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活着观后感2000字_活着读后感2000字
《活着》是繁花落尽一片萧瑟中对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富贵的命运昭示着人类苦苦追寻一切不过虚妄而已,结尾那个与富贵同行的老牛暗示一个另高贵的人难以接受的事实:其实人真的只是一种存在,它和万物一样并无意义。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电影活着观后感2000字和,希望能帮到大家!
电影活着观后感2000字篇1
《活着》这部电影由始至终都透着对生命的辛酸与无奈,引发着人们沉重的思 考。
在影片的一开始,镜头就直直地插入了乌烟瘴气的。而故事的主人公福 贵,正以一副颓废败家子的模样兴致勃勃地转着手中的子,就像那时候的很多 纨绔子弟一样。
很快的,故事的开头就出现了。由于长期的欠债,福贵将仅剩的一点家底全 部输给了以皮影戏起家的龙二。在别人上门讨债的时候,满头白发的老爹替福贵 签下契约后一命呜呼。而在此前,怀孕的妻子家珍早已受不了颓废的他,带着女 儿凤霞离家出走。似乎命运要将一切的不幸都在一瞬间交与福贵承受。然而,命 运又总喜欢开玩笑似的臵之死地而后生。一年之后
家珍又带着新生的儿子有庆回 到了懊悔不已的福贵身边。福贵也从此洗心革面,向占了他家房子的龙二借钱过 活。龙二也深知活着的艰辛,就借给福贵一箱皮影以赚钱养家。于是,福贵和同 村的春生一起操起了皮影戏的营生。然而好景不长,他们被国民党军队拉去当了 壮丁,远离家乡。后来又糊里糊涂的当了共产党的俘虏。他们约定,一定要活着 回去。不管经历多少苦难,福贵总惦记着家里的老小,始终怀着回家的希望。也 许福贵是幸运的,也许是凭着心中的那股活着的意念,最终他从死人堆里活着走 出去了!当看到他背着那个皮影箱子返乡的时候,脸上所反应出来的急切与幸福, 在夕阳的映射下,消瘦的、轮廓格外分明的脸显得尤其红润,尤其幸福,尤其坚 强有力。真的是让人感觉:活着真好! 福贵满怀希望的回到了家,却发现女儿凤霞由于发烧已成了哑巴,只会对他 笑,那种天真无邪而又安静的笑与那个阴暗的年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却又来之 不易。老母亲也去世了,家庭的重担由家珍一人负担,起早贪黑,烧水送水,维 持生计。福贵的归来,终于使这个家完整了。
一家人继续过着清贫而又幸福的日子。但命运又一次将灾难降临在这一家。
原本活蹦乱跳、生龙活虎的有庆在“”中被当上区长的春生不慎开车撞死, 一家人伤
痛欲绝,家珍更是不能原谅春生,她恨恨地说:“你记着,你欠我们家一 条命。”但仇恨低不了生存的意念。“”时遭到迫害,妻子也自杀了的春生一天 半夜来到福贵家。他把毕生积蓄交给福贵,并坦言他不想活了。这时,家珍走出 来,原谅了他,并在春生临走时嘱咐他,“春生,你还欠我们家一条命哪,你可 得好好活着!”好死不如赖活着,是中国人笃信的一句话。如果死了,一切的一 切还有什么意义呢?活着,永远最重要。“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好 起来的”,只要我们能好好活着!苦难又算得了什么呢? 再后来凤霞认识了忠厚老实的二喜,两人喜结良缘。这应该是整个影片最喜 庆和欢乐的情景了。然而命运就是如此让人难以预料,不幸总是不肯放过福贵一 家。
转眼间到了凤霞生产的日子,医院却只剩下了年轻的学生医生,教授都遭 批斗,被关了起来。在家人的担心中,孩子生了下来,可母亲却产后大出血,由 于年轻医生不会医治,死了!当时的福贵没法就自己的女儿,因为自己的愚昧, 2 好不容易请来的妇科教授在凤霞大出血的时候同样生死未卜。凤作文霞的死对当时的 社会是一个极大的讽刺,漫天的批斗竟然成为杀害无辜孕妇的凶手!而人们似乎 又不能对这种事情说什么、做什么,万般的无奈只能永远地留在心中。
