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字迹的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按照要求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擦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诗学的漫长发展历程中,许多诗论家将感兴论确定为诗歌创作理论的出发点,并且赋予了愈加丰富愈加深刻的审美内涵。感兴论并非一般的文学创作论,而是揭示了诗歌与其他文体相区别的特殊创作规律,并且特指臻于化境的诗歌佳作从创作动因的产生到艺术表现的审美创造过程。感兴固然包含着灵感这种审美创造过程中主体所感受到的高峰体验,但这绝非感兴的全部含义。具体而言,感兴就是感于物而兴,指创作主体在客观环境的偶然触发下,在心灵中诞育了艺术境界(如诗中的意境)的心理状态与审美创造方式。感兴是以主体和客体的瞬间融化也即心物交融作为前提,以偶然性、随机性为基本特征的。触遇在感兴过程中是最关键、最核心的要素,分析”“作为审美感兴的关键环节和核心要素的内涵及意义,可以使感兴论研究进一步得到深化,也使它的美学理论价值得到更为清晰的呈现。
感兴的基本内涵可以用感于物而兴来展开表述。如果将感兴作为一个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范畴来进行建构的话,诗学中的感物说是应该包含在感兴之中的。感物感兴只是一体,不可分为二端。感物是兴的起因和过程,是感物的效果和归结。感兴是诗论中对于诗歌创作发生动因最为根本的说明。的结果或产物是什么?是诗人进入创作状态的审美情感。而的媒质是什么?是进入诗人视野的外物。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的《比兴》篇中为所作的界定是:兴者,起也。起什么呢?起情,即是唤起诗人的情感。而起情动因又是什么?即是触物触物以起情正是感兴最为基本的而又是最全面的内涵所在。中国诗学中大量出现的等辞语,是中国诗学中感兴论作为诗歌创作理论的最核心的范畴的证明,同时,也说明了感兴论在诗学发展中不断丰富深化的轨迹。
并非一个概念,而是两个意义颇为相近的辞语。因其在感兴诗论中经常同位使用,而且表达的意思也非常相近,故而连带论之。实际上,触和遇的用法还是有所差异的。中国诗学中的,并非心理学中的触觉之意,不是身体某部位和物体的直接碰撞。触更多的强调以情触物,指向主体与外物的直接感官(耳目等)接触;遇则是睹物生情,强调主体与客体双方的邂逅相遇的偶合性质。触遇有时分用,有时连接,但都是用来说明感兴的起因所在。作为相对于主体的客体,更多的是指事物的外在形貌。所谓触物,指
诗人的耳目等感官直接感知的外物形态,进一步要指出的是,所谓触物之物,更是指由大自然的运化规律而形成的外物形态的变化,尤其以四季轮回的物态变化为常见。即如陆机所说的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文赋》)钟嵘所说的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诗品序》)都是诗人所感知的四季轮回带来的景变化而触发了诗人的情感波动。
(摘编自张晶《触遇:中国诗学感兴论的核心要素》,有删改)
材料二:
感兴鉴赏就是一种侧重呈现作家创作感兴并唤起读者相同感兴的鉴赏方式。从作者的兴发感动传达出并赋予语言形式,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同样地唤起内心的情感与诗意,二者相互应和便能够体会诗歌所表达的蕴意了。
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在于作者情感意志的抒发,是作者个人独特生命的体验与展现。换言之,也就是作者对外物世界的感发,借助于诗歌的形式传达出来。所以钟嵘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世界外物的气的运转变化,感动世界生命的运转
变化,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一切的生发变化引起诗人内心情志的变化,故而借助于诗词的形式外化出来。由此来看,中国古典诗词的起因来源于世界万物的生发变化。故《礼记》有云: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外物的变化包含了世间两种形式的变化:第一种是大自然的生发变化,第二种便是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诗人因自然界的事物变化和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而兴发感动,由此而创作诗词。那么,我们在鉴赏经典诗词时就应该注意诗人的兴发感动以及事情的起因缘由,体会诗人的兴发感动,体验诗人的情感与意志。
在感兴鉴赏古典诗词的时候,读者需要具备积极活跃的心境,才能够与作者的感兴进行碰撞,才能更好地体会诗词所传递的诗意与情感。读者需要以一种活泼生动的心灵去体会诗人的诗意与情志,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所言大抵看诗,要胸次玲珑活络,便是这层意思。读者的内心不能僵死,要用心去体会诗歌的整体意象,反复涵泳和体认诗词的妙处。而诗歌必然会带给读者一种兴发感动,我们学习和鉴赏古典诗词也是为了保持这样一种心灵的活泼玲珑,能够以读者的唤起对作者的鉴赏。
(摘编自王军《感兴:中国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式》,有删改)
1. 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感兴论揭示了诗歌的特殊创作规律,因而成为中国古代诗论家关于诗歌创作理论的出发点。
B. 感兴并非是创作主体对客观对象的有意寻和特意选择,它具有偶然性、随机性的基本特征。
C. “感物”与“感兴”只是一体,不可分为两端。也就是说,“感物”即是“感兴”,含义完全相同。
