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 道
本版主持/王建锋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单元设置有三种类型:读写单元、活动单元、整本书阅读单元。比之于旧教材,占比较大的读写单元变化很大,一线教师在具体操作时明知该用新教法,可却跳不出单篇教学的模式。一段时间下来,既耗时费力,又引不起学生的兴趣,穿新鞋走老路,难免有所不适。基于此,笔者拟结合项目学习的“任务驱动”“以终为始”“情境学习”“整体学习”等特点,探索统编高中语文教材读写单元的项目设计策略。
一、依托单元任务,整合听说读写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读写单元主要有四大板块:(1)单元导引。阐明单元主题和基于这一主题选文的意图,提示学习目标。(2)文本阅读。一般设3课(偶有4课),除传统意义上一篇一篇的课文,更有某一主题及某一文体下的文章。有的一课2篇,有的一课3~4篇。(3)学习提示。附在每一课之后,主要交代写作背景,概括主要内容,提示学习方法,指引课外阅读,拓宽阅读视野。(4)单元学习任务(选择性必修教材中为“单元研习任务”)。一般设三个活动,依次为主题探究、文本赏析、写作练笔。
其中,单元学习任务是统编教材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一大亮点,也是引领语文教师探索新教法的一个导向。这种以单元学习任务和学习提示代替课后作业的编写形式,凸显了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倡导任务驱动下的整体学习,体现了文本学习与现实运用的有机融合;更主要的,是在极力摒弃语文教学的碎片化解读和机械刷题。对于这些变化,建议参照项目学习“以终为始”的理念,预设与学习目标相匹配的项目作品,引领学生完成任务驱动下的融研读、活动、写作、展示为一体的系列学习行动。
1.前置单元任务,明确学习目标。
比如,在开启第一单元学习之始,应先告知学生:学习本单元将独立完成至少两首“青春”诗歌;需在经历自主探究、
同伴合作的基础上,完成“青春”诗集。具体阐述如下:(1)阅读一组“青春”主题的文章,能抓住关键词句,从语言、形象、情感等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能结合作品创作年代和作者生平,理解“青春”内涵,把握诗歌运用意象抒发情感的手法;能恰当选用艺术化的语言表情达意,完成诗歌创作。
(2)重新审视“青春价值”,随手记录“青春”倩影,自主完成至少两首“青春”诗歌;和同伴合作,精心制作班级青春主题诗集,并想办法让更多的人看到。(3)建议学时:两周。
这里,将驱动任务与学习目标有机融合,既让学生明确本单元将要学习两个核心概念“青春”和“诗歌”,更让学生知道学习这两个概念的路径是解读“青春”诗歌与小说,完成“青春”诗歌创作。其中,目标(1)侧重文本解读,主要是品读“青春”诗文,学习在品味鉴赏中习得诗歌创作的方法;目标(2)侧重知识迁移,引领学生关注生活,捕捉身边的“青春”,完成诗歌创作。同时,明确告知学生学习时间是两周。
2.分解学习任务,重视过程习得。
项目学习倡导以驱动任务牵动整个单元的学习,但在具体实施时,不可直奔任务终点,僵化为只为完成任务的学习。要重视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和再创造,关注学生能否深入思考所学概念(或问题)的意义及价值,是否真正探究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更主要的,还要看学生能否将当下所学用来有效解决未来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比如,对于第一单元的学习任务,可分解为如下活动(见下页表1)。综观表1,这四个活动,既对照教材呈现的学习任务,又有灵活处理。意在通过贴近学生实际的系列活动,引领学生调动生活体验,完成个性化解读,经历由理解到运用、由课内到生活、由单一到多元的完整的学习过程。
◆聚焦课改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读写单元项目学习设计策略
(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12)
吴素荣
摘 要:针对一线教师教学统编高中语文教材读写单元的困惑,在分析读写单元编排特征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学习的“任务驱动”“以终为始”“情境学习”“整体学习”等特点,探索依托单元任务整合听说读写、创设真实情境促进深度学习、用好经典例文落实文教学、重视评价激励强化成果运用的项目设计策略,引领一线教师走出困境,探索与学科素养匹配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统编教材;读写单元;项目设计
——以必修上册第一单元“青春的价值”为例
本版主持/王建锋论 道
二、创设真实情境,促进深度学习
1.情境贴近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
对于表1的系列活动,并不是生硬地交给学生去完成,而是要有意穿插相关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比如,在单元学习初始,结合学生刚刚步入高中生活的实际,可设计如下情境:
亲爱的同学,开始本项目的学习,也就开启了人生新的旅程。学习本单元的五首诗歌和两篇小说,青春的你将与“青春”的美文不期而遇。你将和意气奔放的伟人激扬文字,还会与赤诚奉献的民主战士创造光明;你能嗅到“百合花”的馨香,还将感受“香雪们”的纯真和质朴。完成本项目,风华正茂的你将重新审视“青春”的价值,反思过往,把握当下,用你喜欢的方式,点燃青春,放飞梦想,在你人生的黄金时段,留下“青春”的诗篇。
又如,在完成活动一“领悟‘青春’内涵”的“反思与创造”环节时,为激发学生结合自身体验思考“青春价值”,可设计如下具体情境:
同伴王海说:“我当初申请入团完全是因为好奇,入团申请书都是别人代写的。”你当初是出于什么动机申请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假如让你重写一份入团申请书,你打算怎么写?
