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真题)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恶(zhēng)  动(rú)    形(chú)    诈(é)
B.气(fēn)    胸(pú)    惊(hài)    青(lài)
C.气(lěi)    鱼(jì)    针(jiǔ)    晓(fú)
D.阴(huì)    白(shà)  蹊(qiāo)  文(dǎng)
2、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A.谣传    侦查    警报叠起    飞檐走壁
B.斟酌    陨落    翩翩起舞    震耳欲聋
C.咆啸    夜幕    釜底抽薪    致死不懈
D.混淆    脏物    鞠躬尽瘁    春寒料俏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反腐倡廉的理念根植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民意基础。
B.纪录片《历害了,我的国》描摹和勾勒了近五年的前行车辙,彰显了国家实力。
C.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离不开巧妙绝伦的工匠精神。
D.感恩是人类心灵之花散发出的沁人心脾的芳香,是人性中真善美的华章。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火灾猛于虎”,因此人们掌握火灾中自救互救相当重要。
B.大部分电台英语广播的语速较快,对于初学英语的人听起来确实感到图难。
C.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D.书信承载着信息,但又绝不止于信息,还蕴藏着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
5、下列句子与例句中使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在遥远的大海上,那里海水蔚蓝得像最美丽的矢车菊,清澈得像最纯洁的水晶。(安徒生《海的女儿》)
A.一丝苍白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牡丹,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张抗抗散文》)
B.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朱自清散文经典全集》)
C.阿拉尔海上的岛屿,就像平底锅里的煎饼一样,平平地排在水面上,岛屿的边岸低得几乎看不见了,岛上什么生物也没有。(拉夫列尼约夫《第四十一》)
D.“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对乡下人不代表诗情画意,却孕育着梦想和希望。(《柯灵散
文》)
6、下列句子,排序最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清明礼俗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人文精神。
②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共同基本礼俗主题。
③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④每逢清明时节,人们无论身处何方,都会回乡参加祭祖活动,缅怀祖先。
⑤全国各地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上或细节上的差异。
⑥在祖先祭祀仪式中慎终追远,文化传承是清明礼俗的重要功能。
A.①⑥⑤②④③    B.①⑤②④⑥③    C.③⑤②④①⑥    D.④⑤②③①⑥
7、古诗文名句默写。
(1)天下兴亡,__________。(顾炎武《日知录》)
(2)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3)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杜甫《春望》)
(4)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5)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6)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赵翼《论诗》)
(7)《<论语>八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远道而来的朋友的欢迎。
(8)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揭示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积极进取人生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看雪》
(乙)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小舟入湖。山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袁宏道《初至西湖记》)
(注)东阿王:曹植;洛神:洛水的女神。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详细的描写。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湖中焉得有此人/是日定矣
B.上下一/强饮三大而别
C.挐一小舟/荆国有于地而不足于民
D.湖中得更有此人/不入虎穴得虎子
2.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____和游湖人的____。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充分表现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
B.文章结尾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称赞,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淡
淡的愁绪。
C.湖心亭巧遇虽是叙事,但重在议论。
D.文章叙事时的情绪变化是一波三折,但是都与“看雪”有关,是“看雪”行动的延伸。
4.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5.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先从听觉上描写西湖“人鸟声俱绝”的景象,接着从视觉的角度描写夜晚乘船独往湖心亭所看到的湖中雪景,描绘出一幅水墨湖山夜雪图。
B.甲文在写景之后,笔锋一转,继写湖心亭的奇遇,“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写对方的惊讶实际就是写自己的惊讶。
C.甲文写景,虽寥寥数语,即写出了西湖雪后的洁净之美,却给人一种超凡脱俗之感。乙文写景,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晚春时节西湖的神韵之美。
D.甲乙两文语言都很简省,甲文中的主人公既有遇人之乐,也蕴藏着淡淡的怅惘与哀愁,而乙文中的主人公则完全陶醉在西湖美景之中。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蓝 莓 谷
津子围
①那年夏天小鸥15岁,打猪草去了后山谷。从小鸥家到后山谷隔了一条小河,河水瘦的季节,踩着石头就可以过去。奶奶摔骨折后小鸥不得不辍学了,打理家事,侍候奶奶。
②小鸥有好几年没去后山谷了,走到谷口,他发现以往入山的小径拦了一道篱笆,门口一块立石上雕刻三个字:蓝莓谷。小鸥想,后山谷大概被包出去,成果园了,不过,以前他
柯灵从没听说后山长蓝莓。小鸥十分好奇地趴在篱笆墙上向里面张望。
③“嗨!嗨!”声音从小鸥背后传过来,毫无防备的小鸥吓得几乎坐到地上。小鸥抬起头来,发现一个头发灰白、身材魁梧的老头正目光炯炯地盯着他。小鸥告诉老头儿,他住在河对岸的村子里,进山打猪草。老头儿打量小鸥一番,板着脸严肃地说:“我警告你,不要打里面的主意!”看来小鸥猜对了,老头儿是看果园的。
④进山之后小鸥的心情并不愉快,自己长得像偷蓝莓的人吗?他甚至都不知道这个季节里蓝莓是否成熟,那个老头真是令人讨厌!不想,接下来的事情加重了小鸥和老头的对立情绪,再进山时,小鸥发现篱笆墙上加了块醒目的木牌,牌子上写着歪歪扭扭的大字:严禁偷蓝莓。小鸥四下望了望,村子里萧条寂寥,山上更是人迹罕见,这块牌子显然是给他立的。
⑤小鸥安置好打满猪草的篮子,从一处树林茂密的地方摸进果园,其实那个园子并不大,山脚有一处民房,沟塘两侧种植蓝莓,蓝莓树不高,一陇陇如茶树一般。小鸥蹲下来,他发现那些蓝莓叶子下还真的结了果实,靛蓝的浆果上裹着白干粉。“站住!”随着一声大吼,看园老头从一棵树后现出了身影。小鸥撒腿就跑,老头在后面追着:“哪里逃!你给我
站住!”俩个人在园子里追逐着,小鸥跑不动了,手扶大腿呼哧呼哧喘气,老头和他相隔十余米,也弯着腰喘粗气
⑥起初,小鸥并没想摘一粒草莓,他只想作弄作弄那个老头,奇怪的是,去蓝莓园和老头“斗法”成了打猪草之余的乐趣,因为无论小鸥从什么地方进果园都能撞上老头儿,好像老头预先设了埋伏一般,这样反而激发了小鸥的斗志,他动了不少脑筋,比如把衣服挂在甲地,从乙地进入,比如头上身上用树枝伪装起来,可是,刚刚进入果园,老头就在不远处现身了,大喊:站住,这回看你还能不能跑掉。小鸥还是跑了,他终于发现:老头儿原本就追不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