D. “触物以起情”指外物触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起点是起情,终点在触物,这是感兴最基本而全面的内涵所在。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灵感”包含于感兴,因而通过对“灵感”的研究,我们可以部分地窥见感兴论的内核。
B. 如果能够体悟乃至把握由大自然运化规律而形成的物态变化,我们就可以理解诗人的情感波动。
C. 基于诗歌是诗人个人独特生命的体验和展现这一认知,可以推知诗人们所感或同,所兴或异。
D. 中国古典诗词是诗人内心情态的外化形式,是因自然界的事物变化和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而兴发感动的。
3. 下列诗句中,最能体现“触遇”中“遇”的一项是(  )
A.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B.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C.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 忽见陌头杨柳,悔教夫婿觅封侯。
4. 请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 苏轼《蝶恋花·春景》上片有“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请结合材料二,谈谈作为读者对此词感兴欣赏的要点。
【答案】1. B    2. B    3. D   
4. 第一段,厘清“感兴论”和“感兴”的概念,指出分析“触遇”对研究感兴论的重要价值,第二段,阐释“感兴”的基本内涵,指出“触遇”与“感兴”的紧密关联;第三段,分析“触”“遇”的异同,阐明由“触遇”到“感兴”的发生机制。   
5. ①关注苏轼感兴的来由,即残红等外物;②以积极活泼的心灵反复涵咏苏轼笔下春景图之美;③唤起内心对春景的喜爱之情,借以真切体悟苏轼的内心情志。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成为中国古代诗论家关于诗歌创作理论的出发点”过于绝对。原文表述为“许多诗论家将感兴论确定为诗歌创作理论的出发点”,并不是所有古代诗论家;
“因而”前后强加因果。原文提到的“许多诗论家将感兴论确定为诗歌创作理论的出发点”和“而
是揭示了诗歌与其他文体相区别的特殊创作规律”是两个单独的句子,并无因果关系。
C.“‘感物’即是‘感兴’,含义完全相同”错误。由原文“诗学中的‘感物’说是应该包含在‘感兴’之中的”可知,感物只是感兴的一部分。
D.“起点是起情,终点在触物”错误。由原文“而‘起情’动因又是什么?即是‘触物’”可知,起点是触物,重点是起情。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前后两个分句之间没有逻辑联系。前一个分句在材料一“所谓‘触物’之物,更是指由大自然的运化规律而形成的外物形态的变化,尤其以四季轮回的物态变化为常见”一句中,是解释“触物”的含义;后一个分句在材料一“都是诗人所感知的四季轮回带来的景变化而触发了诗人的情感波动”一句,是列举触物的实际例子。两者没有逻辑联系。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 。
由原文“遇则是睹物生情,强调主体与客体双方的邂逅相遇的偶合性质”可知,“遇”是指见物抒情
A.该句作者是通过听觉感受到“杜鹃声”,是主体与外物的直接感官(耳目等)接触,符合“触”的概念;
B.该句通过“泪”可知,是现有悲伤的情绪,再“问花”,不符合“遇”的概念,是携情寻物
C.该句写了送别时的景。是作者在送别友人的时候起了依依不舍之情,因而赋予了帆船情感,是携情寻物。
D.该句是看到“杨柳”后,起了“悔”的情绪,符合“遇”的概念。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第一段,首句讲述了中国古代诗学的漫长发展历程中的现象——“许多诗论家将感兴论确定为诗歌创作理论的出发点,并且赋予了愈加丰富愈加深刻的审美内涵”;第二句话阐述了“感兴论”的涵义;三—五句话阐述了“感兴”的内涵。最后一句话,阐述了“触遇在感兴过程中是最关键、最核心的要素”,分析清楚他们之间的内涵,有利于研究感兴论。由此可概括:第一段厘清“感兴论”和“感兴”的概念,指出分析“触遇”对研究感兴论的重要价值;
第二段第一句阐述了感兴的基本内涵,二—十四句先区分了“感物”和“感兴”之间的区别,认为“‘感物’是兴的起因和过程,‘兴’是感物的效果和归结。‘感兴’是诗论中对于诗歌创作发生动因最为根本的说明”最后阐述“触遇”与“感兴”的紧密关联——“中国诗学中大量出现的‘触’‘遇’等辞语,是中国诗学中感兴论作为诗歌创作理论的最核心的范畴的证明”。由此可概括:第二段阐释“感兴”的基本内涵,指出“触遇”与“感兴”的紧密关联;
第三段第一句先阐述了“触”与“遇”并非一个概念,紧接着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区别。又通过“触
遇有时分用,有时连接,但都是用来说明感兴的起因所在”一句,阐述了“触”“遇”之间的相似之处,以及由“触遇”到“感兴”的发生机制,并通过《文赋》《诗品序》等例子举例说明。由此可概括:第三段分析“触”“遇”的异同,阐明由“触遇”到“感兴”的发生机制。
期中考试【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由原文“世界外物的气的运转变化,感动世界生命的运转变化,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一切的生发变化引起诗人内心情志的变化,故而借助于诗词的形式外化出来。由此来看,中国古典诗词的起因来源于世界万物的生发变化”一句可知,“感兴”来源于外物,据此可以分析苏轼感兴的来由,而词中“残红”“青杏”“燕子”等景物正是外物。由此可概括:关注苏轼感兴的来由,即残红等外物;