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家教如此之严,望子成龙的心情如此之热烈他要把他的儿子塑造成符合于他的理想的人物。这种家庭教育是相当危险的,没有几个人能成功,然而傅雷成功了。
---------------- 施蛰存
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这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 楼适夷
傅雷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他一生翻译法国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30余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丹纳的《艺术哲学》等,为中法之间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
傅雷还是一位特殊的教育家,一位严厉、尽责同时不乏爱心的父亲,这主要体现在他对儿子的教育中。在他去世十几年后,他的家人将他与儿子的来往书信辑录为《傅雷家书》,收录了1954年到1966年间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主要是长子傅聪)的家信100多封。这本书信集出版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对如何教育孩子,傅雷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他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做人是第一位的。因此,这些家书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对居住海外的长子傅聪,傅雷只能通过书信对其生活和艺术追求进行悉心指导。在信中,傅雷常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作为父亲,傅雷很关心儿子的生活与成长。儿子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比如如何劳逸结合,如何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他在信中都多次谈及,并提出意见和建议。爱子之情,溢于言表
傅雷在艺术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信中常用大量篇幅谈美术,谈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和艺术修养等。不管是傅聪去波兰留学,获得国际大奖,还是后来赴世界各地演出,傅雷始终关注着儿子在音乐艺术道路上的成长,不时给予指点。傅雷还经常给儿子邮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和有关绘画、雕塑等艺术理论方面的书籍鼓励他多从诗歌、戏剧、美术等艺术门类中汲取营养,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
家书是真情的流露,再加上傅雷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艺术修养,使得这些文字生动优美,读来
感人至深。我们也能从中学到不少做人的道理,提高自己的道德与艺术修养。
读书方法指导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增长大大超过个人的接受速度,引发了学习方式的变革。就读书来说,选择性阅读变得更加重要。
选择性阅读是一种理性的、目的性很强的阅读方式,它往往和阅读者的兴趣、思考、关注点密不可分。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一些情形。
一、 兴趣选择。读整本书,特别是读大部头作品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能引起你的兴趣,但一定有特别吸引你的地方,这就存在一个取舍的问题。例如,对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有一定修养或比较熟悉的人,会对《傅雷家书》中有关艺术的论述产生兴趣,会认真去读;相反,如果是对这些艺术很陌生的人,就可能对“谈艺”的部分略而不读。
二、问题选择。无论是博览书,还是读一部书,经常会有一个关注的焦点。爱因斯坦读书,一般只关注与他思考的问题有关的内容,而抛弃那些无关紧要的东西这样,他边读边抛,书越读越薄,记忆的负担越来越轻,思想却愈加深邃。苏轼也常常反复读同一部史书,每次只关
柯灵注一个方面的内容,而对其他方面视而不见。他在这种选择性阅读中获益匪浅,写出了不少史论。想一想,《傅雷家书》中有关成长的话题,是不是对你很有启发呢?在阅读时,可以分门别类,以问题的形式梳理一下。
三、目的选择。根据不同的读书目的,可以选择不同的阅读内容。例如,如果是为了与课内学习沟通衔接,就要关注与课内关联度较高的内容;如果是为了写读后感,就要关注感受最多、体会最深的内容;如果是为了质疑批判,就要关注你认为可以商讨、指瑕的内容。想一想,《傅雷家书》中的哪些内容适合以上哪种阅读目的?如果你关注的是学习方法,你会读哪些内容?
四、方法选择。阅读不同的文本,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例如,实用文体可以采取“冷读”的方法,阅读时头脑冷静,心平气和,这样有利于把握概念,抓住要点,深入理解;文学作品则可以采取“热读”的方法,阅读时可以调动感情,鼓舞精神,一气贯注,达到感同身受或身临其境的效果。再如,理解、记忆性阅读,可以 以采取默读的方法;评价、探究性阅读,可以采取评点批注的方法;消遣、娱乐性阅读,可以采取浏览跳读的方法。想一想,读《傅雷家书》,适合采取哪一种阅读方法呢?
