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节气描写雪的古诗鉴赏五首
 
  _大雪节气描写雪的古诗鉴赏篇一
  对雪
  唐代:高骈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
  鉴赏
  这是一首借景抒怀之作,写得别具一格.
  诗人坐在窗前,欣赏着雪花飘入庭户,雪花把窗外的竿竿青竹变成了洁白的琼枝,整个世界都变得明亮了.于是诗人想到此时如果登上高楼观赏野景,那野外一切崎岖(qíqū)难走的道路都
将被大雪覆盖,展现在眼前的将是坦荡无边的洁白世界.
  高楼四望,一片洁白,诗人希望白雪能掩盖住世上一切丑恶,让世界变得与雪一样洁白美好.结尾一句,道出了作者胸中的感慨与不平.
  _大雪节气描写雪的古诗鉴赏篇二
  夜雪
  唐代: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描写雪的诗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鉴赏
  在大自然众多的景物中,雪可谓得天独厚.她以冰清玉洁的天赋丽质,装点关山的神奇本领,赢得古往今来无数诗人的赞美.在卷帙浩繁的咏雪篇章中,白居易这首>,既没有彩的刻画,也不作姿态的描摹,初看简直毫不起眼,但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它凝重古朴,清新淡雅.
  这首诗新颖别致,立意不俗.咏雪诗中写夜雪的不多,因为雪无声无味,只能从颜.形状.姿态见出分别,而在沉沉夜里,人的视觉全然失去作用,雪的形象自然无从捕捉.然而,富于创新的白居易正是从这一特殊情况出发,跳出人们通常使用的正面描写的窠臼,全用侧面烘托,从而生动传神地再现出一场夜雪来.
  〝已讶衾枕冷〞先从人的感觉写起,通过〝冷〞不仅点雪的存在,而且暗示雪大,因为初落雪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骤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空气中的严寒.这里已感衾冷,足见落雪已多时.不仅〝冷〞是写雪,〝讶〞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见出雪的又一特点.此句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说明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表明雪下得大.积得深,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以上全用侧面烘托,句句写人,却处处见出夜雪.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里仍用侧面描写,却转换角度从听觉写出.传来的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可知雪势有增无减.诗人有意选取〝折竹〞这一细节,托出〝重〞字,别有情致.〝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了冬夜的寂静,更主要的是表明了诗人的彻夜无眠;这不
只为了〝衾枕冷〞而已,同时也传达出诗人谪居江州时心情的孤寂.由于诗人是怀着真情实感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才使得这首>独具一格,诗意含蓄,韵味悠长.
  全诗布局井然,层层推进,从触觉.视觉.听觉三个层次叙写,一波数折,曲尽其貌其势.其情其状.结尾句以有声衬托无声,使全诗的画面静中有动.隽永清新,真切地呈现出一个万籁俱寂.银装素裹的清宁世界,诗人彻夜无眠的孤寂也表露无遗.这首小诗充分体现了诗人通俗易懂.明白晓畅的语言特.全诗诗境平易,浑成熨贴,无一点安排痕迹也不假纤巧雕琢,这正体现白居易诗歌一贯的风格.
  _大雪节气描写雪的古诗鉴赏篇三
  雪望
  清代:洪升
  寒孤村幕,悲风四野闻.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
  鸥鹭飞难辨,沙汀望莫分.
  野桥梅几树,并是白纷纷.
  赏析
  这首冬雪诗,前四句首先交代时间:冬日的黄昏,地点:孤村;接着,从听觉方面写处处风声急;继而,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溪深〞.〝山冻〞,紧扣一个〝雪〞字.后四句具体描绘雪景,以沙鸥与鹭鸶难以辨认,〝汀〞与〝洲〞不能区分来映衬大雪覆盖大地的景象,突出〝望〞之特点.〝野桥〞两句写几株梅树枝头上都是白梅与积雪,令人分不清哪是白梅哪是雪,与唐代诗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有异曲同工之妙.此诗形象生动,清新别致,可谓咏雪诗中纯属描写雪景之代表作.