青春的诗歌通过这些基于生活真实的活动,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深入思考,实现文本学习与现实生活的深度融合。
2.情境基于学科特点,提升学生素养。
项目学习的情境创设伴随学科学习,并服务于教学。设计时,要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创设促进
学生深度学习、完
活动思维训练学习探究
活动一:领悟“青春”内涵提炼与探究
1.多种形式阅读本单元的五首诗歌和两篇小说,随手圈点批注。
2.把握文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文大意。
3.结合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深入领会不同作品传达的“青春”价值。尝试用下面的句子开头,写出在
文本中读出的“青春”内涵。
青春是一幅多彩的画面,每个人都是画里的风景。
青春的;
青春的郭沫若;
……
反思与创造
1.结合从文本中读出的“青春”内涵,回忆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以来印象极深的几件事,反思哪些
有意义,哪些有遗憾。取出自己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徽,把最想说的话说出来。2.假如让你重写
一份入团申请书,你打算怎么写?
巩固与提升
完成单元学习资源【学业测评】(一)“基础与积累”,通过查阅资料,自主评价。(说明:【学业测评】中的“基
础与积累”,主要为学生自主解读文本服务,题型多为字词读音辨析与意义解释,以及对文章主要内容
的理解和作家作品的相关情况。)
活动二:品读“青春”美文鉴赏与评价
1.勾画《沁园春·长沙》等五首诗歌中最能体现青春价值的语句,理清脉络,把握意象内涵,感悟诗人情感。
重点赏读《沁园春·长沙》。2.品读小说《百合花》和《哦,香雪》,抓住主要情节和重要细节,体会主
人公身上展现的青春美和人性美。
合作与探究
1.请与同伴合作,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角度,思考一首好诗应具备的特征。以“我心目
中的好诗应该是这样的”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阅读随笔。2.任选一首诗歌,从语言、构思、形象、
意蕴、情感等角度,写一段300字以上的赏析文字,充分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体会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
获得审美体验。
巩固与提升
完成单元学习资源【学业测评】(二)“阅读与鉴赏”,通过小组讨论和老师评价,梳理归纳,巩固提升。(说
明:【学业测评】中的“阅读与鉴赏”,主要为学生赏读文本服务,题型多是文章脉络梳理、重点词句赏析、
人物形象分析、写作方法运用、情感表达等。)
活动三:捕捉“青春”倩影观察与体验
1.留意同伴日常生活的言谈举止,捕捉“青春”倩影,用镜头或文字及时记录。
2.选择你捕捉的一两个画面,
运用学到的诗歌创作方法,创作1~2首诗歌。
整合与创造
1.先在小组内互相修改,然后选出最佳作品全班汇总并归类,准备制作班级青春主题诗集。
2.全班同
学合作,共同设计班级青春主题诗集,准备公开发表。3.请为班级青春主题诗集拟写卷首语。
巩固与提升
完成单元学习资源【学业测评】(三)“创作与运用”,通过小组讨论和老师评价,归纳诗歌创作技巧。(说
明:【学业测评】中的“创作与运用”,主要为学生写作练笔服务,题型多是阅读中延伸的微写作(如仿写、
情景对话、心理活动描摹、研究报告、读后感、图表解读等)以及定期的大作文。
活动四:展示“青春”作品展示与评价
1.结合你在本单元学到的诗歌创作方法,参照诗歌创作评价表及同学的建议,认真修改自己的作品。
2.与
同学策划组织一次“青春诗歌朗诵会”,最好邀请有关专家和你的爸爸妈妈一同参加,用你青春的美诗,
来一次青春碰撞!3.活动结束后,虚心听取专家、家长、老师和同学的评价,再次修改作品,并配上
合适的图片,准备发表在班级青春主题诗集上。
质疑与提升与同伴合作,对班级青春主题诗集提出修改建议,并在征求老师、同学的意见后再一次修
改。
运用与创造
1.多渠道公开班级青春主题诗集,及时关注留言,尤其要关注来自不同年龄段的读者对于青春的理解,
归类整理,探究青春价值。2.尝试用诗歌的形式记录本次活动,完成青春诗歌再创作。
表1 必修上册第一单元项目学习活动
论 道本版主持/王建锋
成元认知的有意义的情境。
比如,在完成活动一“领悟‘青春’内涵”中的“反思与创造”环节时,为启发学生多向思维,还可设计如下情境:青春年少的你,可曾认真思考过“青春”的含义?在你的心目中,什么样的青春最美?是教室里的题海搏击,还是操场上的百米冲刺?是把青春交付理想的执着,还是让劳动装点青春的坚守?是踏实肯干、积极上进的坚韧不拔,还是乐观自信、勇于担当的拼搏奉献?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狂妄不羁,还是“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踏实进取?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
步从头越”的从容自信,还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情怀?是青春年少的热血与激情,还是千帆过尽的豁达与知足?