专题探究
全班共同阅读《傅雷家书》,然后根据各自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专题,也可以另外选择专题,分小组进行探究专题一:傅雷的教子之道
傅雷给儿子提出的建议涉及很多方面,如生活细节、人际交往、读书求学、感情处理等。可以任选其中一个或几个方面,探讨傅雷的教子之道,完成一篇读书报告。
专题二:父子情深
这本书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信集,父爱流淌在朴实的文字背后,深沉而温暖。运用选择性阅读的方法,将关注点聚焦在“父子情深”这个话题上,试着去发现那些苦心说教背后流露出的浓浓父爱。结合具体语段,细心揣摩傅雷的心情,以《两地书,父子情》为题写一篇短文。
专题三:我给傅雷写回信
这本书涉及道德、文化、艺术、历史等多个领域,可以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话题,尽可能全面地梳理傅雷的观点,并进行归纳概括。假设你可以与傅雷就这一话题进行交流,试着写一封信,表达你对他的观点的理解或你对这个话题的看法。
人物评析
人物 人物简介
傅雷 家书主要作者,著名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人物 人物简介
傅雷 家书主要作者,著名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人物评价:作为一个父亲,傅雷是儿子们的朋友,同时又是他们人生路上的指引者。他是一个成功的父亲的典范。
主要事迹:用克利斯朵夫的人生经历鼓励处在低潮时的儿子;与儿子分享在博物馆看古画时的感想;给在工作时精神疲乏的儿子一些练琴的建议。
朱梅馥 傅雷的妻子,性格温柔,文静随和。
朱梅馥 傅雷的妻子,性格温柔,文静随和。
人物评价:与丈夫傅雷相濡以沫,诠释了美好的爱情;对儿子们来说,她是一个温暖的慈母。
主要事迹:在信中向儿子倾诉丈夫傅雷秉性乖扈、疾恶如仇等性格的根源;表达自己对儿子及丈夫的爱
傅聪 傅雷夫妇的次子(长子天折),少时刻苦用功,热爱音乐,德艺双馨,后成为著名的钢琴家。
傅聪 傅雷夫妇的次子(长子天折),少时刻苦用功,热爱音乐,德艺双馨,后成为著名的钢琴家。
人物评价:受父亲指导,奋发图强,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不偏不倚;对家人充分信任,给了他们巨大的宽慰。
主要事迹:出国时遭遇了语言的难关;与父亲探讨李白、杜甫等诗人的作品风格;对父亲倾诉初次上台的紧张。
傅敏:
傅聪之弟,正直善良,勤勤恳恳,后成为一名中学教师人物评价:虽然在家书中涉及较少,但从有限的篇目中可以读到他与家人之间紧密的联系。
傅敏:
傅聪之弟,正直善良,勤勤恳恳,后成为一名中学教师人物评价:虽然在家书中涉及较少,但从有限的篇目中可以读到他与家人之间紧密的联系。
主要事迹:与家人分享恋爱的经历。
第一部分 基本资料
第一部分 基本资料
书名:《傅雷家书》
成书时间:1981年作者:傅雷
主要内容: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期间写给两个儿子(主要是傅聪)的家书类别:书信集
主要人物:傅雷、朱梅馥、傅聪、傅敏等作者介绍
创作背景
傅雷(1908-1966),字怒安,号怒庵,上海人,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美术评论家。他早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一生翻译了大量作品,译文以传神为特,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彩变化。翻译作品共三十四部,主要有罗曼·罗兰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伏尔泰的《老实人》《天真汉》《查第格》;梅里美的《嘉尔曼》《高龙巴》;丹纳的《艺术哲学》;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邦斯舅舅》《贝姨》《夏倍上校》《搅水女人》等名著十多部。他的遗著《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傅雷家书》等也深受读者喜爱。
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苦心孤诣地培养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他们的教育思想在与儿子日常往来的家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傅雷家书》是由傅敏编辑而成的。
