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灵中国电影发展阶段
1.萌芽和尝试阶段 (1896年至1931年)
中国电影事业,是从输入和放映西方电影起步的。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也就是电影在世界上正式诞生的第二年,随着帝国主义军事、经济、政 治、文化的侵略,西方电影也输入了中国。这年的8月11日,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揭开了中国电影放映的序幕。此后几年,放映西方 影片,从上海到北京,逐渐遍及大江南北,深入内地。这种情况,尽管是帝国主义商品输出和文化侵略的产物,但毕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一种新的娱乐形式,激发了 中国知识分子摄制“中国影片”的愿望。
1905年秋天 ,北京琉璃厂丰泰照相馆,试拍了中国第一部影片。影片拍摄的是著名京剧老生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影片虽然只是几个片断。长度只有三本,但当年60岁的谭鑫培,以其精湛的表演和饰演黄忠的英雄气概,使影片的试拍获得了成功。
1913年,郑正秋和张石川编导了影片《难夫难妻》。此片虽为短故事片,却是我国拍摄故事影片的开端。从影片内容来说,也接触了社会现实生活,通过 一对青年男女在封建
买办婚姻制度下的不幸,表现了一定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和民族意识。此后,张石川又导演了影片《黑籍冤魂》,通过一个封建大家庭因吸 食而家破人亡的悲剧,反映了当时流毒的灾难。这时,中国也拍摄了一些新闻短片,较有意义的是反映辛亥革命的《武汉战争》和二次革命的《上海战 争》。
有声电影产生以后,很快传到了中国。1930年明星影片公司试制了中国第一部蜡盘发音有声故事片《歌女红牡丹》。转年,华光片上有声电影公司摄制了 故事影片《雨过天晴》, 天一公司摄制了故事影片《《歌场春》等,片上发音的试制获得了成功。尽管在这些影片的摄制中,借助了法国、美国和日本的技术力量和技术设备,但毕竟宣告 了中国有声影片的诞生。
2.进步电影的艰难成长阶段(1931年至1949年)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存在着两种文化,也存在着两种电影。随着中国电影的诞生,一方面文艺上的“鸳鸯蝴蝶派”便渗入电影界,拍摄了大量低 级、庸俗的影片;一些公司,还掀起了竞拍不伦不类古装片的风潮;武侠神怪片也大肆泛滥。这是由于投机商人、官僚买办、帝国主义操纵中国电影造成的恶果。中 国电影游离于蓬勃兴起的革命运动之外,
影响和阻碍了自身的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加强了对电影事业的领导,电影发生了由脱离现实到反映现实的转变。进步的、民主的、革命的电影工作者,高举反帝反封建 的旗帜,以“明星”“ 联华”“、艺华”等影片公司为阵地,拍摄了以反帝反封建为内容的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的影片,使中国电影的面貌为之一新,揭开了中国电影发展史上光辉的一 页。
反映农村阶级斗争的代表作有,夏衍的第一部电影剧作《狂》(程步高导流 演),阳翰笙进入电影界的第一部作品《铁板红泪录》(洪深导演)。描写工人阶级斗争生活和觉悟成长的代表作有:洪深改编的《香草美人》(陈铿然导演),沈 西苓编导的第一部电影《女性的呐喊》。暴露30年代的中国都市生活、揭示当时都市中尖锐阶级矛盾和阶级对立的代表作有:夏衍的《上海二十四小时》(沈西苓 导演),蔡楚生编导的《都会的早晨》。表现抗日反帝斗争的代表作有:蔡楚生编导的《共赴国难》,田汉自编自导的《民族生存》,阳翰笙的《中国海的怒潮》( 岳枫导演)等。另外,还有以妇女为题材的影片《三个摩登女性》(田汉编剧,卜万苍导演),《姊妹花》(郑正秋编导),《时代的儿女》(夏衍、郑伯奇、阿英 编剧,李萍倩导演),以及把新文学名著搬上银幕的《春蚕》(夏衍编剧,程步高导演)。
当然,电影由脱离现实到反映现实的转变,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进步的、民主的、革命的电影运动的辉煌成果,吓坏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他们采取恫 吓、严查、止映、禁拍,甚至利用捣毁进步影片公司等卑鄙手段,对革命电影文化进行围剿、镇压、迫害和扼杀,使之陷入了异常困难的境地。
