1936年起,艾青出版诗集达20部以上,还著有论文集《诗论》《新文艺论集》《艾青谈诗》,以及散文集和译诗集各1本。他的作品被译成10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
1941年赴延安,任《诗刊》主编。他在遍地抗日烽火中深切地感染到时代的精神,汲取了诗情,抗战期间成为他创作的高潮期,出版了《北方》、《向太阳》、《旷野》、《火把》、《黎明的通知》、《雷地钻》等9部诗集。诗作倾诉着民族的苦难,歌颂了祖国的战斗,渗透着时代气氛,笔触雄浑,气势壮阔,情调奋发昂扬,到了延安以后,创作风格所起的明显变化。抗战胜利后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副院长,负责行政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艾青担任《人民文学》副主编、全国文联委员等职。著有诗集《宝石的红星》、《黑鳗》、《春天》、《海岬上》。
1948年以后发表了《在浪尖上》《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二百余首诗作。出版了《艾青选集》等。另有论文集《诗论》《论诗》《新诗论》等著作。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二十余年。直到1976年重又执笔,出现了创作的另一个高潮。
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出访了欧、美和亚洲的不少国家。创作有诗集《彩的诗》《域外集》,出版了《艾青叙事诗选》、《艾青抒情诗选》,以及多种版本的《艾青诗选》和《艾青全集》。诗集《归来的歌》和《雪莲》
曾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新诗奖。
    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这是中国诗人得到的第一个国外文学艺术的最高级大奖。其诗作《我爱这土地》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学期)。《北方》被选入苏教版必修三语文书。另外,他的诗作《太阳的话》也被选入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
诗作风格:
艾青的诗作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其作品风格也不相同。
(一)20世纪三四十年代
抗日战争开始后,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慷慨激昂的诗歌。
作品风格:
他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沉而又大气的风格,而且善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表达浓烈的情思,形式上倾向朴素、自然,不拘泥外形的束缚,把新诗推向一个新阶段。这一时期,艾青的诗歌中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
代表篇章:
《向太阳》《火把》,借助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和“火把”的歌手。
《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的成名作,发表时第一次使用艾青这一笔名。抒发了对抚养他的保姆大堰河的深深地挚爱和无尽的怀念。
《我爱这土地》:这是一首在现代诗歌史上广泛传诵的抒情名篇,以一只鸟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形象的抒发了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感。
《黎明的通知》:以“黎明”的口吻,呼唤“诗人啊/你起来吧”,让所有热爱生活的人们、所有的“城市村庄”做好准备,迎接“白日的先驱,光明的使者”的到来。全诗自由铺陈,散而有
活而有序,给人以极大的美感,热情歌颂了光明、幸福的象征——声的成语黎明,抒发了诗人期待革命胜利的强烈愿望。
《北方》:写“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写“我爱这悲哀的国土/老的国土/一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用近几乎散文的诗行,描绘战争阴云笼罩下北方国土的荒凉、阴郁、贫困和悲哀,表达了人对不幸的北方人民的关切之情,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国土深沉炽烈的爱。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诗人反复咏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悲悯下层人民困苦,忧伤祖国的命运。诗人善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表达浓烈的情思,形式朴素、自然,不拘泥外形的束缚,把新诗推向一个新阶段。
第二时期:(1978年以后)
1957 年艾青被错划为右派,1978 年重返诗坛,经过了二十年的沉寂,诗人“归来”,久被压抑的情感澎湃高涨,开始了他诗歌创作的另一个高峰。这一时期,诗句变得更整齐,诗情变得更深沉,诗意变得更警策。
作品风格:
    这一时期的诗人,仍然继续着歌颂光明的主旋律。还有一些哲理小诗,通过意象来反映人生,充满哲理,饶有兴味。
代表篇章:
《鱼化石》:写鱼化石裹身岩层,重见天日,却没有了活力,没有了叹息,听不见浪花,看不见蓝天水。诗人由此引发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
《镜子》:写镜子“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因为它真实、直率,从不掩饰,所以“有人喜欢它”,“有人躲避它”。诗人通过镜像来反观人生,充满哲理,饶有兴味。
《光的赞歌》:赞美光这一神奇的物质,赞美光带来的社会文明,以及像光一样坚强的社会正义,字里行间饱含着睿智哲思。
1996年5月5日凌晨4时15分艾青因病逝世,享年86岁
《艾青诗选》篇目
1
三十年代
31
《他死在第二次》
61
《礁石》
2
艾青作品《当黎明穿上了白衣
32
《吹号者》
62
《珠贝》
3
我的季候
33
《桥》
63
《启明星》
4
透明的夜
34
《秋》
64
《鸽哨》
5
大堰河――我的保姆
35
圣诞电影《四十年代》
65
《下雪的早晨》
6
叫喊
36
《旷野》
66
《七十年代》
7
芦笛
37
《冬天的池沼》
67
《烧荒》
8
ORANGE
38
《树》
68
《伞》
9
巴黎
39
《刈草的孩子》 
洋葱炒木耳
69
《鱼化石》
10
马赛
40
《火把》
70
《东山魁夷》
11
监房的夜
41
《众》
71
《小泽征尔》
12
古宅的造访
42
《旷野(又一章)》
72
《镜子》
13
《卖艺者》
43
配套练习册答案《公路》
73
《酒》
14
《太阳》
44
《少年行》
74
《希望》
15
《煤的对话》
45
《古松》
75
《花样滑冰》
16
《生命》
46
《给太阳》 
76
《海水和泪》
17
《春》
47
《风的歌》
77
《致亡友丹娜之灵》
18
《浪》
48
《村庄》
78
《迎接一个迷人的春天》
19
《笑》
49
《献给乡村的诗》
79
《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