一、内容概要
《傅雷家书》是著名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的家书,这不是一本
主要人物:傅雷、朱梅馥、傅聪、傅敏等作者介绍
创作背景
傅雷(1908-1966),字怒安,号怒庵,上海人,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美术评论家。他早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一生翻译了大量作品,译文以传神为特,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彩变化。翻译作品共三十四部,主要有罗曼·罗兰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伏尔泰的《老实人》《天真汉》《查第格》;梅里美的《嘉尔曼》《高龙巴》;丹纳的《艺术哲学》;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邦斯舅舅》《贝姨》《夏倍上校》《搅水女人》等名著十多部。他的遗著《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傅雷家书》等也深受读者喜爱。
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苦心孤诣地培养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他们的教育思想在与儿子日常往来的家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傅雷家书》是由傅敏编辑而成的。
一、内容概要
《傅雷家书》是著名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的家书,这不是一本
普通的家书,就像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说的这样:“长篇累牍地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说长道短),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一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傅雷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在这本家书中很好地传达了出来,他强调一个年轻人应该把做人放在第一位。他充当了领路人的角,对儿子在生活中会碰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悉心的指导,如劳逸结合、理财、恋爱结婚等,更与其探讨音乐作品、表现技巧、艺术修养等精神领域内的问题,表现出了对儿子深深的爱意和责任感。
傅雷家书共收录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间傅雷寄傅聪的一百二十五封信。
二、主要事迹
傅雷 用克利斯朵夫的人生经历鼓励处在低潮时的儿子;与儿子分享在博物馆看古画时的感想;给在工作时精神疲乏的儿子一些练琴的建议。
朱梅馥:在信中向儿子倾诉丈夫傅雷秉性乖扈、疾恶如仇等性格的根源;表达自己对儿子及
傅雷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在这本家书中很好地传达了出来,他强调一个年轻人应该把做人放在第一位。他充当了领路人的角,对儿子在生活中会碰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悉心的指导,如劳逸结合、理财、恋爱结婚等,更与其探讨音乐作品、表现技巧、艺术修养等精神领域内的问题,表现出了对儿子深深的爱意和责任感。
傅雷家书共收录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间傅雷寄傅聪的一百二十五封信。
二、主要事迹
傅雷 用克利斯朵夫的人生经历鼓励处在低潮时的儿子;与儿子分享在博物馆看古画时的感想;给在工作时精神疲乏的儿子一些练琴的建议。
朱梅馥:在信中向儿子倾诉丈夫傅雷秉性乖扈、疾恶如仇等性格的根源;表达自己对儿子及
丈夫的爱
傅聪:出国时遭遇了语言的难关;与父亲探讨李白、杜甫等诗人的作品风格;对父亲倾诉初次上台的紧张。
傅敏:与家人分享恋爱的经历。
三、重要情节概括
述说对离家的儿子的想念 九五四年一月三十日”这篇书信中,傅雷倾诉了自己和妻子在儿子走后对他的想念之情。儿子短暂的归家使傅雷夫妇感到十分愉悦,在傅雷心里,儿子是他的朋友,给了他精神上的宽慰,父子之间的情感互动是平等的,深远的,有益的
