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诗鉴赏要点
一、概念解说
1、概念
咏物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如景物、器物、动物或植物等为描写对象,抒发作者思想感情,寄寓作者襟怀抱负等为主要内容的诗歌。它将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物的描写中。
2、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的区别。
物与景: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志与情: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二、咏物诗的特点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形态、泽、所处环境等)着意描摹,追求“形似”。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追求“神似”。
构思上——从局部分析常用比喻、拟人、对比、象征等手法。
三、咏物诗分类
⑴描摹情态类
这类咏物诗只是对物象情态进行生动的描摹,从而抒发作者对物象的喜爱之情。如: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头两句,描绘海棠所生长的富丽环境,表明海棠的珍贵,后两句写深夜作者恐怕花睡去点蜡烛去欣赏花。将海棠比拟为美人,写出了海棠的娇艳妩媚,深切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爱花惜花之情。
⑵托物言志类
作者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写具体的“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与抱负。如:
竹石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描写动物的古诗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
立根破岩,咬定青山,千磨万击,屹立挺然。这副铮铮傲骨也正是诗人所追求和向往的,他那种坚定的意志、顽强的精神和不向邪恶势力屈服的气节通过这首诗表现得淋漓尽致。
⑶咏物抒怀类
这类诗与托物言志类的诗有许多相似之处,只是它抒发的情感相对来说是短暂的,与“物”所处的具体环境和作者当时的个人处境关系更密切。如: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此诗作于患难之中,作者歌咏蝉的高洁品行,以蝉比兴,寓情于物,蝉人浑然一体,抒发了诗人品行高洁却“遭时徽纆”的哀怨悲伤之情,表达了辨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是咏物诗中的名作。
⑷以物喻人类
这类咏物诗所描写或吟咏之“物”与某一类型、某一体的人相似,而不单单指向作者自己。如:
病牛
李纲
耕田千亩实千箱,精疲力竭谁抚伤。
但求众生皆得饱,何辞羸病卧残阳
“耕田千亩”“精疲力竭”表明了牛的勤劳卖力,“实千箱”突出了牛劳动成果的丰硕和其对人类的贡献。虽然如此,牛却依然无怨无悔,任劳任怨。作者这首小诗既是对病牛的崇敬和礼赞,同时也是对像老牛一样勤劳朴实、无私奉献的广大劳动人民众的讴歌和赞颂。
⑸托物言理类
这类诗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具体的物象来说明一些“事理”,即通过某个具体事物的“理”,引申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大道理。
琴诗
苏轼
若言弦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这首诗表面上看是探索了琴声产生的根源,而实际上,作者是想通过这首诗揭示文学艺术作品创造产
生的道理,那就是:在文艺作品创作中,素材与技巧同等重要,二者缺一不可。就象弹琴一样,只有将“琴(素材)”与“指(技巧)”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可产生优美的琴声(优秀的文学作品)。
一首好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或深或浅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隐含生活的道理。
四、咏物诗鉴赏方法
第一步:
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分析所咏之物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挖掘物象内在品格和精神,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第二步: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诗人把自己的志向寄寓于所咏之物的突出特点之中,“志”就在物的特点与诗人的情和志的相通之处。)
第三步: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托物言志、寄情于物、借物喻人、拟人、比喻、烘托、比兴等)
五、鉴赏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第一步:
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分析所咏之物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挖掘物象内在品格和精神,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这首诗写了素碟随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
第二步: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诗人把自己的志向寄寓于所咏之物的突出特点之中,“志”就在物的特点与诗人的情和志的相通之处。)
诗人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素蝶的活动与它周围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诗人伏时仕途失利,就像素蝶“避雀隐青薇”;起时就像素蝶“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欲依“嘉树”似欲写素蝶想到栖息之所。实则写作者渴望得到一席之地,才华得以施展。
第三步: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托物言志、寄情于物、借物喻人、拟人、比喻、烘托、比兴等)
全诗借素蝶言自己,写自己徒负才华,只能追随他人,仕途起起伏伏,不能为人赏识,施展才能。
在鉴赏咏物诗歌时,如果我们能从这些点准确切入进行分析,那么,面对鉴赏题目,我们就能很快的抓住得分点并迅速解答了。
【学以致用】
1、(2012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②政:通“正”(1)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2)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
(3)尾联化用了陶渊明那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
2、(10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ng):悲伤。
(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3.(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问题。
南园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注:①吴钩:吴地出产的弯形的刀,此处指宝刀。②凌烟阁:唐太宗为表彰功臣而建的殿阁,上有秦琼等二十四人的像。③若个:哪个。④络脑:马笼头。
(1)《南园》和《马诗》表达的思想内容基本相同,请结合诗句分析,两首诗表达了什么思想内容
(2)《南园》和《马诗》运用的抒情方式具特,试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
修辞角度:对偶(“已”和“便”构成串对,“半山”和“一枝”对应,突出野菊)借代(“碧”代山林翠绿,“黄”代“菊”)
抒情角度:喜爱之情。
炼字角度:“逢”“忙”等的妙处。
示例:
①对仗:对仗工整,“半山碧”“一枝黄”彩对比鲜明,勾勒出彩鲜明的图景。表现对野菊的喜爱。
②借代:以特征代本体,使得画面形象生动。
③相逢:把野菊拟人化,表现对它的喜爱。
④忙:表现诗人欣喜之情,形象写出对野菊的喜爱。
(3)采菊东篱下率性自然超凡脱俗
2.(1)诗中通过对凤凰的生活习性、声音及神态动作的描写,体现了凤凰立身高洁,志向远大的品性。
3.(1)①主题都是表现积极进取、希望投笔从戎、驰骋沙场、为国建功。也有怀才不遇之苦。
②《南园》连用反问,直接表达上战场为国建功,自己也可把画像挂入凌烟阁,获取万户侯之爵位的渴望。
《马诗》借骏马戴上金笼头在边关大漠肆意驰骋来表达内心对功业的渴望。
(2)《南园》是直抒胸臆,“吴钩”“收取关山”等直白的语言,痛快淋漓地表达作者内心思想。
《马诗》通篇用比,托物言志,借骏马戴上金络脑来间接地表达自己建立功业的愿望,抒情委婉,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