又如,在活动三“捕捉‘青春’倩影”的“观察与体验”环节可创设如下具体情境:
青春无时不美妙,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校园学习的一点一滴,看似平平淡淡,实则编织了青春最美的画卷。请留意你和同伴日常生活的言谈举止,用镜头或文字及时记录。
这一情境的创设,既为下一环节的诗歌创作打下了基础,又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领会“创作源于生活”的内涵。
需要注意的是,语文学习必须回归阅读,所创设的情境必须与语文学习紧密相关。要在活动中不断强化阅读欣赏、梳理探究、表达交流等最基本的语文活动。
比如,活动二“品读‘青春’美文”的“合作与探究”环节的情境设计:
请与同伴合作,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角度,思考一首好诗应具备的特征。以“我心目中的好诗应该是这样的”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阅读随笔。
这种基于学科思维真实的情境,既能引导学生探寻诗歌创作的普遍规律,又能促进学生梳理诗歌创作应注意的主要事项,更能调动学生对重要概念的深度理解和迁移运用。
三、用好经典例文,落实文教学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里,任务统领下的文阅读也是一大特。文阅读中,如何充分发挥经典例文的作用,如何整合和提炼核心知识,很值得一线教师深思。
1.重视经典例文,领悟方法要领。
第一单元第1课《沁园春·长沙》是精读篇目,也是写景抒情的经典篇章。学习时,至少需要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诗文大意,结合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梳理作者重游橘子洲时“看”到的景物和抒发的情感。第二课时,由“看”和“恰”总领的内容入手,分析作者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等不同角度选了哪些景物,如何运用远近相间、动静结合的手法进行重点描绘,如何在描摹景物中表达情感;同时,还要注意“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等细节,品味体现“同学少年们”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青春之美。要在反复阅读中让学生从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领悟诗歌运用具体意象抒情达意的手法,在品味鉴赏中领悟诗歌创作要领。
2.尝试文阅读,突出读书为要。
第一单元的第2课和第3课均以文呈现。如果依旧一篇一篇地教,势必影响教学进度,而这也不是统编教材所倡导的,需依据文本特点和学生需求灵活处理。
比如,第2课的四首诗,《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和《红烛》是精读,《峨日朵雪峰之侧》和《致云雀》是选读,但它们都有抒情脉络清晰、意象内涵丰富、情感抒发巧妙的特点。解读时,可以将四首诗整合起来,从语言、构思、形象、意蕴、情感等角度设计一组问题,先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完成“我心目中的好诗应该是这样的”的阅读随笔;然后让学生任选一首诗歌写一篇赏析文字,在品味鉴赏中充分认识诗歌的美学价值,体会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而对于第3课的两篇小说,可在通读的基础上抓住重要细节,改写为青春诗歌。至于小说阅读方法的指导,可以在后续小说阅读单元中重点学习。
这样整合后的单元学习,既学有重点,又能很好地解决学生读书时间少的问题,能让学生有更充足的时间阅读与本单元学习目标密切相关的更多资源。如诗歌赏析方面的《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青春内涵理解方面的《青春》(塞缪尔·厄尔曼)和汪国真诗集《年轻的思绪》,还可完成单元学习资源【学业测评】里的相关训练。
四、重视评价激励,强化成果运用
项目学习不仅强调学科知识的习得,更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除了传统的纸笔测试,还需要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机融合。
1.多样评价,引领过程习得。
项目学习中的自主学习、信息收集、资料整理、团队协作、问题解决、倾听交流、作品展示等活动大多是动态的、生成的、体验性的、非标准化的,所需的评价方式也应是多样的。
比如,学习第一单元,不仅要评价学生创作的青春诗歌的优劣,还要评价学生如何领悟青春价值、如何借鉴名家作品创作青春诗歌、自主探究时用了哪些方式、小组合作中有哪些贡献等。要通过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将课程目标与知识建构有机融合,引领学生经历真实而持续的学习过程,完成优质而高效的学习产品。
2.有效评价,催生优秀成果。
要设计系统而多元的评价指标,让具有不同特长的学生有更多的成功机会。具体做法有:
(1)对照项目作品与学习目标有效评价。可从学习目标推及项目作品,评价学生的项目学习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