在故事的最后,悲剧和失败越来越多,眼泪和痛哭几乎成了家常便饭。
然 而故事的结局并不显得突兀,而是蕴涵着生存的神话。这个千疮百孔的家庭似乎 再也经不起生活的折腾了,也算老天怜悯他们,老年有女婿和外孙陪伴。影片结 尾又显得温暖了一些,福贵深情的对外孙馒头说话,眼中满是希冀:“你是赶上 好时候了,将来这日子就越来越好了。”是啊!活着不就图个希望吗?! 《活着》是一部意味深长的电影。富贵和家珍夫妇的人生经历带给我们这样 的启示:生活就像是一条路,不总是平坦而笔直的。人只要有勇气、毅力和信心 去面对和克服种种的挫折与不幸,体会幸福的不易与甜蜜,才会更加热爱生活, 珍惜生命。活着是一种证明,是一种历练。
影片充满着大喜大悲的情节,看了让人不禁感叹:人就是这样也只能这样活 着,而且必须活着,只要活着就有痛苦,但也会有希望,而希望让人更加珍惜活 着的时光。
影片中富贵的一句话,我记忆深刻:什么都没有老婆孩子好,我一定要活着 回去。这是他在被国民党军抓去之后所说的话。也许这就是一个从迷途中走出又 走进深渊,而中间又被家庭的温暖所洗礼了的一个男人最真实的表达,让人感动。
“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 赋予人们的责任。” 故事中常出现的一句话就是:“谁能猜得到呢?”或者是“谁 知道呢?”生命是脆弱的,但
不是软弱的。影片中的人们为了活着,忍受着一切 的苦难和折磨,为了心中那一份对生命的执着。故事中尤为宝贵的就是这种思想, 我想,作者和导演试图表现的也是这样的思想吧。活着就是为了活着,活着才有 希望,才能不顾一切的继续活下去。
在福贵的一生中,命运总是一次又一次的 强迫他面临生命的抉择。命运在他活着的时候,将一切都撕碎,包括他的梦。他 本来有儿有女,他本有他的欢愉,看着身边的人匆匆变作回忆,一切都死了!这 样一个苦涩的悲剧,这就是他的命运,可他仍然活着,因为生命要求他活着。他 从没有放弃活下去的信念,从不怨天尤人,并且对生活和未来抱有无限美好的希 望。
看着他们一一离去,虽苦却也坦然。或许人活着,不为别的,只为自己。
历尽苦难而又坦然自若的活着,其本身就是一种高尚,一种伟大。
许多时候, 也许我们面对命运完全无助,但只有活着,才能享受日光、星辰、风霜、雨雪, 因此,我们只能坚强地活着,像福贵一样。
当生命中遭遇苦难,活着的生命受到威胁,让人始终不愿放弃生存的便是想 要活下去的希
望。活着,是一种资本;活着,才能体会牵挂;活着,才有机会享 受快乐,甚至痛苦。不管路走的有多么艰辛,只要活着,希望就不会消失。
活着读后感2000字篇2
正如一条颠簸在大海中的航船,始终会在浪尖与谷地起伏一样,前行在写作之路上的作家们的创作状态无疑不可能稳定如一。余华也不例外。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余华在1995年前后,也就他在那篇《活着》的创作前期,余华的文学创作进入了一个很微妙的时期。
首先,我们跨越对经过和原因的猜测和臆断,把目光直接投向1997年,我们会发现余华在那一年做出的一个对中国先锋文坛不啻为一个噩耗的决定:放弃先锋试验。然后我们再回眸身后。这时候就会发现,那实际上在1995年就已经是注定的事情了。这一年,另外两个着名的年轻作家苏童,莫言也作出了类似的决定。余华的告别先锋小说的宣言是:"我现在是一个关注现实的作家"而这时恰恰是他继《活着》之后,另外一个长篇小说《许三观记》杀青不久。那么就让我们稍微关注一下这后一部被作者声称为"关注现实"的作品。实际上,它与余华早期作品之间相当明显的变化。或者说,我们会惊异地发现这篇文章与余华早期的《在细雨中呼喊》完全是两种样子。
那么我们再把目光转回到1995年,就会发现余华的唯一兼有现实主义文学和先锋小说特征的作品,就是那篇轰动一时的《活着》。这样说来,《活着》应该是余华创作的一个过渡。