但是,革命的、进步的电影工作者,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扼住,在党的地下组织领导下,坚持了“在泥泞中作战,在荆棘里潜行”,继续创作反帝反封建和暴露社会黑暗的优秀影片,开始为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道路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鼓舞下,爱国的、进步的电影工作者,创作了大量的以抗战为题材的影片,形成了抗战电影运动。除了 《八路军平型关大捷》、《四万万人民》这样优秀的新闻纪录片外,优秀抗战故事片有:第一部抗战故事片《保卫我们的土地》(史东山编导),根据真实事迹拍摄 的《八百壮士》(阳翰笙编剧、应云卫导演),宣扬军民合作抗战的《好大夫》(史东山编导),号召各民族团结抗战的《塞上风云》( 阳翰笙编剧、应云卫导演),反映湖北军民抗战的《胜利进行曲》(田汉编剧、史东山导演),揭露日寇在东北滔天罪行的《日本间谍》(阳翰笙编剧、袁丛美导 演)等。这些影片对于动员、鼓舞全国人民投入伟大的抗日战争起了很大的作用。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极力篡夺抗战胜利果实,对电影事业进行了所谓“接收”和垄断,并采取种种恶毒手段,排挤民营电影公司,迫害进步电影运 动。进步电影工作者利用新的方针、策略,进行顽强斗争。他们开辟创作阵地,拍摄进步影片;利用反动制片厂,拍摄进步影片;团结、争取民营公司,拍摄进步影 片;建立自己的电影基地,促进进步电影运动。在艺术上比较成熟,影响较大的作品有:史东山编导的《八千里路云和月》,蔡楚生、郑君里联合编导的《一江春水 向东流》,阳翰笙、沈浮合作编导的《万家灯火》沈浮编导的《希望在人间》,儿童片《三毛流浪记》(阳翰笙改编赵明、严恭导演),蒋家王朝崩溃前 夕黑暗社会写照的《乌鸦与麻雀》(陈白尘执笔编剧,郑君里导演)。此外,还有优秀的讽刺喜剧影片《假凤虚凰》(桑弧编剧,佐临导演),根据高尔基的舞台剧 《在底层》改编的《》(柯灵编剧,佐临导演),曹禺第一次从事电影编导的《艳阳天》等。这些影片,深刻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生动表现了中国 人民为争取民主自由而进行的斗争,明显透露出对光明的未来的追求和向往。
与此同时,人民电影事业也开始兴起和成长起来。
在武汉抗战时期,根据地的电影事业开始了筹建工作。1938年秋,以袁牧之为领导的“
延安电影团” 正式成立,开创了人民电影事业新的起点,拍摄了 人民电影的第一部作品、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揭开了人民电影创作的最新一页。此后,又摄制了纪录白求恩生活与战斗片断的《白求恩大夫》、纪录南泥 湾生产的长纪录片《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及一些新闻片。
1946年10月1日,东北电影制片厂在兴山正式成立(1949年4月迁回长春),由袁牧之任厂长,吴印咸、张新实任副厂长,田方任秘书长,陈波儿 任党支部书记。这是人民电影事业第一个具有较完备设备的电影制片基地,它一面摄制大量新闻纪录片,一面拍摄了美术片《皇帝梦》、《瓮中捉鳖》,科教片《预 防鼠疫》,并制作了我国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特别是试制了短故事《留下他打老蒋》(林其编导)。这是人民电影事业向多片种生产发展的开端。同时“, 东影”还组织编写了长故事片剧本,陆续投入拍摄,为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电影的第一批长故事片诞生,作好了准备。
1949年4月20日, 北平电影制片厂正式成立(田方任厂长,汪洋任副厂长),到11月,上海电影制片厂也随之成立(于伶任厂长,钟敬之任副厂长,陈白尘任艺委会主任)。这样, 人民电影事业的基地,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态势;大批进步电影工作者,纷纷
投入到人民电影事业中来,解放区成长壮大起来的人民电影队伍,与国民党统治区坚持斗 争的进步电影队伍相结合,完成了抗战的、进步的电影,向人民电影的过渡,并在思想上、组织上、队伍上、技术上为新中国社会主义电影的建立和发展,准备了条 件。
3.社会主义电影发展阶段(1949年至1966年)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电影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列宁曾经说过“:在一切艺术中电影对我们是最重要的”。我们党深知电影在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给予电影事业以特殊的重视。建国前夕的1948年,中共中央在给电影工作的指示中,就对电影作品的思想、艺术提出了明确要求,还对电影剧本的创作,对电影 题材范围多样化,作了具体指示。全国解放后,党和国家对电影事业更加关怀,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大力加强电影事业,使中国电影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