比如,对于第一单元的诗歌创作,可以通过《“青春”诗歌创作评价表》(见表2)进行评价。
本版主持/王建锋
论 道
表2 “青春”诗歌创作评价表
评价角度评价指标
值评价者自评同伴评师评
内容以“青春”为话题,真实展示你及同龄人的风采。5分
意象意象选择准确,能恰当地
表情达意,极好地调动人们的情感体验。
5分
表达细节逼真;语言凝练,能
恰当使用修辞手法,富有“诗味”。
5分
结构脉络清晰,富有节奏感,能突出诗歌的韵律美。5分
情感能在诗歌创设的意境中融
入自己的情感体验或思考感悟。
5分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评价表应在学生创作诗歌前呈现出来,既作为同伴和教师评价作品的标准,也应是学生自主创作诗歌时努力的方向。
(2)重视阶段性成果。项目学习的阶段性成果可以出现在入项阶段、实施阶段和出项阶段;可以是作品初稿,也可以是终极作品;可以由个人完成,也可由团队完成。对阶段性成果的评价,能让教师及早发现学生的失误或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同时,还可提醒学生加快速度如期完成。阶段性成果的样式也依学习需求而定,如第一单元系列活动中的青春内涵提炼、入团申请书写作、小测验、阅读随笔等。
(3)扩大产品影响。对于学生的项目成果,最好选择重要的场合进行展示,最好有来自班级以外的更
多观众,想办法激励学生认真呈现学习成果,更加重视学习过程。如第一单元展示环节的“青春诗歌朗诵会”,可有意邀请专家、家长来参加,并要求活动结束后倾听他们的评价,修改完善,以及多渠道公开,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更深入、更有效、更有意义。
【本文系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规划课题“基于读写的语文项目学习探索研究”(课题编号:GH-19345)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巴克教育研究所.项目学习教师指南——21世纪的中学教学法[M].  任伟,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关于“语文学习任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以下简称“2017年版课标”)有如下表述:“从祖国语文的特点和高中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出发,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若干学习项目组成学习任务”。任务教学“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通过主题阅读、比较阅读、专题学习、项目学习等方式,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整
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1]
。这些表述指明了语文学习任务
设计的思想、路径和方法,其中“项目”“学习项目”“项目学习”成为与“学习任务”关系密切的重要概念。那么,如何凭借作为“载体”的学习项目,通过项目化学习方式达成任务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下面结合“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设计案例展开初步分析 。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项目化学习
项目化学习是在杜威的“做中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学习者为中心、对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进行解决的学习模式;它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和发现学习理论为基础。2014年,美国著名项目化学习研究机构“巴克教育研究所”提出了项目化学习的8大“黄金标准”,覆盖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关键知识学习和理解、成功◆聚焦课改
任务教学项目化实施的初步思考
(湖州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浙江湖州  313000)
黄丽君
摘 要:语文学习任务“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通过项目学习等方式,“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整体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文章以“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为例,梳理了核心素养视域下高质量项目化学习的五个关键指标,挖掘了学习任务项目化实施的教学价值,提出项目化实施应在学习探究的持续性、驱动问题的挑战性和活动内容的语文性等方面着力。
关键词:学习任务;项目化学习;当代文化参与
——以“当代文化参与”学习任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