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1-3单元古诗文默写强化训练
1.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青树翠蔓,_____,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
②____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③蒹葭萋萋,_____。(《诗经•蒹葭》)
④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⑤微君之故,_____。(《诗经•邶风》))
⑥佁然不动,_____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
【答案】蒙络摇缀  窈窕淑女  白露未晞  气蒸云梦泽  胡为乎中露  俶尔远逝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注意易错字:蒙、缀、窈窕、淑、晞、蒸、俶。
2.默写。
(1)青树翠蔓,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2)与君离别意,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蜀州》)
(3)_____,端居耻圣明。 _____,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李白的《行路难》用典表达渴望得到明君重用成就功名的愿望的诗句:_____,_____。
(5)白居易的《卖炭翁》用“_____,_____”揭示了老翁矛盾而复杂的心理。
(6)杜甫的诗歌被称为“诗史”,很多诗歌真实地反应出当时的社会现状,《春望》中的“_____,_____”反映了长安陷洛的萧条冷清,《石壕吏》中的“_____,_____”反映了战争给普通家庭带来的灾难,表现了老妇丧子的悲痛和含悲度日的苦楚。
【答案】蒙络摇缀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欲济无舟楫    坐观垂钓者    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
注意以下字词“蒙络摇缀、炭贱”字词的写法即可。
3.按要求填空。
①满窑里围得不透风,______。(贺敬之《回延安》)
②微君之故,______?(《诗经·邶风·式微》)
③《蒹葭》中写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④八月湖水平,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描写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⑥《关雎》是一首优美的恋歌,开头两句“______,______”为下文抒发爱意创造了意境。
⑦挑兮达兮,在城阙兮。______,______!(《诗经·郑风·子衿》)
⑧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答案】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胡为乎中露    宛在水中央    宛在水中坻
宛在水中沚    涵虚混太清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脑畔、坻、沚、涵虚、髫、雎鸠、洲、阙”。
4.名句填空
(1)_____,君子好逑。
(2)佁然不动,_____,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3)《郑风·子衿》一诗中,通过夸张修辞技巧,营造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形象地表现出女子的急切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
(4)诗歌中往往通过描写景物来营造氛围。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_____,_____”以洞庭湖波澜壮阔的气势,为“欲济无舟楫”的感叹奠定情感基调。
【答案】窈窕淑女    俶尔远逝    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描写友情的诗句本题中注意“窈窕、俶、兮、蒸、撼”等字的正确书写。
5.根据提示,在横线处补写诗文。
①佁然不动,______,往来翕忽。(柳宗元《小石潭记》)
②满窑里围得不透风,______。(贺敬之《回延安》)
③《关雎》中表现主人公思念绵长、翻来覆去无法入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④《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交代时间,同时描写水天合一宏伟景象的一联诗是:______,______。
【答案】俶尔远逝    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默写。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出符合题意得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俶尔、逝、畔、悠哉、辗转、涵虚”等字词容易写错,要注意书写。
6.古诗文默写。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2)式微式微,胡不归?______,胡为乎中露?(《诗经·式微》)
(3)______,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诗经·子衿》)
(4)《桃花源记》中写老人孩子幸福、安然自得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5)柳宗元《小石潭记》中写游鱼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答案】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微君之故    青青子衿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
【解析】考查对古诗文的识记理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本题中应注意“窈、窕、淑、逑、微、衿、垂、髫、潭”这几个字的写法。
7.默写。
(1)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__________!(贺敬之《回延安》)
(2)参差荇菜,左右芼之。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周南•关雎》)
(3)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__________。(《诗经•秦风•蒹葭》)
(4)__________,胡为乎泥中?(《诗经•邶风•式微》)
(5)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_________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
(7)现代成语中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句,源出于《诗经•郑风•子衿》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
(8)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写出了送行的地点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
【答案】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宛在水中坻
微君之躬    欲济无舟楫    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注意“窈窕、坻、躬、楫、旷、俨、兮、阙、秦”等字的正确书写。
8.默写句子。
(1)________________,胡为乎中露?(《式微》)
(2)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蒹葭》)
(3)________________,琴瑟友之。(《关雎》)
(4)与君离别意,________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__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挑兮达兮,________________。(《子衿》)
(7)《桃花源记》中,运用视觉和听觉描写桃花源内安乐、宁静的社会环境的句子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小石潭记》中,高度概括潭中氛围以及环境清幽的特点,含蓄表达作者忧伤、悲凉心境,也是全文点睛之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微君之故    白露未晞    窈窕淑女    同是宦游人    欲济无舟楫
在城阙兮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解析】考查对古诗文的识记理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要认真审题,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本题中应注意“微、露、晞、窈、窕、淑、宦、楫、阙、兮、阡、凄、怆、幽、邃”这几个字的写法。
9.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胡为乎泥中?(《诗经·式微》)
(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3)蒹葭萋萋,________。所谓伊人,__________。(《诗经·蒹葭》)
(4)________,_________,参差披拂。(柳宗元《小石潭记》)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消除孤独的苦闷。
(6)杜甫诗“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的壮阔之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颔联“________,_________”与杜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答案】微君之躬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白露未晞    在水之湄
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解析】本题考查名篇背诵。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窈窕、逑、晞、湄、蔓、缀、涯、撼。
10.默写填空。
(2)求之不得,____________。悠哉悠哉,_______。(《关雎》)
(3)蒹葭萋萋,____________。(《蒹葭》)
(4)青青子衿,____________。(《诗经·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