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略的经典
——赏析《琵琶行》中的环境描写
  香山居士一曲《琵琶行》传唱千载而不衰,人们大多或为其中传神的音乐描写所折服,或为“天涯沦落”的感怀而唏嘘不已,其实这首诗中着墨不多的三处环境描写也是各取其妙,十分精彩,但是这些经典描写却常常被人们忽略。
  第一处是开篇第一句。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先写送别之事,然后以景衬之。事是此句的魂,景则是此句的韵。
 “枫叶”“荻花”俱是秋的标志。“枫叶”又称“霜叶”,据其秋日因霜染红而得名,杜牧便有“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句子.但这叶子虽红却透着秋日的清寒,因此“枫叶”常用来表达凄冷、悲伤的情感。张继《枫桥夜泊》中就有一句诗“江枫渔火对愁眠”,由此可见唐时南方江边码头常能见到枫树。而荻花更是水边特有之物,状似芦苇,秋日飞花江上,因此具有飘泊之感。
  “秋瑟瑟”形容的是风吹枫叶荻花的声音,这是以声写形的妙笔,耳闻其声,秋风中枫叶簌簌欲坠,荻花飘荡飞舞之景也便历历在目了。
  “枫叶荻花”与“秋瑟瑟”并不构成完整的句子形态,连词、介词、动词都被省略,宛如挥洒自由的写意,不粘不滞,由象而生境,境生于象又超乎象。一句“枫叶荻花秋瑟瑟”遂将“天涯人”的飘泊零落衬托得更加孤苦凄凉,形象鲜明,可说是在叙事之中平添了几分画意。
  第二处是第一段的第三句“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原本俱是天涯沦落之人,又无管弦助兴,更添谪居之痛,因此说“醉不成欢惨将别”。别离之痛难遣,着一"惨"字,原已明了,但紧接着一笔环境渲染“别时茫茫江浸月”以“茫茫”二字将这惨痛之情弥满到整个江面。
    当然“别时茫茫江浸月”这句中最奇的要算是“浸”字。
  按照常理月光投射到江面,江水应是倒映着月影,因此常规的说法应是“别时茫茫江映月”。“浸”改成“映”虽说符合事理了但却觉得失去了韵味,这是什么原因呢?
  初唐的王昌龄有两首送别诗也写到了"江月",一首是《送李十五》,其中有一句是“天长杳无隔,月影在寒水”,另一首是《送刘十五之郡》,其中也有一句很相似的句子“扁舟事洛阳,窅窅含楚月”。“月影在寒水”一句中的“在”和“窅窅含楚月”中的“含”就都有蕴于其中的意思,是“江浸月”的雏形。原来古人写景重在写意,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彩”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这一句"别时茫茫江浸月"写的是作者眼中之景,更是作者心中之景。
  “江浸月”正是沦落人“惨别”之苦难遣难抑的复杂心境的写照,正是所谓情景交融的妙笔,岂是“江映月”的平板描画所能替代的呢?
  第三处是第二段的最后一句“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这处环境描写出现在琵琶女一段动人的演奏之后。此段中乐天先生极尽描写之能事来渲染这段演奏:以声绘声,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佳句;以形绘声,如“幽咽泉流冰下难”的妙笔;以无声衬情韵,如“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绝唱。演奏如此,效果如何呢?仅一句“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东船西舫悄无言”写的是听众沉浸在音乐之中,因此舫船之间悄无声息,这是听觉方面的描写;“惟见江心秋月白”则是视觉方面的描写:但无论是听觉方面还是视觉方面都给人以余音绕梁之感,可以说是得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妙处.
安徒生童话简介  “惟见江心秋月白”既是听琴时的环境又是听琴者的心境,其中“惟”字与“白”字用得尤其出。
  “惟”字表面是视线集中,形成特写画面,实则是听者心无旁鹜,沉于乐曲之中的单纯心境的写照。
  “白”写的是月光清辉,也是听者心境清明的写照,又与前文“举酒欲饮无管弦”时“江浸月”的凄清难遣形成呼应,由此显现琵琶女雅乐之功效。
  以上分析的三处环境描写都是情景交融的好范例,多吟咏,多体会,多分析这样的句子就会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就会提升学生对祖国语言的审美感悟水平.
