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8 议论文阅读之联系实际谈体会(解析版)
活着真好
考点分析议论文阅读之联系实际谈体会主要是要求学生能正确理解文本,并从文章中汲取理论、思想经验,以此作为标准,判定自己或他人的日常思想、行为的正误,通过文本阅读校正思想认识,明确自己该怎样认识,怎样正确实践。此题为开放性试题,所以经常被认为是最简单题型,但往往丢分很大,此类题分值很大,一般是三分。这类题切记要围绕文章、语句通顺、简洁明了,不啰嗦冗杂,清晰有理。
一、在考卷中常考形式:
1.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
2.结合本文,联系你的实际谈谈你的认识理解。
3.谈谈阅读文章后的启示。
4.谈谈对文章中某一方面的见解或看法。
二、由上常考形式可见此类题提问直接,主要是围绕文章论点谈自己见解,那么我们该如何解这类题呢?由此,添加以下知识点。
1.这类题一般被划为最简单阅读题,但往往失分很大的原因:
(1)思想上没有足够的重视。因为这类试题的答案一般都是开放的,即不设统一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算对,所以有的同学错误地认为只要作答,就能得分,这样答题时自然就缺少了慎重思考和精益求精的态度。
(2)文章没有真正读懂。有相当多的同学在应试时养成了“缘题读文”的不良习惯,即题目涉及到哪部分文字,就读哪部分,一般都不屑去通读全文。然而,这类题目恰恰是对文章深度阅读能力的考查。如果对文章的论点和作者的情感倾向没有准确的理解和把握,甚至连文章都没能认真读完,怎么可能获得真切的感悟,并作出独到的评价呢?
(3)语言表达能力低下。一般说来,这类试题的答案文字比较多,要用几句话或一个完整的语段来回答。评分时是按照层次、要点判分的。因此,对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同学来说,即使对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准确理解和把握,也会因语言表达的欠缺而失分。
2.解题步骤:
第一步:要通读全文,把握文意。
第二步:审读题干,明确题意,遵循“文本+生活实际+自己的体会/理解/体会”的原则。
第三步:精心组织语言,完美表达。
:作者的观点或是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句话+ 生活中的实例或现象+ 自己的看法
真题一(2019年锦州市中考真题)
语言的力量
何冠军
①生活中,有人喜欢高谈阔论,有人习惯低声细语,有人说话绵里藏针……无论是日常攀谈还是正式发言,语言都可谓交流的工具、思维的载体。重视语言、善用语言,让语言释放智慧与力量,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②语言的力量,首在言之成理。“言贵于有物,无物,非言也。”就拿开会发言来说,一个人的讲话之所以能振奋人心、引起共鸣,关键在于相关语言都到了恰当的支点,在事实和逻辑层面无懈可击,有说服力。
③语言的力量,贵在言之有德。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讲往往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纵观历史长河,誓言“舍身为国”、发出惊人之语者不在少数,他们终能流芳千古,为民族精神注入生动元素。反观那些“两面人”、投机者,纵然信誓旦旦、巧舌如簧,由于没有人格的光亮、缺少修养的支撑,说出来的话自然无法令人信服。
④语言的力量,亦在言之共情。《文心雕龙》有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这是行文的典范,又何尝不是语言的真义?话语真情充沛、逻辑严谨,自然能生发出直抵人心的力量。穆青采访焦裕禄事迹时情动于衷、挥洒热泪,多年后,其采访日记上仍依稀可见斑斑泪痕。有了真情的贯注,那么语言和作品就都有了永不
枯竭的活力,可以抵御时光而历久弥新。
⑤反之,轻视语言的力量,往往容易言不由衷、表意不明,甚至造成误解、触发矛盾。 比如,有的乡村动员植树,长篇累牍都是绿化的道理,对大家最关心的树苗供应等现实议题只字不提。这必然消解众的信任。语言的力量可见一斑。
⑥“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当然,强调善用语言,也并不是提倡夸夸其谈,更不是否定行动的力量、落实的价值。语言是行动的影子,行动是语言的土壤。挖掘语言的宝藏,品味言语的艺术,有助于更好传递信息、交流意见、沟通情感,也必将推动行之有恒、行之有格、行之有效。从这个角度来说,从真理中汲取营养,在信仰中涵养定力,于情感中激发共鸣,有利于激发语言的力量,最终做到知行合一、言行并举。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才能做到“知行合一,言行并举”。