  _大雪节气描写雪的古诗鉴赏篇四
  咏雪
  南北朝:吴均
  微风摇庭树,细雪下帘隙.
  萦空如雾转,凝阶似花积.
  不见杨柳春,徒见桂枝白.
  零泪无人道,相思空何益.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江南特有的细雪,诗人名为咏雪,实为伤怀.作品中所写的雪,既不是银妆素裹的旷野之雪,也不是漫天飞舞的吉征瑞兆之雪,而是江南庭院中的细雪.作者立于帘下,他的眼界也未曾超出庭院的上下前后.
  首句写风摇庭院之树,是因树动而知风,并且知是微风,显然庭树之动不同于大风下之摇动.次句的〝细雪〞与前面的〝微风〞相应,都具有江南雪景的特点.〝下帘隙〞的〝下〞,正与风之微.雪之细相应,故能从竹帘缝隙中落入.
  〝萦空〞二句写雪在空中.阶上之姿.这里的〝转〞为回环飘动之意.雪萦绕于空中如雾一样
回转不定,这种状态唯〝细雪〞才能有.因其〝细〞,故能〝萦空〞,似乎久飘不下;因其〝细〞,故迷朦〝如雾〞.〝凝阶〞与〝萦空〞相对,但见〝萦空〞,但见阶上之雪凝积如花,而不见其飘落.这与〝下帘隙〞不同.诗人立于帘下,见帘边之雪,故知从帘隙落下.
  〝不见〞二句用反衬法过渡,〝杨柳春〞是联想之景,是虚写,〝桂枝白〞是眼前之景,是实写,〝白〞字从彩上暗合〝雪〞.〝不见〞.〝徒见〞对比鲜明,突出了雪后玉树琼枝的美丽景象.其实,这两句的作用又不止于此,在〝不见〞.〝徒见〞的顿挫间还透露出诗人盼春.思春的情感信息.这一联是由写景转入抒情的关键.
  〝零泪〞二句则直接展现诗人自我.〝零泪〞是伤怀的表现.有感如此,却无人可以倾诉,故自责多情若此,无益.直以此二句表现诗人的苦寂.孤独之感.触发诗人〝相思〞.〝零泪〞的是何物,诗中没明确讲.然而从前面对雪景的描绘中可以探知他的心曲.诗中先言〝似花积〞,又以〝不见〞春与〝徒看〞相对举,雪似花而非花,今但见非花之雪,不见春叶.春花.诗人的〝相思〞,就在于为似花之雪所引起的向往,在于对〝不见〞的春之盼望,对桂枝上徒具似花外观的假象的叹惋,同时,也隐约透露出诗人对自己机遇难逢的感伤.
  _大雪节气描写雪的古诗鉴赏篇五
  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赏析
  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首>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
  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
缥缈,远离尘世.诗人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极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可是,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诗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背景越广大,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显得突出.
  首先,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平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其次,山上的鸟飞,路上的人踪,这本来是极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可是,诗人却把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平常的景象.因此,下面两句原来是属于静态的描写,由于摆在这种绝对幽静.绝对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显得玲珑剔透,有了生气,在画面上浮动起来.活跃起来了.也可以这样说,前两句本来是陪衬的远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勒个轮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费很大气力去精雕细刻.可是,诗人却恰好不这样处理.这好像拍电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写镜头,把属于背景范围的每一个角落都交代得.反映得一清二楚.写得越具体细致,就越显得概括夸张.而后面的两句,本来是诗人有心要突出描写的对象,结果却使用了远距离的镜头,反而把它缩小了多少倍,给读者一种空灵剔透.可见而不可
即的感觉.只有这样写,才能表达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给读者的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至于这种远距离感觉的形成,主要是作者把一个〝雪〞字放在全诗的最末尾,并且同〝江〞字连起来所产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