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草船借箭》教案4篇
《草船借箭》教案 篇1
  设计理念
  探究性学习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当前还处在一个探讨、摸索的过程之中。就内容而言,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在小学,探究性学习已不再是能否开展的问题,而是如何开展的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广阔空间。小学语文教材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本身就有无穷无尽的研究课题。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应重视以下几点:
  一、突出语文的特点。不管采用什么方式,研究什么课题,其主要目的还是学习语文。要突出语文特点,强化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这是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根本目标,切不可主次颠倒、本末倒置。
  二、强调研究性特点。要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使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索。探究性学习不能成为变相的“接受性学习”。注意探究性学习与课堂上有效的接受性学习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在探究性学习中要孕育学生的课题意识,让学生充分地体验学习过程、学习方法,让所有学生参与进来,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习惯。
  三、关注学生特点。既要相信学生思维的敏捷、探索问题的热忱、想象的丰富,又要考虑到小学生社会活动能力不强、处理实际问题缺乏经验、思想单纯的实际情况,因而活动范围宜集中,活动的组织亦应得到有效控制,教师要参与探究性学习的全过程。选择的研究性课题切入口也宜小不宜大。
  四、体现形成性评价的特点。探究性学习的评价是整个探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应重在学习过程而不只是研究的结果,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不只是掌握知识的数量。
  五、探究性学习的开展,可以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不受一般课堂教学时空的限制,充分顺应学生学习的需要。
  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根据段意给课文分段,能理解“神机妙算”。
  二、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知道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知天时,懂地利,识人心。重点研究诸葛亮如何看穿周瑜的险恶用心,了解鲁肃的忠诚厚道、言而有信,利用曹操多疑的弱点,巧妙安排,成功借箭。
  三、研究《三国演义》与《三十六计》的关系,激发学生对文学和军事学的兴趣,初步体验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方法和过程。
  教学过程
  组织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目标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1.收集《三十六计》《孙子兵法》等书籍。
  2.准备《三国演义》原著、少儿读物等。
  3.制作本课多媒体课件。
  4.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5.编制评价表。 1.收看《三国演义》影视片
  2.阅读《三国演义》《三十六计》等书籍。
  3.选择自己的学习伙伴。 1.大概了解《三国演义》的有关内容,知道《草船借箭》的前后经过。
  2.初步了解课文,初步掌握生字词。 通过阅读、预习等引起学习兴趣,做好知识储备。
  第一课时 导入
  新课
  1.质疑:《三国演义》中,周瑜临死前说了什么话?为什么这样说?
  2.审题:研究“借”。
  3.播放课文录像。 1.回答问题。
  2.观看录像,简要复述故事情节。 1.知道《草船借箭》的故事梗概。
  2.引起学习兴趣。 由疑激趣,通过录像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检查预习情况
草船借箭课件
  1.组织学生汇报:预习中学会了什么?
  2.了解还有什么不能解决的问题。 1.交流预习情况。
  2.提出不能解决的问题。 1.掌握课文生字词。
  2.能根据大意划分段落。 体会预习在学习中的作用。
  提出研究课题
  组织学生从课文中出值得研究的课题。 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基础、水平,提出自己的研究课题。 引导提出探究性学习课题。 课题源于学生,源于课本。
  第二课时
  重点研究“神机妙算”
  1.根据学生预习情况,相机提出探究性学习课题: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
  2.引导学生初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