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阅读训练
专题四  状物类文章阅读
状物文章,就是把事物的形状、颜、性能等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一般分为状静物文、状动物文和状植物文。如介绍长城的位置和构造特点的文章,属状静物文;介绍燕子的外形特点、飞行特点和停歇特点的文章,属状动物文;描写杨梅的形状、颜和味道的文章,属状植物文。在答题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寻突破点:
一、弄清描写顺序,把握整体印象。“状物”要言之有物,还要言之有序。状物文的描写顺序,或者是按从概括到具体的顺序写,或者是按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写,或者是按总一分-总的顺序写。就全篇而言,写静物一般按样子、结构、用途的顺序;写动物一般按外形、动态、习性的顺序;写植物一般按形状、颜、味道的顺序。
二、抓住重点语段和精彩片段描写。在状物类文章中,常有一些重点语段和片段描写。在这些地方常有一些好词和重要语句,我们要认真体会其中的含义和妙处。在题目中常出现针对重点语段的理解词语、选择恰当的词语、画出重点词语或重点句子等题型,当我们真正读懂了这些重点部分的时候,做起题来自然就容易一些。
三、抓住事物特点,理解写作目的。状物的文章,总是通过对个体形象的描述,突出物体的特点,表达思想感情,达到写作的目的。这就是常说的托物寄情、托物寓理或托物言志。我们阅读时,就要透过表面现象去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体味作者寓什么理,寄什么情。如《竹》一文中,先叙述竹的用途,再叙述竹的生长,最终为了表达竹的精神。
四、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层次。在文章结构方面,这类文章通常采用按事物不同方面的特点来安排材料的方法,还经常采用“总——分”“分——总”“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安排内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竹,是极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青青翠竹,全身是宝;竹杆既是
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编织竹器;竹沥
和竹茹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翠
竹真不愧是“绿的宝矿”。然而,我更欣赏竹子那种
顽强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它和松、梅被人誉为
“岁寒三友”,历年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
艺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竹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土,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暑往冬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我想,竹子品格体现的不正
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作为我们每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
精神吗?
1.“息”字的解释有:①呼吸时进出;②停止;③消息;④利息。文中“息息相关”
的“息”应取第________种解释。“自强不息”的”息”应取第________种解释。
【答案】①  ②
【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要在联系上下文的基础上去理解。“息”字的解释有:
①呼吸时进出;②停止;③消息;④利息。“息息相关”的意思是彼此呼吸都相互关联,
形容关系非常密切。“息”应取第①种解释。“自强不息”的意思是自觉地努力向上,永
不松懈。“息”应取第②种解释。
2.这段短文写了竹子的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重点写了竹子的________。
【答案】用途  生命力  顽强生命力
【解析】本题考查梳理文章内容。应先通读全文,然后分层解读。“青青翠竹,全身
是宝……翠竹真不愧是‘绿的宝矿’”写的是竹子的用途。“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
余寒时……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写的是竹子的生命力。重点写的是竹
子顽强的生命力。据此作答即可。
3.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用途写了竹子“全
身是宝”。
【答案】建筑材料  造纸原料  编织竹器  药用  竹笋可食
【解析】本题考查梳理文章内容的能力。应结合上题的方法解答。通过阅读、分析“青青翠竹,全身是宝……翠竹真不愧是‘绿的宝矿’” 即可得出答案。
4.“岁寒三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松  竹  梅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它和松、梅被人誉为‘岁寒三友’”即可得出答案。
5.出表现竹子强大生命力的语句;写出作者由竹子引起的联想。
【答案】表现竹子强大生命力的语句: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土,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暑往冬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作者由竹子引起的联想:我想,竹子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作为我们每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即可得出答案。
