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教案
基于学生质疑修改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积累文言词汇。
2、学习白描的艺术手法,体会文章精美的语言。
3、品味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探究作者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难点:
体会文章精美的语言,赏析雪后奇景。理解作者的精神,把我写景抒情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梁衡“秋月冬雪两轴画”——《记承天寺夜游》《湖心亭看雪》
二、重要字词读音、注释以及全文翻译。
1、谢龙龙等学生质疑:①“三日”是虚指还是实指;②芥;③强饮;④莫;⑤拥毳衣
炉火;⑥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⑦一童子烧酒炉正沸;⑧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2、生生解疑,再教师解疑。
3、教师引导学生字词归纳。
一词多义:
消失湖中人鸟声俱绝            gēng  古时计时单位是日更定矣绝极佛印绝类弥勒更    gèng  还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断沿溯阻绝
数词余拏一小舟这是日更定矣
一全上下一白是判断词是金陵人
白茫茫上下一白
白酒杯余强饮三大白
三、走进作者
1、张岱去湖心亭看雪的这一行为,舟子如何评价他?(文中的一个字回答。)
答谢中书书教案“痴”。
舟子为何说他“痴”呢?(苗金等学生质疑)
“痴”是何意?《现代汉语词典》中的“痴”有两种含义:①傻;愚笨。②极度迷恋某人或某种事物。这里作第二种解。
①“是日更定”——时间晚
痴②“十二月”“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天寒地冻,万籁俱寂
③“独往湖心亭看雪”——孤寂、落寞
追问①:“人鸟声俱绝”从哪种感觉来写?“俱绝”写出了怎样的景象?
参考:大雪后西湖空旷、肃杀、冷寂的景象。湖山封冻,人鸟瑟缩不敢外出,不敢作声,连空气仿佛也冻结了。这不禁让我们联想到柳宗元《江雪》中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追问②:从“独往”中能读出作者怎样的心境吗?
参考:既不欲人见,也不欲见人。
2、明明有舟子同行,作者为什么说是“独往”呢?(王金龙等学生质疑)
背景链接:崇祯是明朝最后一个皇帝,他登基后,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力求重振朝纲,中兴大明。然明王朝积重难返,崇祯帝又生性多疑,急功近利,终无法重拾大明朝这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延续了两百七十八年的大明朝在崇祯十七年宣告终结。张岱时年47岁,经历了两朝的交替,处境甚为尴尬。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由此可见,他是一个忠心不二,且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雅士。舟子乃一介船夫,与他怎可志趣相投?既如此,虽有舟子同行,却实是“独往”之。
3、在西湖,作者看到了怎样的雪后美景?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写景的句子,并作简要赏
析。
参考:连用三个“与”,由上到下,生动地写出了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一体的景象,突出
天地苍茫,阔大辽远之势。“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由大到小,由远及近,慢慢地将自己也融入了苍茫的天地,天人合一。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对比,突显宇宙自然的浩瀚广大,人类的渺小卑微。
补充白描手法: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与《答谢中书书》一文作比较。
小结:“独”字流露出作者内心的孤寂、落寞。“独”也正是作者痴迷的体现,痴迷于雪后西湖的奇景,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境界。
四、寻知音
1、舟子不懂相公,那有谁懂吗?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湖心亭上比张岱早来的两个金陵人懂。
2、谁“见余”“大喜”?是铺毡对坐的两人,还是连同烧酒炉的童子?(陈政宇等学生
质疑)
教师插问:“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中“此人”是哪种人?
参考:知己,志同道合之人,有闲情雅致之人。由此可见,“见余”“大喜”的应该是铺毡对坐的两人,童子和舟子一样,只是随从,不是知音。
3、作者是如何介绍这两人的?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两人为何答非所问?(夏巧颖等学生质疑)
参考:“金陵”是地名,就是现在的南京,曾是明朝的京都。作者强调“金陵人”,“客此”,他乡遇知音,有如白居易诗中所写“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暗示这引起了他对故国的思念,忧从中来。
4、双方见面后的心情如何?
参考:金陵人——“拉余同饮”,张岱——“强饮三大白”,他乡遇知音的欣喜已无法言表。
5、作者为何“强饮三大白而别”?为何不与他们把酒言欢,喝个尽兴,聊个痛快?(毕辰涵等学生质疑)
背景链接:《陶庵梦忆》:自家父一代开始,叔伯兄弟均不胜酒力,即使是一杯米酒,也会醉倒。
为何不会喝酒还要尽力喝下三大杯?因着亭上人的热情,因着他乡遇知音,也许也因着不愿在外人面前流露自己的惆怅。
张岱于明亡后南下寓居杭州,皆是客此,终要分别,何不潇洒一挥,尽显风范。
五、情牵于景
《湖心亭看雪》出自张岱的回忆录《陶庵梦忆》,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全文无一哀字,却又处处流露作者的淡淡愁绪。“绝”“独”“影子”“而已”“别”“客”无一不是作者遗世独立的情怀的体现;“一白”“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更是作者与自然在精神上的统一与和谐,天人合一,超脱世俗,孤高自赏。“雪是其节,冰是其志,苍茫天地是其归宿,凌寒独立是其人格。”
小结:可见作者不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雪后奇景,更痴迷于自己超脱世俗的闲情雅致。
曹雪芹写《红楼梦》时曾自嘲: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中国历史上如张岱般“痴人”比比也。
六、课后拓展
阅读《不二斋》,深化理解课文,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不二斋,高梧三丈,翠樾千重;墙西稍空,腊梅补之。但有绿天,暑气不到。后窗墙高于槛,方竹数竿,潇潇洒洒,,郑子昭“满耳秋声”横披一幅。天光下射,望空视之,晶沁如玻璃、云母,坐者恒在清凉世界。图书四壁,充栋连床,鼎彝尊罍,不移而具,余于左设石床竹几,帏之纱幕,以障蚊虻;绿暗侵纱,照面成碧。
夏日,建兰、茉莉,芗泽浸人,沁入衣裾。重阳前后,移菊北窗下,菊盆五层,高下列之,颜空明,天光晶映,如沉秋水。冬则梧叶落,蜡梅开,暖日晒窗,红炉毾氍(彩纹细毛毯)。以昆山石种水仙,列阶趾。春时,四壁下皆山兰,槛前芍药半亩,多有异本。
余解衣盘礴,寒暑未尝轻出,思之如在隔世。
(《陶庵梦忆》)评析:不二斋,思之如在隔世,却又如此清晰地呈现于眼前,可见作者对它用情之深。作者怀念故国,思恋逝去的生活,却隐而不表,只以清淡笔墨细致地叙写书斋内外之景及四时之情趣,而恰在此字里行间,那种情绪隐隐流露。结尾句“思之如在隔世”,看似淡淡一笔,实如重锤一击,作者的感伤情绪全于此喷发出来。寻梦,寻梦!过去的生活如梦中,如画中,飘然而逝,现而有隐,作者只有靠“梦忆”来寻求心灵的慰藉,其情其景,令人感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