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作文(阅读+修改课)
年级:五年级(春)第六单元课题: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备课老师:
教学目标:学习调查议论类文章的阅读方法;通过阅读让学生掌握概括文章的中心,分段并概括段意;理解文中排比句的作用。
教学重点:概括事件的能力,体会文章的中心;排比句的用法。
阅读文章
教学难点:概括段意,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奖分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工作:15分钟
1.课前沟通:检查作业,批阅P122阅读,发现共性问题。
2.课前预习:引导提前到校区的学生阅读“武器装备”部分,背诵好词佳句,并给奖卡。
第一节课:阅读课(50分钟)
第一环节:快乐阅读(10分钟)
目的:增加阅读量,拓宽视野,培养读书习惯。
导入语:“快乐阅读”天天有,每天内容各不同。我们先欣赏一个精彩片段,回答下面两个问题,抢答的方式,有积分奖励哦!(ppt3)
问题一:片段可以分成几小段?为什么?
(生:三段,远远望去;站在门口;里面的一切)
问题二:出文中的排比句,并说明其作用。
(生:使句式更整齐,有气势。强调了人物的……)
师:读完后,我们不得不为安妮的“寒酸”捏了把汗,片段以地点的转移为线索,先是远远望去,然后站在门口,最后进到里面。当在里面看到别人的光鲜时,把剧情推到了高潮。排比的用法更是恰到好处。今天就给大家推荐一本书,这本书会让你感受到生活中更多的爱和感动。(ppt4)
板书:《绿山墙的安妮》主要内容:这是一个孤儿长大成人的故事,朴实而绚丽,充满着童心和梦幻。(学生记录在课堂笔记上)
师:了解了这本书讲的故事后,故事带给你什么感悟呢?(ppt5)
安妮的天性让她赢得了友谊和真挚的爱,同时也让他人感到了温暖。我们何尝不是生活在爱与关怀的世界里。同学间的互帮互助,老师的耐心指导,父母的细微关心,邻里之间的相互谦让……这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彩,让世界充满了爱!
师:谁来读一下?
(生:......)
师:这位学生读得不错!通过安妮的故事,我们知道,生活中处处充满爱和感动,让我们做一个纯真和友爱的孩子。
第二环节:技巧点拨(20分钟)
阅读议论类文章的技巧讲解。
过渡语:现在就让我们进入本期的阅读专题栏目(ppt6)
板书:议论类文章的技巧(学生记笔记)
师:这类文章该怎么阅读呢?(ppt7)我们看一篇例文《700斤稿纸的启示》。学生速读教材P122《700斤稿纸的启示》,回答第下列问题。(ppt7)
问题一:看清针对哪个问题提出的调查议论?
(生:要成功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
问题二:了解每一段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
(生:第一段:两个实例说明世上没有“轻易的科学”;第二段:两个实例说明知识都是经过困难才获得的;第三段: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第四段: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有贡献。)
问题三:每段中句与句之间是什么联系?
(生:环环相扣,前面有些事例,后面得出结论。)
师:我们已经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接下来,看两种常见题型的答法。
1.通过事件的概括,理解文意。(ppt8-10)
(1)这篇文章举了4个事例来证明论点,这4个事例分别是什么?
生:......
师:①上海一位青年学习翻译,使用了700多斤重的稿纸。②陈景润演算用了几麻袋稿纸。③马克思写《资本论》。④李时珍写《本草纲目》。
总结:文段中事例的概括:
☆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
☆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
(2)请根据段意,用“‖”给文章分段。
生......
师:第1段(1-2自然段);第二段(第3自然段);第3段(第4自然段)。总结:议论性文章如何划分段落:
☆提出引发思考的材料。
☆对材料进行分析,说出自己的思考。
☆针对材料提出倡议或抒发感情。
2.排比句的用法。(ppt11)
用“”画出文中的排比句。
生:......
师:第三自然段第二句话。
总结:☆排比句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类似的句式组成。
☆作用:使句式更整齐,有气势。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
3.议论类文章专题。(ppt12)
板书:(1)了解议论的是什么话题。
(2)理清段落层次,理解文意体会文章中心。
第三环节:实战练习(20分钟)
1.实战练习(ppt13)
根据总结出的阅读技巧阅读《水,就这么浪费掉了》,做课后的练习,教师出示要求。
2.考点分析(ppt14)
学生默读文章,回答两个问题。(ppt15)
(1)从这份研究报告看,研究者从多种渠道搜集信息,有数据调查或数据计算,有实地考察还有网络调查。
生:......
师:文章中并没有直接给出调查方法,所以需要逐段分析,在理解段意的基础上,给出答案。
(2)从这份研究报告中看出,撰写研究报告,除了从“问题的提出”、“研究的方面”、“资料的搜集和处理”、“结论”这几个方面去写,还可以写建议与措施。(ppt16)生:......
师:结合上下文,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仔细填写。
第四环节:我的收获(ppt17)
1.知识:(1)概括段意,理解文章中心。
(2)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3)了解排比句的作用。
2.成长:与父母分享相关议论文,体验成长的快乐。
注:因为每个班级学生水平不一,教师选择的阅读文章也不同,所以,我们给所有的阅读文章都做了答案,教师可以自由选择。(答案见ppt18——ppt23)
第二节课:修改课(1小时)
第一环节:点评作文(25分钟)
一、评全班(共性的优、缺点)(20分钟)
1.修改学生错的较多的字、词、句。(ppt25)
过渡语:同学们,你们上次课写的作文初稿,老师已经批改完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看你们的作文。把你作文中的一些错字、用错的词,病句出来并改正。
生:......
师:同学们说的都不错,既然你们都知道了,希望下次不要再犯相同的错误。不要因小失大。
学生能说出的给奖励。因为加盟校各地各班情况各异,请各位老师酌情整理。2.主体内容的点评
(1)优点:(ppt26)注意:通过学生作文初稿的写作情况,请您根据自己班里的情况就全班提升较多的地方评价。
(2)不足:(ppt27——ppt30)
A.调查方法比较单一,导致结论的说服力不够。(ppt27)
师:同学们大多数能写出格式正确,内容明确,语句通顺的文章,但是,好多学生在写调查方法时,都比较单一,所以得出的结论缺乏说服力。(ppt28)师:调查方法是告诉我们研究通过哪些途径进行的,调查方法的多样性,会使研究结果更具说服力。
原:1.上网查资料
2.翻阅相关书籍
师:在文章的这部分,好多同学写的调查方法很单一,而且基本上是上网查资料和翻阅书籍。
改:1.上网、查阅书籍等
2.采访相关人士
3.设计调查问卷
4.实地考察,了解实际情况
师:通过修改后,调查方法的多样性,让我们的研究渠道多了起来,结论自然更具有说服力。
B.结论不够清晰,准确性不强。(ppt29)
师:同学们还有一个不足,就是报告最后的结论不够清晰,准确性不强,结论是过程分析的体现,也是研究报告成败的关键,所以结论一定要准确,清晰。(ppt30)原:学生不喜欢现在的课余生活,他们喜欢的是玩电脑游戏。课余的时间他们交际的范围比较窄,因为他们想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改:1.学生占用时间长的活动和最喜欢的活动是不一样的,说明学生渴望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为了学
习不得不做出改变。
2.他们希望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但平常的交际范围比较窄。
3.可以适当放松自己,在课余时间扩大交际范围,多和同学在一起。
总结:修改后的结论用分点式写出来,更清晰,并且在其中加入了作者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