 
文本细读的内涵及方法
摘要:目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学生阅读文本浅表化、粗略化的现象,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回归文本细读。文本细读是课堂教学的前提,是课堂教学的精彩之源。本文分析了文本细读的内涵并介绍了文本细读的方法。
环境描写的段落关键词:文本细读;内涵;方法;注意点
作者简介:沈娟,任教于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第一中学。
        一、文本阅读的问题
        属蛇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文本一般要经过四个层面:一是基本内容,即写的是什么;二是思想情感,即表达了什么;三是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即语言文字背后的东西;四是语言表达,即怎样写的。从实际情况看,大部分的教学能达到第一、二个层面,少部分的教学能真正进入第三、四个层面。
        那么如何引领学生走进第三、第四个层面?从阅读方法上讲,第一、二层面用粗读法即基本可以达到,而第三、四层面则只有细读文本才能达到。而目前的课堂阅读教学,恰恰存在着学生文本阅读浅表化、粗略化的现象,表现为泛泛观览,记住了几个断续的情节
、零碎的线索、模糊的人物,就开始“小组讨论”、“情景表演”,开始“个性阅读”、“批判性阅读”,形式热闹却忽略了对文本深入细致的解读,有的甚至还出现了偏读、误读,全然不知文本深蕴的涵义,工巧的辞章,美奂的文采。这般阅读,到头来终究于事无补、于己无益,害处非浅。
        阅读教学中学生文本阅读的问题该如何解决?笔者认为还是要用真功夫、笨功夫。所谓真功夫、笨功夫,就是要“文本细读”,这是无数阅读有成就的人的共同经验。文本细读是课堂教学的前提,是课堂教学的精彩之源。语文阅读教学要提高实效,首先就应该引导学生在文本细读上下功夫。
        二、文本细读的内涵
        文本细读,最早是作为一个文学批评的重要术语被提出的,指的是立足于文本,对作品语言、结构和细节进行“细腻、深入、真切的感知、阐释和分析”,进行“充分阅读”,对文本所蕴涵的丰富的内涵进行充分的发掘。
        阅读教学中的“文本细读”的内涵又是什么呢?用叶圣陶先生的话说是“字字未宜忽,语
语悟其神”;吕叔湘先生则说:“文本细读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南帆先生说:“文本细读就是沉入词语”;还有其他种种生动的表述:文本细读“就是穿行在多重话语之间”,就是“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就是“逐字逐句摸索别人的行文思路”…… 
        总而言之,文本细读是指为深层领会作者匠心,从而对词句含义、结构层次、情感意境、写作手法等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细细咀嚼的一种阅读方法,它力求从简约的文字材料中捕捉丰富的信息,开掘更多的美点和亮点。
        借助文学理论为我们提供的方法和视角,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际中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让学生更多地体味语言文字的滋味,感受语文的魅力,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下面就谈谈这方面的一些经验,不当之处,恳请指正。
        三、文本细读的方法
        1.沉入词语销售人员岗位职责
英语四级范文        对学生而言,由于阅历、基础和文本解读力、感受力的局限,有时很难到走入文本的路径,只靠经常“模糊意会文本”,会游离于文本,会影响他们语文素养的提升。那么,文
本细读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在哪里?笔者认为首先应该是词语,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词语是文章构成的基本单位,细读词语、沉入词语是走进文本的捷径。我们在备课过程中要仔细寻能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词语。下面是贾平凹《月迹》的一个片段:
        我们就坐在沙滩上,掬着沙儿,瞧那光辉,我说: 
        “你们说,月亮是个什么呢?” 
        “月亮是我所要的。”弟弟说。 
         “月亮是个好。”妹妹说。
        如何走进文本、走进人物以及作者的情感世界?笔者抓住了一个词语——“好”设问:为什么说月亮是个“好”呢?月亮好在哪里?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解读: 
        生1:月亮是光明的,玉玉的,银银的,是柔和的,皎洁的,很美丽。
        生2:月亮是神秘的,月宫有漂亮的嫦娥,芬芳的月桂。
        生3:月亮明明只有一个,却无处不在,这在小孩眼中是非常神奇的,它是神奇的大自然的一种展现。
        生4:月亮是如此慷慨,她可以让每一个人都拥有她。
        生5:月亮引发孩子们的好奇和探索,给了孩子们以丰富的想象,给了他们满足,所以是个“好”。
        ……
        一个“好”字,让学生感受到月亮的美好,自然的神奇,孩子们语言的稚拙,感情的真挚,内心世界的纯洁丰富,学生们看到了文本中折射出的美的光辉。笔者看到了学生们头脑与心灵的光辉,而这种效果,就是细读词语、沉入词语带来的。
        2.挖掘细节
        在对文本进行细读时,除了对文章的语言进行玩味、推敲,文本中的某些细节也是我们值得发掘的点。细节可以是一个标点,一点变化,一处矛盾,一个创意……
        比如茹志娟的《百合花》,我们读下来会觉得“清新俊逸”,齿颊留香,回味无穷。那么这种美感来自何处?学生当然明白来自那位“十八九岁”的小战士,他热爱自然,他关爱战友,他舍己救人,崇高伟大;还来自那位“新媳妇”,她顾全大局,对解放军有骨肉挚情。但是,笔者认为这些还不足以诠释《百合花》的独特之美。于是引导学生进一步细读作者的匠心和创意:两个人物的共同点都是年轻,那么让人物年龄改变一下行不行——新媳妇换成老妪,小战士变成壮年?学生们顿时领悟到,《百合花》之美不仅来自崇高,来自军民鱼水情,还来自生命,来自人性,生命是那么灿烂,人性是那么纯洁。
文本细读让我们挖掘出更多的美点和亮点。
        3.投入情境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要“潜心会本文,入境始与亲”; 鲁迅有言:“把自己放进去。”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走进人物的心中,就要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文字描写的内容,借助于自己的想象、联想,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并且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你是文中的“他”,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只有这样,才能“细腻、深入、真切地感知”文本,更好地体会文中人物微妙的感受、心理的变化、情感的起伏。乘胜追击的意思
        比如小说《故乡》一文中,写到“我”回到阔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见到了少年时代的好友,兴奋地喊道:“啊!闰土哥,——你来了?……”可“我”分明听到的是一声恭敬的“老爷”。分析到此,笔者让学生把自己放进小说中去,想象并思考那时那景中,“我”的感想会如何呢?
        一阵寂静之后,一学生说了下面这段话:耳听一声刺耳的“老爷”,看着昔日的伙伴眼前却饥寒交迫的闰土,我的心被深深地刺了一下,我多想对闰土说:“闰土啊,闰土,你还记得从前吗?皎洁的月光下,我们一起捉猹;冰天雪地上,我们共同捕鸟;在海边,我们一起看海;在沙滩上,我们一同拾贝壳,看跳鱼儿跳。一切的一切,我还是记得清清楚楚,记得那时健康活泼的你,记得那个把友谊放在第一的你,记得那个我视为最好伙伴的你。今天,我多想听你喊我一声‘迅哥儿’,可你却分明喊了我一声‘老爷’;我多想再次和你谈谈儿时的乐趣,可你却拉着水生要他向我下跪。你变了,你的人、你的心、你的一切都变了。闰土哥,你怎么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