6.“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这是一个________句,突出了竹子的品格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反问  不屈不挠,自强不息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及其作用。“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是一个反问句。反问句就是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强,更能引起人们的思考。这句话突出了竹子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品格。
7.读完全文,说说短文的中心思想。
【答案】通过对竹子的赞美,歌颂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旨。文章主旨也叫文章的中心思想,指的是作者的写作意图,它通过文章的字词句段表现出来。文章的中心思想有的明确说出来,稍加分析,即可得出。有的文章中心思想暗含在文章之中,没有明确说出来,需要读者深刻体会。掌握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就能根据文
章的特点,熟练地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读完全文,短文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对竹子的歌颂,歌颂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秋的赞歌
①踩着满径的黄叶,裹着一路的菊香,秋姗姗(shān)而来,叩(kòu)响了秋天的大门。
②它从一片绿里带黄的落叶中潜入,驱散夏季的酷热。它是那高远澄静的天空,它是那纤尘不染的池水,它是那缠绵悱恻(fěi cè)的雨丝,它是那皎洁无比的满月……
③九月的初秋,仍有着夏的余韵。蛙声虫鸣逐渐稀落了,只有寒蝉依然在柳树上鼓噪着它的乐章。水面残荷点点,成熟了的莲蓬开始从夏日的梦中醒来。玖瑰和月季仍然吐着芬芳,在渐冷的秋风中延续着青春的美丽。桂花开了,在疏朗的月夜中散发着阵阵幽香。
④南飞的雁儿掠过蔚蓝的天空,在人们心中划出秋的痕迹。风渐渐大了起来,卷起干枯的黄叶,蝴蝶般地飞旋着,仿佛纷纷坠落的音符,装点着清冷的秋晨。阳光照在蜷缩起来的枯草上,倦倦的,添了几分秋的寒意。霜花在静谧(mì)的夜晚走进了庭院。早晨起来,屋顶上,草地上,到处白花花的一片,窗户上蒙着一层白气,为调皮的孩子们提供了一块一展画技的地方。时不时地落些秋雨,细细的,
绵绵的,那缥缈的游丝蒙着游子的心。“一阵秋雨一阵凉”,一天天地,秋向深处走去,奏响了冬的序曲。
⑤菊花却在这寒风中笑着,闹着,舞动着绚丽的花瓣,有的若绿波微微,有的像玉指纤纤,清淡疏朗,仪态万方,它们各展其貌,热热闹闹地打扮着秋天。枫树也擎(qínɡ)起了火炬,层林尽染,漫山红遍,那火热的彩点燃了生命,也点燃了秋天。松柏翠绿依旧,沉稳地微笑着,注视着这并不缺少彩的秋。
⑥似乎离秋最远的是春了,然而春天也派来了使者,参加秋的盛会。瞧,春天播种下的希望如今都已成为收获。那沉甸甸的金穗,那饱满硕大的果实,无一不在向人们炫耀着这个流光溢彩的季节。在秋风里,丰收是金的,喜悦也是金的。
⑦秋天,对于充满热情的人来说,是个美丽可爱的时节。它兼容四季,又有着自己的个性,它深沉中透露着成熟,冷峻中洋溢着热情。
⑧随着落叶飘逝的每一个秋天,都为热爱它的人们留下了一份金的礼物。我祝福秋天……
1.文中说“它(秋天)兼容四季,又有着自己的个性”。说它兼容四季,是因为秋天里有夏天的感觉:九月的初秋,仍有着夏的余韵;秋天里有冬天的感觉:_______________ _____;秋天里有春天的感觉:
_______________。说它有着自己的个性,是因为它_______ _________。(用短文中的语句填写)
2.作者选取了很多景物表现秋的特,你最喜欢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景物),文中是这样描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____的描绘,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4.描写秋的诗句很多,课内我们学过:“可怜九月初三夜,___________________ _。”
课外我们积累了:“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____________________。”“萧萧梧叶送寒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潭面无风镜未磨。”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习题。
阅读文章牵牛花蔓
不管我的两间住室多么狭小,我还是喜欢在室内硬挤上几盆花木。只要我的眼睛接触到一点儿青葱碧绿的草木,精神就会为之一爽。不过,我养了多年山茶、白兰之类也算有名的花木,大多不成功;因为在我偶尔离家十天半月之后,回来时便多已枯萎不堪了。
无意中种上了牵牛花,当然不把它当作一回事。可是它却一蔓繁花,满窗浓绿,一株牵牛花一天可开花十几二十朵,一开就是几个月,天天如此,从不爽约,种养之法也简单不过,只要天天早晚不忘浇足两次清水就行了。它取之于人和自然的是这样少,而它报答人和自然的却是这样的多,这不禁使我对它产生了一种尊敬之情。
牵牛花的确没有特别娇艳的姿,但它的花形花,都开朗明净,朴素大方,竞是别有一番风致。尤其是那白的牵牛花,它的外形与心地都同样是那么的纯洁无瑕。
牵牛花总是迎着黎明开放,而在黄昏前萎谢。生命诚然短矣,但它却与光明同在。它为迎接光明而生,为送走黑暗而死。
但是,我发现有不少牵牛花的枯蔓,以至主蔓,一经下垂,几天之后就一定枯萎而死,决不例外。原来,它们都只能向阳、飞快地生长,万一它们因为没有附着之处而下垂时,几天后就一定自行枯萎。
我真的敬重起牵牛花来了,因为,它使我凛然地感到恐惧:啊,原来下垂就是倒退,倒退就是死亡呀!
1.文中写“我”对牵牛花的感情变化过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写本文的主要意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3自然段末句中的“心地”指的是什么?(答案不超过1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