就影片生产来说,17年生产故事片、艺术片650多部,新闻纪录片、科教片数千部,美术片100多部。
就影片放映来说,1949年全国约有600家影院,每年观众5千万人次;1956年
发展到2300个放映单位,13亿人次;1959年又扩展到14500个放映单位,41.5亿人次。
这个时期,电影创作出现了两个高潮。
第一个高潮,是解放初期。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工农兵走上了银幕,其中最大的成就表现在战争题材的影片上。比如,反映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翠岗红 旗》、《党的女儿》和《万水千山》;反映抗日战争的《中华女儿》、《赵一曼》、《铁道游击队》、《平原游击队》。《回民支队》;反映解放战争的《钢铁战 士》、《南征北战》、《董存瑞》、《柳堡的故事》、《渡江侦察记》;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上甘岭》、《长空比翼》,此外还有描写地下斗争的《母亲》、《红 的种子》、《永不消逝的电波》、《铁窗烈火》以及反封建压迫的《白毛女》等。这些影片,绘制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革命战争和人民斗争的宏伟画卷,给观众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有的影片,如《白毛女》和《钢铁战士》,分别在国际电影节上荣获“特别荣誉奖”“和平奖”。
第二个高潮,从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前半期。其特点是:影片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主,题材风格更加多样,思想艺术达到了新的水平,充分反映了时代 精神和时代风貌。如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万紫千红总是春》、《笑逐颜开》、《五朵金花》、《李双双》等。还有历史题材片《林则徐》、《宋景诗》、《甲 午风云》;根据“五四”以来优秀文学作品改编的《林家铺子》、《家》、《早春二月》;描写知识分子的《青春之歌》;儿童片《小兵张嘎》等,都在观众中激起 了强烈反响。
总之,这个时期的中国电影,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上,跨出了坚实的一步,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的重大转折,在不长的历史时期里,在事业的规模上、作品思想艺术成就上、题材风格样式上,都超过了以往任何历史时期,为中国电影史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4,新时期电影创新阶段(1976年以后)
“”十年,电影艺术是文化艺术事业中受灾最深的一个。“ 三突出”的模式“,样板戏”的独霸,严重阻碍电影事业的发展。影片生产量少质差,平均每年只有四五部故事片。个别好的影片,如《海霞》、《创业》,历尽千辛万苦,才破荒而出,在冰封的大地上,呼唤春的到来。
粉碎“ 四人帮”后,我国的社会主义电影事业,开始复苏。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新时期电影事业出现了勃勃生机。社会主义影坛展现出活跃、繁荣的景象。在 继承过去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又开拓了新路,创作了大量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的优秀作品。如《小花》、《天云山传奇》、《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人到中年》、 《西安事变》、《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芙蓉镇》、《黄土地》等,就是新时期的代表作。《红高粱》等片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标志着我国电影开始冲 出中国,走向世界,也标志着我国现代电影观念浪潮的兴起。
本文来源:www.guanzhiys/content/index.php/archives/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