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扩写错答分析
作者:罗廷敏
来源:《高中生学习·高三版》2017年第12期
        2017年高考浙江卷第6题的题目是:
        根据下面的诗句,描写一个场景。要求:①运用第三人称,有心理描写;②语言连贯、准确、生动;③不少于100字。
描写友情的诗句
        小路上,有十八台阶/我坐在最上面/借一束月光/数台阶上的蚂蚁/我要把蚂蚁,数回一个童年
        题目看起来不难,但来自阅卷老师的反馈是:“错相种种,满分不易。”具体表现为:
        字数不够 这是一个非智力性因素的错误,很多考生没有写足字数,导致得分不高。
        她坐在第十八级台阶上,趁着月光正亮,数着台阶上的蚂蚁,却已然没有了童年的好奇心与童趣,她有些惆怅:越长大越失去了那份横冲直撞的勇气。渐渐地,她睡着了,梦里数回了童年的蚂蚁。
        分析 这则答案问题较多,而最突出的则是字数不够,属审题不到位。
        意象引用不全 原诗5句,意象包括“小路”“台阶”“月光”“蚂蚁”等。在描写场景时,不能漏掉。
        不知道又是多久以前,他才这样在月下如此毫无顾忌地数蚂蚁了,月光如瀑,流泻在他身上,粒粒蚂蚁,就着这瀑布延伸到了记忆深处,那时的自己尚能用胖乎乎的小手指着他们,无人笑他幼稚、无人笑他闲得无事,如今这一番场景,也只能匿于月深处了。
        分析 答案没有出现“小路”和“台阶”两意象,且忽視“我坐在最上面”这一位置提示点的。
        旁枝末节太多 原诗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场景,也限制了答题的范围。如果答案超出诗歌给定的场景,甚至“创造性”的构建新的场景,导致旁枝末节太多。
        他喃喃:不知阿母怎么样了,他时常想起在他天真无邪的小时候,他就是这样坐在石阶上开心地数蚂蚁,而母亲则在一旁缝补衣物,身后是温暖的灯光。此时,大雁从空中“嗖”地飞过去,远处的山中回荡起几声悠远的鹧鸪,他欢笑着,抑或恸哭着,他早已不再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