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
及教案(3篇)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原文篇一
春节到,人欢乐,
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
大街小巷人如潮。
清明节,雨纷纷,
先人墓前去祭扫。
过端午,赛龙舟,
粽子艾香满堂飘。
七月七,来乞巧,
牛郎织女会鹊桥。
过中秋,吃月饼,
十五圆月当空照。
重阳日节,要敬老,
踏秋赏菊去登高。
转瞬又是新春到,
全家团聚真喧闹。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内容分析篇二
《传统节日》是第三单元的其次课,是一篇语言轻快、极富韵律感,布满浓浓节日气氛的课文。课文按时间挨次介绍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和重阳节这七大中国传统节日。这连续了数千年的中国传统节日,积淀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是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课
文用简洁的语言向学生呈现了七大传统节日的习俗文化,这些习俗让传统节日变得庄重,又不失情趣,也更有仪式感,唤醒了人们内心对传统节日的敬重。
课文共八句话,前七句话每一句分别介绍了一个传统节日的习俗。其中,春节、元宵节、清明节是春天里的节日;端午节、乞巧节是夏天里的节日;中秋节、重阳节是秋天里的节日。第八句话与第一句话前后照应,表示新的一年的春节又来了。全文语言三字一顿,七字一停,读起来长短不一,很有韵律感,朗朗上口,学生乐读易记。
协作课文内容,文中安排了两幅插图:一幅图是几位小朋友欢天喜地贴窗花,一幅是几位小伙子锣鼓振天赛龙舟。那喜庆颜开的眉眼,那尽情挥舞的手臂,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喧闹、喜庆的节日气氛。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传统节日》课文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学问技能】
1、指导学生熟悉“传”“统”等11个认读字,会写“贴、街”等9
个会写字。能听写课后6个词语。
关于元宵节2、连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过程与方法】
仔细观看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内容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熟悉11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按字的构造把字写端正、均匀。
【教学难点】
对传统文化产生喜爱和赞美之情。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想知道吗?板书课题:识字1(齐读)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些传统节日,分别都有哪些风俗习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评价。
3、自由读一读课文,划着出本课生字,指名读,齐读。
4、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5、(课件出示)填空:本课讲了______种传统节日,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拍手、齐读小儿歌。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
tiē jiē sǎo zhōu ài zhuǎn tuán rè nɑo
贴街扫舟艾转团热闹
(2)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自读生字。
(3)开火车读、齐读。
(4)正音,指导:“舟、转、热”为翘舌音,“扫”为平舌音,“团”是前鼻音。
(5)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
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们。如:“扫”是“扌+彐”,“转”是“车+专”,“团”是“口+才”,“热”是“执+灬”,“闹”是“门+市”,“街”是“行+圭”。
还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它们:如“贴”是“站”换掉“立”加“贝”。
还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记住它们:“丹心一点到白头”是“舟”,“苗
头不对”是“艾”。
2、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贴、街、扫、舟、艾、转、团、热、闹
学生看笔顺图,指导书写生字的笔顺,教师点拨笔画较多的字。
(2)看生字笔顺表,记忆生字笔顺。
(3)教师讲解笔画名称和笔顺,扩词。
(4)在田字格中范写,讲解每个笔画在其中的位置,学生按笔顺说说笔画名称。
学生相互沟通,教师重点指导。
“街”的中间的“圭”最终一笔是提;
“转”的第七笔是“撇折撇”,从上面一笔写下来。
“闹”里面是“市”字。
另外,“贴、扫”左右构造,左窄右宽。
(5)教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认真观看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才能把这些生字写美观?
(6)展现学生作业,点评优缺点。
(四)准时训练、当堂达标:
1、同学们,同学们读完儿歌,你们熟悉许多我国传统节日,请你们借助拼音,再读读这些词语,比一比,看谁能把这些字音读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