【答案】(例如)我们应该善用语言要“言之成理”、“言之有德”、“言之共情”,并且要落实到行动上,也并不是提倡夸夸其谈,更不是否定行动的力量、落实的价值。而是要“知行合
一,言行并举”。就像我们平时学习谈谈嚷着要学习,但并没有做出行动则是没有落实到行动上,而是嘴上可以做出计划,行动上也要做出成绩来才是“知行合一,言行并举”。
【分析】第一步:阅读全文,对全文有所感知
        第二步:审清题目,确认答案区间,并且带着“知行合一,言行并举”再读全文
        第三步:整合答案:精心组织语言,完美表达。
真题二(2018湖南邵阳中考真题)
母语是教育的起点
①尼采曾经指出:母语是“真正的教育由之开始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对象”,良好的训练是“一切后续教育工作”的“自然的、丰产的土壤”;教师应当使学生从少年代时代起就严肃地对待母语,“对语言感到敬畏”,最好还“对语言产生高贵的热情”。我完全赞同他的见解。
②教育是心智成长的过程,而母语环境是心智成长重要的环境之一。母语就好比文化母乳,在我们母语的滋养下学会了思考、表达和交流。虽然后续教育有不同领域和学科之分,
但一切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地读、想和写,而这种正确性正是通过良好的母语训练打下基础的。认真对待语言,力求准确地使用每一个词,这不仅是为了避免他人的误解,更是对待心智生活的严肃态度。不能想象,一个对写给别人看的文字极其马虎的人,自己思考时会非常认真。相反,凡是呕心沥血于精神劳动的人,因为珍惜劳动成果,在传达时对文字往往都近乎怀有一种洁癖。
③如果说文化是一种教养,那么,母语就是教养的基本功,教养上的缺陷必定会在语言上体现出来。一个语言粗鄙的人,我们会立刻断定他没文化。一个语言华而不实的人,我们也可以立刻断定他伪文化。举止上的高贵风度来自平时一丝不苟的训练和自我训练,语言上的良好作风也是如此。不用说写公开发表的文章,哪怕是写只给某一个人看的信,只给自己看的日记,都讲究用词和语法的正确,文风的端正,不肯留下一个不修边幅的句子,如此持之以恒,良好的文字习惯就化作本能了,而这便是文字上的教养,因为教养无非是化作本能的良好习惯罢了。
④一百多年前,尼采埋怨德国青少年不是从德语经典作家而是从媒体那里学习母语,使得他们“尚未成型的心灵被印上了新闻审美趣味的野蛮标记”。如果尼采生活在今天这个网络时
代,真不知他会做何感想。我本人认为,网络语文的繁荣极大地拓宽了写作普及的范围和发表自由的空间,诚然是好事,但也因此更应该警惕尼采所说的“新闻审美趣味”的蔓延。网络语文往往是急就章,因此可能导致两个后果,一是内容上的浅薄,缺乏酝酿和积累,成为即兴发泄和时尚狂欢的娱乐场;二是语言上的粗率,容易滋生马虎对待母语的习气,成为错别字和语病的重灾区。
⑤所以,我提倡,各民族都拥有优秀母语写作的传统,这个传统存在于本民族的经典作品之中,它们理应成为母语学习的范本,而不该是网络语文。
1.书写是母语教育的基础,键盘打字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合文本,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对汉字书写及键盘打字的看法。(2分)
【答案】(示例)答:汉字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载体,写一手好字,不但便于与人交流,还体现我们个人的修养和情趣。同时,我们在书写过程中学会了思考、表达和交流,还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血脉。用键盘打字,字体规范、速度快、准确性高。所以,我们既要重视汉字书写,也要重视键盘打字,把键盘打字作为学习汉语的辅助手段。(说出自己的观点,言之有理即可得满分)
【分析】第一步:阅读全文,对全文有所感知
        第二步:审清题目,确认答案区间,明确文章提到的“书写是母语教育的基础,键盘打字是时代进步的必然”和实际生活的联系
        第三步:整合答案:精心组织语言,完美表达。
练习一
上帝从不为难头脑简单的人
①才智平平的人往往成就更大。金庸小说中的郭靖就是一个例子。郭靖憨厚质朴,但懂得用功不辍,也把握得住善恶界限,有这两条,就有了后来的郭大侠。像杨过这样飞扬跳脱、聪明外溢的,如果不是受尽挫折、性情大变,估计最终一定是泯然众人矣。
②电脑游戏《金庸侠传》的情节设计也非常有意思。游戏中的那个“小虾米”除了“”,
什么武功都不会,但他经过长期历练,功力终于达到了最高的第十级,超过“九阳真经”和“降龙十八掌”。这个小小的富有哲学意味的设计让我对这个小游戏一直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