《活着》是余华创作的一个分水岭。一方面我们可通过《活着》继续一个真理:写作是需要天赋的。余华在自己的创作风格转型期间完成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同时,也因为另外一个真理,"写作是不能完全依靠天赋的",余华的先锋性写作在经过了十多个年头后,于1995年左右的时候彻底陷入了低潮。事实上,这在中国文坛还是具有一定广泛性的。1980年以后露面的作者中,都曾经被先锋的这样的标签贴过,不过他们在90年代前后,悄然进入了他们曾经不屑的主流文学。当然余华等少数几人坚持的时间甚至还要更久一些。
从这个角度说,《活着》是作者在自己进行先锋性文本创新枯竭的时候,寻求出来的一条出路。不过作者自己恐怕不同意这样的观点。从作品本身看,尤其是在作品的前半部分流露出来的很大的随意性可以看出,《活着》不是一部在构思完全成熟后才开始创作的作品。余华有可能象孩子信手涂鸦一般写下一个开头(这个开头如果对照余华的自身经历的话,会发现惊人的真实性,事实上,当一个游手好闲的人是余华写作的最初动因)。
活着真好
作者在将这个作品雕琢之前,可能称不上是在创作。在余华的创作陷入低迷的时候,写作其实仅仅是一种习惯而已。《活着》是一篇在随意中完成的小说,对于读者和作者而言,与所有好作品一样,是一种偶拾,或者是一个运气。
《活着》是一篇读起来让人感到沉重的小说。那种只有阖上书本才会感到的隐隐不快,并不是由作品提供的故事的残酷造成的。毕竟,作品中的亡家,丧妻,失女以及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样的故事并不具备轰动性。同时,余华也不是一个具有很强煽动能力的作家,实际上,渲染这样的表达方式是余华一直所不屑的。余华所崇尚的只是叙述,用一种近乎冰冷的笔调娓娓叙说一些其实并不正常的故事。而所有的情绪就是在这种娓娓叙说的过程中中悄悄侵入读者的阅读。这样说来,《活着》以一种渗透的表现手法完成了一次对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
在后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以现实主义为标榜的中国主流文学评论,对《活着》给予了尖锐的批判。例如:认为作者将主人公富贵最终的活着类比为一种类似牲畜一般的生存,并予以唾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尤其是当海外市场对《活着》给予了高度的评论评价后,有关《活着》的另外一些见解渐渐出现。例如:《活着》是繁花落尽一片萧
瑟中对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富贵的命运昭示着人类苦苦追寻一切不过虚妄而已,结尾那个与富贵同行的老牛暗示一个另高贵的人难以接受的事实:其实人真的只是一种存在,它和万物一样并无意义。追寻,探究的本质不过是一个大笑话而已等等。
事实上,后一种可能是非常大的,因为余华在冰冷中叙述残酷是他的拿手好戏。他就象一个熟练的外科医生慢条斯理地将生活的残酷本质从虚假仁道中剥离出来一样,《活着》用一种很平静,甚至很缓慢的方式,将人们在阅读可能存在的一个又一个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幻想逐个打碎。这样就会有一个结局:人们就对此书留下深刻了印象。因为阅读是一次心理的恐惧经历。
实际上,这又暗示了中国文学的另外一个事实:以现实主义做口号的现实主义其实是最不敢面对现实的。比如:本质上,人活着本身除了活着以外,并无任何意义。那么如果一定要赋予意义的话,那么唯一可以算作意义的,恐怕只有活着本身了。《活着》的伟大感可能恰恰源于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