与儿子探讨诗词与诗人 在“一九五四年七月二十七日”这篇书信中,傅雷就儿子在书信中提到的诗人李白与杜甫的分别,与其探讨了自己在诗词方面的看法。他认为杜甫的“写实”有长处也有短处。短处是太重雕琢,缺少天然和灵动的韵致,长处是杜甫也有写得胸襟博大、非常动人的诗。他觉得杜甫还缺少一些浑厚古朴,认为这是时代的原因。在信中,傅雷对汉魏人的胸怀、李白的曲高和寡等也进行了精要的评说,还表达了自己对苏轼、辛弃疾、欧阳修等诗人的喜好。
傅聪:出国时遭遇了语言的难关;与父亲探讨李白、杜甫等诗人的作品风格;对父亲倾诉初次上台的紧张。
傅敏:与家人分享恋爱的经历。
三、重要情节概括
述说对离家的儿子的想念 九五四年一月三十日”这篇书信中,傅雷倾诉了自己和妻子在儿子走后对他的想念之情。儿子短暂的归家使傅雷夫妇感到十分愉悦,在傅雷心里,儿子是他的朋友,给了他精神上的宽慰,父子之间的情感互动是平等的,深远的,有益的
与儿子探讨诗词与诗人 在“一九五四年七月二十七日”这篇书信中,傅雷就儿子在书信中提到的诗人李白与杜甫的分别,与其探讨了自己在诗词方面的看法。他认为杜甫的“写实”有长处也有短处。短处是太重雕琢,缺少天然和灵动的韵致,长处是杜甫也有写得胸襟博大、非常动人的诗。他觉得杜甫还缺少一些浑厚古朴,认为这是时代的原因。在信中,傅雷对汉魏人的胸怀、李白的曲高和寡等也进行了精要的评说,还表达了自己对苏轼、辛弃疾、欧阳修等诗人的喜好。
在礼仪方面的教导 在“一九五四年八月十六日”这篇书信中,傅雷指出了儿子的两个不合西洋礼仪的习惯并教导儿子去改正。他还一一教导了儿子说话时的礼仪、饭桌礼仪及出台行礼或谢幕时的礼仪,让他明白礼仪对人的重要性
对儿子比赛胜出的祝贺 在“一九五五年三月二十日”这篇书信中,傅雷对儿子在国际乐坛的竞赛中贏得第一名的好成绩表示了祝贺,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他对儿子能力的赞赏和骄傲。在信中,傅雷回顾了儿子以往的成长经历,从一个连《悲怆奏鸣曲》都没弹好的苦闷迷茫的年轻人到如今获得大奖的优秀青年,他对儿子遭受过的艰难困苦了然于心。傅雷对儿子严格照管,即使赢得了荣誉,他也不忘告诫儿子继续前行,更上一层楼。
谈莫扎特 为了帮助儿子在音乐道路上走得更高更远,身为文艺评论家的傅雷经常给儿子指导在“一九五五年三月二十七日”这篇书信中,傅雷专门就莫扎特跟儿子谈心。他从一本专论莫扎特的书里翻译了一段寄给儿子,并认真说出了自己对莫扎特的体会,如莫扎特作品的纯洁、和谐、温柔、毫无世俗的感伤和他人性的沉着与高贵。傅雷还让儿子多告诉他一些在国外生活的见闻和思想,不仅可以锻炼写作能力,还能忠益国内的学子,为人民服务。
对儿子比赛胜出的祝贺 在“一九五五年三月二十日”这篇书信中,傅雷对儿子在国际乐坛的竞赛中贏得第一名的好成绩表示了祝贺,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他对儿子能力的赞赏和骄傲。在信中,傅雷回顾了儿子以往的成长经历,从一个连《悲怆奏鸣曲》都没弹好的苦闷迷茫的年轻人到如今获得大奖的优秀青年,他对儿子遭受过的艰难困苦了然于心。傅雷对儿子严格照管,即使赢得了荣誉,他也不忘告诫儿子继续前行,更上一层楼。
谈莫扎特 为了帮助儿子在音乐道路上走得更高更远,身为文艺评论家的傅雷经常给儿子指导在“一九五五年三月二十七日”这篇书信中,傅雷专门就莫扎特跟儿子谈心。他从一本专论莫扎特的书里翻译了一段寄给儿子,并认真说出了自己对莫扎特的体会,如莫扎特作品的纯洁、和谐、温柔、毫无世俗的感伤和他人性的沉着与高贵。傅雷还让儿子多告诉他一些在国外生活的见闻和思想,不仅可以锻炼写作能力,还能忠益国内的学子,为人民服务。
五、傅雷夫妇命运
傅雷家书共收录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间傅雷寄傅聪的一百二十五封信。1966年8月底,初期,傅雷遭到抄家,受到连续四天三夜批斗,罚跪、戴高帽等各种形式的凌辱,被搜出所谓“反党罪证”(一面小镜子和一张褪的蒋介石旧画报)。
服毒自杀
1966年9月3日上午,女佣周菊娣发现傅雷夫妇已在江苏路284弄5号住所“疾风迅雨楼”双双自杀身亡,傅雷系吞服巨量毒药,在躺椅上自杀,享年58岁,夫人朱梅馥系在窗框上自缢而亡。傅雷夫妇死后,骨灰原被安葬于永安公墓,后归并到万国公墓,之后由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破坏后遗失。幸有一工人原为傅雷作品的爱好者,故私藏其骨灰盒,幸免遭毁。
平反昭雪
1979年4月,由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办傅雷朱梅馥追悼会,柯灵致悼词,宣布1958年划为右派分子是错误的,应予改正;中所受诬陷迫害,一律平反昭雪,彻底恢复政治名誉。骨灰移葬上海革命烈士公墓。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