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咏雪的诗句
导读:  描写雪的诗句自古以来不在少数,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唐诗三百首咏雪的诗句,欢迎参考阅读!
终南望余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城中增暮寒。
  评析:  诗题终南望余雪,即望终南山上的余雪。
  阴岭,山南为阳,山北为阴,由长安望终南山,看到的是山的北面,故云阴岭。
  秀丽的终南山北岭,峰顶的积雪就像飘浮在云端。
描写雪的诗  林表,树林上空。明,闪耀光亮,这里指积雪反光。霁,雪后初晴的景。霁,配音指雨停了,《尚书·洪范》:“乃命卜筮,曰雨曰霁。”后凡雨雪停、云雾散,皆曰霁。
  雪后放晴,残雪反射日光,照明了树林的上空,日暮的长安城,变得更加寒冷。
  应试诗,首先要切题,这首诗诗题《终南望余雪》,题眼就在一个“余”字,余雪,就是残雪。
  终南阴岭秀,这一句首先点了诗题中的地点,阴岭二字,看似随口而来,却别有匠心,从
长安望终南,看到的自然是阴岭(此岭),而也正因为是阴岭,所以峰顶的积雪化得更慢,故有残雪。首句道出余雪之因。
  积雪浮云端,积雪在云端之上,言山之高伟,这一句从上一句秀字来,又点出了诗题中的望余雪之意。
  这两句点完题意,接下来,诗的重点就在“余雪”这个题眼上了。
  林表明霁,城中增暮寒。残雪反射的寒光在树林的上空闪耀,让人有一种寒光凛凛的感觉。下雪不冷化雪冷,残雪正在融化,整个长安城都变得更加寒冷。
  霁添明,暮寒加剧,分别从视觉上和感觉上写残雪的凛凛寒,中有残雪之魂在。
  这首诗,如月吐层云,光明渐现,写得缥渺森秀,不愧是咏雪的最佳之作。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作者: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解】:  1、白草:西域牧草名,秋天变白。
  2、胡天:指西域的气候。
  3、辕门:古代军营前以两车之辕相向交接,成一半圆形门,后遂称营门为辕门
  【韵译】:  北风席卷大地把百草吹折, 胡地天气八月就纷扬落雪。
  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 好象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
  雪花散入珠帘打湿了罗幕, 狐裘穿不暖锦被也赚太薄。
  将军双手冻得拉不开角弓, 都护的铁甲冰冷仍然穿著。
  沙漠结冰百丈纵横有裂纹, 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
  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 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
  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 红旗冻硬了风也无法牵引。
  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 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
  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 雪上只留下一串马蹄印迹。
  【评析】  这是咏边地雪景,寄寓送别之情的诗作,全诗句句咏雪,勾出天山奇寒。 开篇先写野外雪景,把边地冬景比作是南国春景,可谓妙手回春。再从帐外写到 帐内,通过人的感受,写天之奇寒。然后再移境帐外,勾画壮丽的塞外雪景,安排了 送别的特定环境。最后写送出军门,正是黄昏大雪纷飞之时,大雪封山,山回路转, 不见踪影,隐含离情别意。全诗连用四个“雪”字,写出别前,饯别,临别,别后四 个不同画面的雪景,景致多样,彩绚丽,十分动人。
感谢您的阅读,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